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温度对花斑副沙鳅仔鱼发育、摄食及不可逆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4~5月,研究了温度对花斑副沙鳅(Parabotia fasciata)早期仔鱼的发育、初次摄食时间、群体摄食率及不可逆点(PNR)的影响。结果发现,花斑副沙鳅仔鱼出膜后2 d已开始摄食;初次群体摄食率最高值出现在卵黄囊耗尽后的1~2 d,花斑副沙鳅仔鱼的摄食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仔鱼抵达PNR的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22℃时,仔鱼的PNR出现在出膜后的8.0~9.0 d;26℃时,PNR为7.0 d;28℃时,PNR为5.5 d;30℃时,PNR为5.0 d。最大初次摄食率至PNR之间为不可逆饥饿期,22℃时为3.5 d,30℃时仅为1.5 d,说明温度越高,仔鱼耐受饥饿的能力越差,越不利于仔鱼的存活。研究认为,温度对花斑副沙鳅仔鱼发育、摄食及不可逆点的影响较大;在苗种培育过程中,应根据温度确定投饵时间,适时投饵对仔鱼的成活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唐省三 《生物技术》2002,12(6):30-30
目的:探讨钩藤对蟾蜍心脏的作用。方法:用钩藤灌流蟾蜍心脏,观察灌流前后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和心率的变化,结果心肌收缩幅度减小,心输出量减少和心率变慢。结论:钩藤对蟾蜍心脏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3.
植物抗坏血酸的合成和代谢以及相关酶基因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植物抗坏血酸的生物合成与代谢途径以及相关酶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作介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多瘤促活化因子(Polymoma virus enhancer-3,PEA3,)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在出生后小鼠海马CA1、CA2、CA3区中的表达,探讨PEA3和GDNF在海马神经元发育过程中表达变化及相关性。方法正常鼠龄分别为D1、D5、D10、D20、D30、D40昆明小鼠各5只,断头处死,迅速取出大脑,冠状面切取海马所在部位1cm厚的组织块。常规固定、脱水、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研究PEA3、GDNF的表达。结果本实验观察到PEA3免疫反应阳性光密度平均值在出生后D1、D5、D10、D20保持在一定水平,4组间的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D30、D40下降并保持在一定水平,两组间的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D1、D5、D10、D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NF蛋白免疫反应阳性光密度平均值在出生后D1、D5、D10、D20与PEA3保持在相似水平,4组间的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D30、D40下降,两组...  相似文献   
15.
鉴定了一个中国家庭中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型神经纤维瘤, 通过连锁分析和NF1基因测序, 发现该家系中NF1疾病的致病基因与NF1基因连锁, 并在NF1基因上发现了一个无义突变G1336X, 该突变导致神经纤维蛋白从C末端截断1 483个氨基酸残基。G1336X突变在该家系中与疾病共分离, 但家系中的正常成员未能检出, 表明NF1基因的G1336X的突变是引起该家族患NF1疾病的原因。该突变是第一次在中国NF1疾病人群中报道。  相似文献   
16.
提供了一种叶片分形维数的测定方法,并用其测定了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的叶片分形维数。通过分析发现:(1)桂花叶片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并且这种分形特征可以用分形理论的一般方法加以研究;(2)同一株桂花树的成熟叶片在统计意义上具有相同的分形维数;(3)对于桂花这个物种的成熟叶片在统计意义上具有相同的分形维数。由此推测同一种植物的成熟叶片(或者其他构件)具有相同分形维数。最后提出创建植物分形分类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矮慈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矮慈姑近20多年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矮慈姑药用资源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石刁柏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精氨酸脱羧酶(ADC)活性变化趋势与内源腐胺的含量变化相同,多胺氧化酶(PAO)活性变化幅度较小.外源腐胺对ADC活性的影响与不作外源腐胺处理的差异不显著性,但促进体细胞胚发生前期的PAO活性,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受外源腐胺的影响很小,两者的活性变化与PAO活性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9.
20.
程小萍 《生物技术》2007,17(6):68-70
磷酸盐生物还原反应可用于生物除磷。将猪粪与一种厌氧污泥按质量比4:1混合作为接种物进行分批培养实验,考察培养始末总磷浓度的变化,从而研究厌氧生物除磷的条件。结果表明,在分批培养中,葡萄糖和蛋白胨分别是厌氧生物除磷的良好碳源和氮源;适宜的初始pH6.50,适宜的培养温度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