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为了寻找适合小麦白粉菌基因组DNA微量提取的方法,分别采用改进破壁法,液氮研磨法和溶菌酶消化法进行破壁,提取专性寄生菌小麦白粉菌DNA。结果表明,用改进的破壁方法,仅用3~10 mg的分生孢子粉所获得DNA的收率为(12.23±3.46)~(40.32±5.67)ng/mg,且OD260/OD280比值为1.71~1.92之间,说明该破壁方法获得的DNA收率大且纯度高。通过PCR反应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该方法也适用于小麦条锈菌和大麦白粉菌专性寄生菌D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22.
湖北省外来入侵生物及其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地调查和查阅文献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湖北省外来入侵生物的发生概况,分析了其传入途径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前湖北省共有外来入侵物种163种。其中,植物病原微生物14种,水生杂草3种,陆生杂草101种,水生无脊椎动物2种,陆生无脊椎动物17种,两栖爬行类3种,鱼类18种,哺乳类5种。在外来入侵杂草中,菊科最多(32种),占总数的30.8%;禾本科次之(11种);豆科排第3位(10种)。外来生物入侵湖北省的主要途径有2类:(1)有目的引进,占入侵物种总数的53.4%;(2)无意带入,占入侵物种总数的46.6%。1990-2009年,湖北省的外来入侵物种数随该省的GDP、入境旅游人数、进出口总额和交通密度的增加而明显上升。因此,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引种监管,严格执行检疫措施,以防止新的外来生物入侵。同时,需开展外来入侵生物的防控技术研究,以遏制已入侵物种的传播蔓延,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ysophatidic acid,LP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ACS中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100例ACS患者,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怠性心肌梗死(AMI)组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0例,并入选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用无机磷定量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浆LPA、MMP-9水平。结果:AMI组血浆LPA、MMP-9水平显著高于UAP组(LPA:3.29±0.42vs2.67±0.37;MMP-9:481.7±86.5VS237.85±65.34,P〈0.01)并且两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PA:1.82±0.31;MMP-9:87.42±23.85P〈0.01);LPA与MMP-9水平呈正相关(r=O.224,P〈0.05)。结论:UIA与MMP-9可能是提示不稳定斑块的形成、破裂,进而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24.
25.
【背景】凤头姜是湖北西部山区来凤县著名的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但由于姜瘟病的流行且无经济有效的防控方法,导致其播种面积和总产值急剧下滑,姜瘟病已成为制约凤头姜产业振兴的关键因子。【目的】研究高山凤头姜姜瘟病防控技术及其对高山土壤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棉隆土壤消毒(T1)、生防菌34107灌根(T2)、棉隆土壤消毒联合生防菌34107灌根(T3)、中生菌素灌根(T4)、对照(T5)等5种处理对高山凤头姜姜瘟病的防控效果。同时,提取了上述处理土壤基因组DNA,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对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了高通量测序。【结果】在所有处理中,以T3处理对凤头姜姜瘟病的防效最好(96.1%),高于T1(86.5%),且显著高于T2(75.2%)和T4(54.8%)(P0.05)。产量和纯收入以T3为最高,其次为T1、T2和T4,而T5产量和纯收入最低且纯收入为负值。高通量测序共获得608 070条高质量的16S rRNA基因序列,简并后得到9 243个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各处理土壤细菌在门水平群落结构与对照非常相似,但部分分类单元丰度发生较大改变。土壤细菌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T1-T4处理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显著高于T5 (P0.05),而除T2处理外,其余3个处理Chao1指数均显著高于T5(P0.05);ACE指数以T3处理最高,高于T1和T4处理、显著高于T2和T5处理(P0.05)。相比T5,总共25个门水平的OTU丰度发生显著改变(P0.05),且大部分丰度有所增加;总共有159个属水平的OTU发生显著性改变(P0.05),其中50.9%在4个处理中均发生显著性改变,仅有少数OTU在单个处理中改变显著性。丰度前10的属中,植物病原菌所属的雷尔氏菌属(Ralstonia)和软腐菌属(Pectobacterium)丰度在T1-T4中均显著下调(P0.05),而有益菌,如芽孢杆菌属(Gemmatimonas)、放线菌(Jatrophihabitans)等则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壤细菌OTU共映射到6 055个KEGG功能通路,其中与亚硝酸盐还原酶相关的通路在4处理中均显著下调(P0.05),与氮固定相关的通路则不同程度上调,与一氧化二氮还原酶相关的通路在T3和T4处理中下调而在T1和T2处理中上调。KEGG功能通路富集到41个代谢通路模块,其中与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丰度最高,且大部分在T3处理中丰度最高。【结论】棉隆土壤消毒联合生防菌34107处理能有效控制高山凤头姜姜瘟病,同时能增加土壤细菌微生态多样性和有益菌丰度,本研究为高山土壤微生态修复及重建技术和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背景】鹿衔草(Pyrola incarnata Fisch)化学成分丰富,而且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食品、医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尚未见其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相关报道。【目的】对鹿衔草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olitum (P.solitum)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筛选出具有抗神经炎症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鹿衔草内生真菌P.solitum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进行结构鉴定,利用反向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抗神经炎症活性的化合物,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BV-2细胞炎症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从鹿衔草内生真菌P.solitum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出12个化合物,分别为cyclopenin (1)、dehydrocyclopeptin (2)、viridicatin (3)、对羟基苯甲酸(4)、吲哚乙酸(5)、methyl compactin (6)、cyclopeptine (7)、cyclopenol (8)、原儿茶酸(9)、viridicatol (10)、N-[2-(3-indolyl) ethyl]malonamic acid (11)和solitumidine A (12)。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11与炎症相关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简称p38)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1,ERK1)有较高的结合活性。BV-2细胞实验表明,化合物11 (10、20μmol/L)能显著提高BV-2细胞存活率,并有效抑制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白介素-6)和一氧化氮的释放。【结论】化合物11是新天然产物,具有抗神经炎症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信号通路中p38和ERK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7.
豆豉纤溶酶产生菌的筛选及菌种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收集的全国 2 1个豆豉产品中分离到 36 9株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 ,对其进行产纤溶酶活性筛选 ,得到 1株高产纤溶酶菌株HGD10 7。对菌株HGD10 7进行形态、生理、生化鉴定 ,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28.
苏云金杆菌WG-001工程菌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BtWG001工程菌以农副产品为主要碳、氮源的利用情况,为该菌株发酵培养基的筛选提供了广谱的原料资源。利用高速上升浓度加倍法进行了发酵培养基的优选,获得一个优良配方。发酵水平达到4024IU/μL,0.39%,与对照配方(2800IU/μL,0.26%)相比,分别提高44%,50%。证明该方法为一种筛选Bt发酵培养基配方的新模型。  相似文献   
29.
分离到对甜菜夜蛾高毒的苏云金芽孢杆菌一个菌株CZE99985 ,并进行了研究。该菌具有鲇泽亚种的典型特征 ,属血清型H7,生理生化特性与鲇泽亚种略有差异。但对甜菜夜蛾的毒力大大高于对照菌株。  相似文献   
30.
采用定位试验,研究了施用新鲜牛粪(15000和75000 kg·hm-2)和绿肥(36000 kg·hm-2)对玉米产量、土壤呼吸和土壤化学、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单施化肥相比,土地整治区施用牛粪的玉米籽粒增产7.2%~29.9%,千粒重增加2.5%~18.2%,活性有机碳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5.3%~34.6%和8.0%~17.6%.施用绿肥的玉米籽粒增产10.8%~15.6%,千粒重增加4.5%~8.4%,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加14.1%~48.6%,在第二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7.2%.施用牛粪和绿肥的土壤呼吸速率增加了20.0%~69.3%.施用牛粪和绿肥增加了土壤容重,减少了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分别增加了<0.01 mm和0.05~1 mm粒径团聚体的比例.连续2年在土地整治区施用牛粪和绿肥不仅能够增加玉米籽粒产量,而且已经对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善表现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