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报道了广西菊科斑鸠菊族的1个新记录属——凋缨菊属,描述了凋缨菊的分类学特征,给出了详细的图解,绘制了整个凋缨菊属的分布图。这一发现表明了我国桂西南热带地区与滇南以及中南半岛在植物区系上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92.
水盾草—南四湖外来水生植物新记录及其生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生物入侵与生境改变被认为是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两大主因[1]。其中入侵植物通过营养竞争、植被结构改变、化感作用等,影响土著植物种群和群落,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水生植物的入侵已成为影响我国淡水水体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2—4]。水盾草  相似文献   
93.
检测了短时间亚高温胁迫下盆栽40片叶龄的蓖麻叶中几个与抗逆性有关生理指标变化的结果表明,温度低于38℃时,蓖麻的叶绿素含量缓慢下降,高于38℃时,呈快速下降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膜透性呈上升趋势,46℃下达到最大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在低于43℃时与温度变化呈正相关,超过43℃则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94.
蒽和UV—B辐射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多环芳烃蒽(anthracene)和UV—B辐射对米氏凯伦藻(Kreniamikimotoi Hansen)的单独效应和联合毒性效应,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以米氏凯伦藻为实验材料,蒽质量浓度设为0.00、6.25、11.50、20.00、35.00、62.50μg/L,UV—B辐射剂量设为0.00、0.375、1.125、2.25、3.75、6.00J/m^2。实验结果表明: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多环芳烃蒽具有抑制效应,小剂量的UV-B具有刺激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表现出抑制作用,蒽与UV—B的联合则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二者表现为协同作用。蒽和UV—B对米氏凯伦藻的96h—EC。分别为15.35μg/L和2.843J/m^2,而蒽在UV—B辐射条件下的96h-EC50为7.376μg/L。  相似文献   
95.
不同种植年限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稀释平板涂抹法对山东聊城周边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的菜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组成与养分状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地区土壤微生物以细菌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放线菌;②随着种菜年限的增加,土壤细菌和微生物总数表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而真菌和放线菌则随种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③菜田土壤各类微生物主要集中在0~20cm的土层中,随着土层加深,其数量迅速减少;④菜田土壤放线菌组成复杂,共分离到了6个属的放线菌,但仍以链霉菌为主,其次为小单胞菌属和马杜拉放线菌属。链霉菌可分为9个类群,白孢类群占优势。种植1—2a的菜田土壤放线菌组成复杂,而链霉茼组成较简单;⑤蔬菜种类不同时,土壤微生物亦不同;⑥土壤养分含量与真菌和放线菌呈负相关,与细菌和微生物总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6.
配对实验设计在植物生理学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植物生理学实验中经常用到2组数据平均数的比较,如某个实验指标用2种测定方法测定结果的比较、实验的对照组与处理组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同种作物2个品种生理特性的比较等等。  相似文献   
97.
在基因组水平上,分析了已知犬科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结果表明:其基因排列顺序相同;具有AT含量高,G含量最低的碱基偏好性;存在基N间隔和基N重叠;CUA(Leu),Auu(Ile),AUA(Met)等密码子使用率最高,密码子第3位G使用率最低;轻链复制起点序列组成和二级结构高度保守;在犬、狼、郊狼控制区存在10bp的相似重复序列,赤狐序列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8.
目的:构建莱芜猪肝脏组织全长cDNA文库,以便研究与莱芜猪优良性状相关的基因。方法:采用改良的异硫氰酸酸胍一步法制备总RNA;利用SMART技术,以PrimeScript反转录酶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通过LD-PCR扩增获得cDNA双链;经蛋白酶K消化和CHROMA SPIN-400柱分级分离后,收集500 bp以上的cDNA片段,并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建成原始文库;随机挑取单菌落,用HindⅢ和EcoRⅠ进行双酶切鉴定重组子插入片段大小。结果:经鉴定,原始文库的滴度为2.8×105 cfu/mL,重组率约为98%,插入片段大小为0.5~2 kb,平均插入片段长度大于1 kb。结论:建立的cDNA文库质量良好,可以用于目的基因的筛选。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刺猬的血液生理生化参数正常值及其季节性差异。方法采用BC-3000 Plus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和BAYER-ADVIA-16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对刺猬的13项生理指标和15项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比较分析了春季、夏季和秋季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刺猬雌体和雄体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在夏季均显著小于秋季,雄体夏季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小于秋季,说明刺猬秋季的血液载氧能力高于夏季。白细胞数目(WBC)没有季节和性别的显著差异,说明刺猬在三个季节的免疫能力差别不大。在血液生化指标中,刺猬(雌雄)春季和秋季的葡萄糖(GLU)含量均显著高于夏季;雌性刺猬春季的谷草转氨酶(AST)显著大于夏季和秋季;雄性刺猬的总胆固醇(CHO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表现为秋季的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的。结论生理生化指标的不同反映了刺猬在活动能力、代谢水平、营养状况、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性别和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0.
以莱芜猪心脏为供试材料,采用改进的异硫氰酸胍法提取心脏总RNA。通过SMART技术反转录合成全长cD-NA,经LD-PCR扩增后与pMD18-T载体连接并转化细菌DH5α,测定滴度和重组率,构建成莱芜猪心脏全长cDNA文库。经初步检测,原始文库的滴度为1.8×105CFU/mL,重组率约为94.4%。从原始文库随机挑取13个单菌落过夜培养,提取质粒,经HindⅢ和EcoRⅠ双酶切,凝胶电泳显示插入片段大小在0.3-2.0kb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