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摘要 目的:通过酶标仪法,建立一种研究氨茶碱在新西兰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房室模型的分析方法。方法:新西兰兔以剂量15 mg/kg静脉注射氨茶碱后,应用酶标仪法,测定在274 nm 波长处吸光度值,采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氨茶碱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回收率实验及房室模型分析。结果:血清茶碱在浓度5~3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A= 0.0013C+0.0074,r2=0.991。各浓度氨茶碱回收率均大于90%,平均回收率为95.83±3.83,RSD均小于15%,回收效果良好。通过氨茶碱体内房室模型拟合得:二室模型拟合显示:由消除相,得外推线浓度线性回归方程:lgC=-0.1271t+1.0562;由分布相,得残数浓度线性回归方程为:lgCr =-0.5829t+1.030,综合得其二室模型的药动学方程为:C=22.000e-1.342t +11.381e-0.292t 、T1/2(α)= 0.516 h、T1/2(β)= 2.369 h。一室模型拟合显示:一室模型药动学方程为:lgC= -0.2131t + 1.315,其药时方程为:C= 20.649e-0.491t 、T1/2= 1.412 h;结论:可以用酶标仪法测定氨茶碱体内药代动力学相关参数,其回收率良好,体内代谢符合二室模型,消除半衰期较长。  相似文献   
62.
‘教学型’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科研工作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针对以上现实,本文指出了“教学型高校”加大科研力度的必要性,并就目前的科研现实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①教学与科研不是独立的两个方面,而是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加大‘教学型’高校的科研力度可以达到教学、科研的互利双赢。科研应该逐渐成为‘教学型高校’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②重视科研也是重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围绕教学进行的评估、教改等各项举措,也应该从加大科研力度的角度进行:教师有了科研工作,自然需要学生参与;而学生加入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不仅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最好培养,更将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听课效率。③改善‘教学型高校’科研工作的现状,可从设立研究型教师岗位和减少行政指令性活动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3.
唐福兴  邹国耀  唐志宏 《蛇志》2013,(4):418-420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类关节疾病,表现为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等进行性关节软骨破坏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滑膜炎症。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剧,OA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据一项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4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中,OA发病率高达46.3%,其中大约有80%的人群存在关节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64.
携带鸭乙肝病毒(DHBV)麻鸭作为乙肝动物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抗HBV药物活性和毒性研究,广西桂林地区麻鸭具有较高的DHBV携带率,但其DHBV基因组结构特点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克隆了桂林麻鸭DHBV基因组,其序列全长3 027bp,ORF finder分析发现桂林麻鸭DHBV除具有S、P、C开放阅读框架外,还有一编码未知多肽的开放阅读框架,Vector NTI 8.0分析显示该多肽具有与HLA*0201结合的模体结构。比对不同国家及地区DHBV序列,并以Mega5.0生成进化树提示DHBV序列差异无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以所构建的DHBV S基因重组质粒pGEM-DHBV-S为标准品,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检测DHBV方法。本研究结果为应用桂林麻鸭作为乙肝动物模型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5.
观察耐辐射异常球菌Deinococcus属的模式菌株Deinococcus radiodurans R1(AS1.633)和野生型异常球菌007T的生长特性和形态特征;与耐辐射模式菌株AS1.633和辐射敏感菌株 Escherichia coli DH5α 的进行平行辐射试验, 分析007T 对紫外线和γ射线辐射的抗性。结果表明,AS1.633和007T的生长特性和形态特征有所不同,AS1.633为橙红色光滑、边缘整齐的菌落,而007T为鲜红色菌落,边缘不整齐,菌落表面干燥、呈褶皱。耐辐射试验表明007T 对紫外线辐射存活最高剂量是624Jm-2,存活率为4%; γ射线16kGy照射后,007T存活率为6%,说明007T具有的极强的辐射抗性。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比较30d和60d两个不同时期罗汉果蛋白质组图谱,寻找与罗汉果发育、成熟及罗汉果甜甙生成密切相关基因,为罗汉果的开发和品种改良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双向电泳(2-DE)技术构建30d和60d罗汉果蛋白质组图谱,应用Im-age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对所得蛋白质组图谱进行分析。结果:30d和60d两个不同时期罗汉果蛋白质组图谱有明显差别,与30d罗汉果蛋白组图谱比较,随果实发育、成熟,60d罗汉果有29个新的蛋白产生,30个蛋白消失,16个蛋白表达3倍升高和15个蛋白表达50%下调。结论:罗汉果生长、发育和成熟的不同阶段受特定基因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67.
从产生菌Z-2002的发酵产物中,纯化得到抗生素SP-1,属于有广泛生物活性但少见的3,4-dihydro-2H-Naphtho-[2,3-b]pyran-5,10-quinones类化合物,该化合物与已知抗生素(+)-Cryptosporin一致.SP-1对23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进行了体外抑菌活性评价,抗菌谱表明:SP-1对G+菌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对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表葡菌(MRSE)呈中等程度的抑制,MIC为8μg/mL,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较弱.  相似文献   
68.
前期研究表明对羟基苯甲酸(p-HBA)及其钠盐对羟基苯甲酸钠(s-HBA)均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潜在药物。本文研究p-HBA及s-HBA单次给药在正常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特征,以及单次给药s-HBA后食蟹猴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小鼠灌胃给予20 mg/kg的p-HBA和20、50、100 mg/kg的s-HBA,以及食蟹猴灌胃给予4、10、20 mg/kg的s-HBA。LC-MS/MS测定p-HBA和s-HBA在小鼠血浆和组织中的浓度,以及s-HBA在食蟹猴血浆中的浓度。所有血浆和组织均使用乙腈沉淀蛋白法处理。p-HBA及s-HBA在20 mg/kg的剂量下,血浆达峰时间T_(max)分别为0.08、0.08 h,达峰浓度C_(max)分别为20453.98、30683.33 ng/kg,时间曲线下面积AUC_(0-t)分别为7180.27、12008.42 ng·h/mL,半衰期t_(1/2)分别为0.57、0.59 h。s-HBA在小鼠和食蟹猴体内,C_(max)和AUC_(0-t)与剂量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分别给药p-HBA及s-HBA后,在小鼠的心,肝,脾,肺,肾,脑和结肠组织中均能检测到较高浓度的p-HBA。结果表明,p-HBA及s-HBA灌胃给药后在小鼠和食蟹猴体内吸收和消除均较快,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广泛,以肾和肝浓度最高,推测其对肾和肝有一定的靶向性,所有组织均无明显蓄积,提示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9.
本文旨在观察自主跑轮运动对慢性浸水束缚应激(chronic water immersion restraint stress, CWIRS)所致的大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用CWIRS诱导Sprague-Dawley (SD)大鼠产生抑郁样行为,给予大鼠4周自主跑轮运动干预,同时在大鼠侧脑室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或STAT3过表达载体(pcDNA-STAT3)。用行为学实验检测大鼠抑郁样行为,用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多种炎症因子水平,用Western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离子钙结合接头分子1(ionizedcalcium binding adaptor molecule 1, Iba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精氨酸酶1 (arginase 1, Arg1)、磷酸化STAT3 (p-STAT3)和总STAT3 (t-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应激组相比较,应激+运动组大鼠抑郁样行为显著改善,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1...  相似文献   
70.
本实验通过建立增生性瘢痕的动物模型探讨人参皂苷Rb1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选取十分成熟的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每只兔子做5处增生性瘢痕,每个瘢痕做不同处理:空白对照组(a),生理盐水注射组(b),药物浓度分别为:0.2 mg/mL(c)、0.4 mg/mL(d)、1.0 mg/mL(e),共5组。通过HE、VG染色,计算HI和胶原纤维含量等发现人参皂苷Rb1可使得瘢痕增生情况有所抑制。免疫组织化学上相关胶原Ⅰ型蛋白和Caspase 3的表达以及原位杂交检测胶原Ⅰ型mRNA的表达从更深的角度表明了该药物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的趋势和抑制胶原增生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b1有抑制增生性瘢痕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