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报道应用ConA-Sepharose 4B.亲和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及免疫亲和层析等技术,首次从大鳞大马哈鱼垂体中分离纯化了促甲状腺素(sTSH)和促性腺激素(sGTH)。在TSH生物测定中,纯化的。sTSH制品具有明显促进虹鳟幼鱼甲状腺体内分泌甲状腺素(T4)的生物活性,而sGTH无此活性。在GTH生物测定中,制备的sGTH具有显著诱导虹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GVBD)及分泌17α、20β-二氢孕酮的能力,而sTSH无此活性。HPLC表明sTSH和sGTH的分子量分别为27500和38000道尔顿。作者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等电聚焦检测了激素的纯度及等电点,用RIA或ELISA方法测定了几种垂体激素在sTSH终产物中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22.
1988年7—11月湖北沙市出现了一次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的爆发流行,市区发病率为7%,累计患者不少于1.7万人。用Hela细胞从38例典型红眼病患者眼拭中分离出病毒28株(74%),理化试验与电镜观察提示为肠道病毒,根据其生物学特性与特异性中和实验证明为柯萨基A组24型变种(CA24V)。检测的两个毒株中一株对乳鼠有致病性,而另一株无致病性。流行后红眼病48名患者恢复期血清CA24V特异性中和抗体阳性率(以≥1:4为阳性计)为81.2%,非红眼病对照血清阳性率为14.6%,差异极显著(P<0.01),结合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认定是CA24V引起的AHC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23.
鲥鱼的驯养与生物学研究Ⅲ.1龄鲥鱼的驯养及其生长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池塘条件下 1龄鲥鱼不同方式的驯养试验表明 ,1龄鲥鱼生长较快 ,月均体长增加 1 8.1 9mm ,体重增加 2 4 .0 9g ;生长指标随季节和水温而变化 ,以初夏和秋末平均水温 2 9~ 30℃时生长较快 ;生长与池塘浮游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 .1龄鲥鱼经 8个月套养 ,体重平均达 496.3g ;以施肥和投饲为主的精养试验 ,产量分别达 1 1 70和 1 0 87.5kg·hm- 2 ,个体均重达 2 0 3.3和 2 0 1 .3g .试验表明 ,鲥鱼池塘人工养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
本文报道,作者采用高渗和等渗牛肉汤试管及平板培养法,从某医院正在使用的新洁尔灭器械浸泡液中分离出4株细菌L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1株,表皮葡萄球菌L型2株,类白喉杆菌L型1株。上述细菌经形态观察,细胞壁染色,返祖鉴定等一系列细菌L型鉴定程序;并通过电镜观察,菌体细胞图像分析。其结果均提示,细菌L型与原菌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作者认为,新洁尔灭器械浸泡液,消毒灭菌的不彻底性,是造成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5.
河北唐山西域山晚寒武世长山组的树形笔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尧坤 《古生物学报》1992,31(1):100-107
本文对东秦岭南部湖北郧西地区早石炭世四射珊瑚进行了研究,系统描述了11科中的24属和39种,其中包含2新属和21新种。本区早石炭世四射珊瑚拟划分为4个组合带:范家坪组上部Palaeosmilia-Lithostrotion组合带,下部Yuanophyllum组合带。袁家沟组上部Shennongia majus组合带,下部Zaphrentoides组合带。范家坪组是新建的组名。文中也讨论了Cystophrentis的分布时限,及其与Shennongia的亲缘关系。此外,Neoclisiophyllum在本区与岩关期的Shennongia共生,出现的时间早于华南各地。  相似文献   
26.
本文报告用SDS-PAGE法对1980—1982年湖北沙市地区婴幼儿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核酸的分析结果,共检测粪便标本131份,轮状病毒核酸阳性者49份,阳性率为37.4%,其中长型45份,短型4份。长型中按7、8、9三条RNA带迁移模式的差别,1980—1982年三个秋季中均以Ⅱ亚型占优势。  相似文献   
27.
潘光碧 《遗传》1990,12(5):10-14
本研究将鲤鲫移核鱼进行有性杂交,使其遗传性状得到改良,效果显著。实验材料为鲤鲫移核鱼F2 ♂(简称移核鱼)和散鳞镜鲤♀,经杂交获F1(简称颖力)无论当年或二冬龄颖鲤均具有明显生长优势,尤其优于移核鱼。当年颍鲤个体增重平均比双亲快47%,比移核鱼快67%;群体增重平均比双勤快109%,比移核鱼快140%。模糊数学聚类分析表明,颖鲤及其反交在体高、体厚、头长等性状均偏向移核鱼,尤其偏向其雌性个体。  相似文献   
28.
元认知 ,即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 ,是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热点。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既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也能够促进学生自觉地调控生物学习活动 ,顺利地达到学习目标 ,而且还是在生物学教学中实现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突破口。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随时注意结合生物学的学科特点 ,把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渗透到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去 ,让学生了解元认知知识、感受元认知体验、增强元认知监控 ,同时还应创设元认知能力应用的互助情境 ,促进元认知能力的保持和迁移。1 元认知的基本内涵1 1 什么是元认知…  相似文献   
29.
本文报道了,用细胞核移植的方法,获得亲缘关系更远的,不同亚科鱼类之间的核质杂种鱼,即由鲤科(Cyprinidae)中,雅罗鱼亚科(Leucinae) 的草鱼 (Ctenopharyngodon ldellus)的胚胎细胞核和鳊 亚科(Abramidinae)的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的卵细胞质配台而成的 核质杂种鱼。被移植的卵子共659个,得杂种成鱼24尾,成活率为3.6%。这些核质杂种鱼的若干形态特征,如体长/头长,体长/体高,体长/体宽,背鳍硬刺,腹棱、臀鳍条数,鳃耙数,咽喉齿,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数等,与草鱼者相似,这表明此核质杂种鱼的上述特征受草鱼细胞核的影响。 检查草鱼,团头鲂和由草鱼细胞核和团头鲂细胞质配台而成接质杂种鱼的染色体组成表明,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48。但这三种鱼的绝大多数染色体在形态上很难彼此区别。不过,根据我们初步观察发现,在我们于长江水产研究所选用的草鱼和团头鲂染色体组型中,它们的第十一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可以区别:草鱼中,该对染色体的臂比指数>3 (见图Id、Id’),而团头鲂中该对 染色体的臂比指数为2 (见图Ie、Ie’)。经检查也发现核质杂种鱼染色体组型中的第十一对染色体 的臂比指数也>3 (见图If、If’)。由此可见,核质杂种鱼的细胞核系来源于被移植的草鱼细胞核, 与核质杂种鱼所表现的若干形态特征所表明的结果相一致。 初步观察还表明,核质杂种鱼的生长速度明显比团头鲂快,也稍优于一般报道的草鱼的生长速 度。没有发现在这些杂种鱼中,有象草鱼那样往往困惑染疾病而死亡的例子。 目前,已有一尾雄性核质杂种鱼成熟并能产生正常的精子使草鱼卵受精。鉴于在这远缘鱼类之间 进行有性杂交,例如草鱼和团头鲂之间进行有性杂交,它们的杂交胚胎往往不正常,或在不同发育阶 段致死,或即使能获得少数成鱼,它们也因性腺发育不良而不能繁殖后代形成杂种体系。而用细胞核 移植的方法则能在远缘鱼类之间获得核质杂种鱼,它们因能繁殖而有可能发展为新的鱼类克隆,为用 生物工程的方法培育鱼类新品种探索一条新途径。有关此核质杂种鱼的生化等性状分析,将另文报 道。  相似文献   
30.
鲢、鲤、团头鲂和草鱼精液冷冻保存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对鲢、鲤、团头鲂和草鱼四种鱼精液的低温生物学特性及冷冻保存技术进行了研究。筛选出适合这些鱼类精液冷冻保存的理想稀释液配方。查明了冷冻处理导致精子膜破损、使精子谷草转氨酶及其它蛋白质大量逸出进入精浆的原因,而二甲亚砜通过升高精子渗透压和降低冰点可以明显减轻这种冷冻损伤效应。确定了有效的二甲亚砜浓度为8—12%。比较了玻璃安瓿法和塑料管法对精子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筛选出了能提高冻精活力和延长运动时间的激活—授精溶液。探讨了精卵授精量比与冻精受精率之间的关系,确定了获得高受精率(80%)所需的最低冻精密度为0.5×10~6精子/卵。获得了短期(几天)和长期(1年)冷冻保存的草鱼和鲢冻精活力稳定在60—75%,受精率稳定在80—90%,鲤和团头鲂冻精活力稳定在55—65%、受精率稳定在70—80%,冻精授精鱼苗的孵化率稳定在75—95%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