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为紫葳科(Bignoniaceae)梓属(Catalpa Scop.)落叶乔木,生长速度快,其树干通直、材质坚韧,既可观花又能观果,是优质用材、行道树和园林观赏的常用树种之一[1]。近年来,研究者对楸树的耐盐性、品种选育以及繁殖技术等进行研究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2-7]。但是,由于具有自花不育特性,楸树往往只开花不结实[8],且其种子发  相似文献   
142.
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法克隆获得喜盐鸢尾(Iris halophila Pall.)Na+/H+逆转运蛋白基因IhNHX1的全长序列,该基因序列的全长为1 946 bp,包含1个长度为1 61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37个氨基酸。序列对比及系统树分析结果表明:IhNHX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另外11种植物NHX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高达96.2%,相同序列占61.7%,表明该氨基酸序列保守性较高;在系统树上喜盐鸢尾与其他植物的分支长均大于1.2,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均较远;IhNHX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含有2个保守结构域,即氨氯吡嗪结合位点和CaM结合结构域,分别是NHX1蛋白的标志性结合位点和重要调节区域。该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跨膜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在IhNHX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48.60%、不规则卷曲占32.03%、延伸链占14.71%、氢键转角占4.66%;该蛋白质含有10个跨膜结构域。此外,对5’RACE方法中5’端正向引物的优化设计步骤进行了归纳,以提高PCR扩增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3.
板栗在6个同工酶位点上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张辉  柳鎏  Villani F 《生物多样性》1998,6(4):282-286
利用水平板淀粉凝胶电泳技术检验了板栗8个居群在6个同工酶位点(Per-2、Got-2、Est-2、Gpi-2、Idh-1、Idh-2 )上的遗传变异(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7.9%,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54,平均预期杂合值为0.452 ) 。在同一水平上,其遗传多样性水平显著高于欧洲栗。总的基因多样性中,89.2%发生在居群内,10.8%发生于居群间,各居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36~0.394,有些居群分化较大,尤其在个别位点上更为明显。初步研究表明,其丰富的遗传变异及其高水平的分化度可能与其生境的多样性、风媒异交等因素造成的长距离的基因漂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