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不同光照条件下叉尾斗鱼仔鱼摄食节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自然光照、持续光照和持续黑暗3种光照条件下,研究了孵化后第5、8和12日龄的叉尾斗鱼仔鱼的摄食节律。结果表明:自然光照下,3个日龄的叉尾斗鱼仔鱼在午后12:00—16:00表现出明显的摄食高峰,而持续光照组与持续黑暗组未表现出明显的摄食峰谷。持续光照下,叉尾斗鱼仔鱼的昼夜摄食活动均很活跃,全日各时段平均摄食量显著增加,尤其是夜晚20:00—翌日4:00各时段平均摄食量极显著高于同一时段自然光照组。而在持续黑暗下,与自然光照相比全日各时段平均摄食量明显减少,尤其是白天8:00—16:00各时段的平均摄食量极显著降低。叉尾斗鱼仔鱼属于典型的白天摄食类型,其摄食节律与光照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2.
三氯异氰尿酸和环丙沙星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翔  聂湘平  李凯彬 《生态科学》2006,25(2):155-157,161
研究了三氯异氰尿酸(TCCA)和盐酸环丙沙星(CPFX)对小球藻、大型溞和稀有鮈鲫的急性毒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TCCA和CPFX对小球藻的96hEC50分别为0.31mg·L-1和20.61mg·L-1、对大型溞48hLC50分别为0.19mg·L-1和135.15mg·L-1,TCCA对稀有鮈鲫96hLC50为1.76为mg·L-1,CPFX对稀有鮈鲫不产生急性毒性。对于TCCA,大型溞最敏感,小球藻次之,稀有鮈鲫最不敏感;对于CPFX,小球藻最敏感,大型溞次之,稀有鮈鲫最不敏感。  相似文献   
83.
关于中国香鱼分类地位的线粒体DNA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泉梅  鲁延付  章群 《生态科学》2007,26(2):143-145
测定了辽宁和广东香鱼的Cytb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日本和韩国香鱼分子数据合并比较。结果表明11尾香鱼402个碱基序列中变异位点8个,信息简约位点有2个,A+T与G+C含量分别为51.4%和48.6%,转换/颠换比为4.9。运用Kimura-2parameter模型,采用邻接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发现中国香鱼与日本和韩国香鱼聚类在一起,不同地理种群的香鱼均未单独分群,表明中国和日、韩香鱼亲缘关系相当近。根据日、韩香鱼的地理分布,推测所分析的辽宁和广东种群可能亦为香鱼指名亚种,但该推论尚需与琉球香鱼亚种的序列进行比较后才能确定。研究虽未发现辽宁香鱼和广东香鱼间存在明显的种群结构差异,但由于中国海域辽阔,生境多样,中国沿海是否会有其它种下群体发生,则需要采用进化速度适中的线粒体和核基因标记,对中国香鱼不同的地理种群进行广泛的大样本分析来确定。  相似文献   
84.
实验选取了江苏、上海和广东3个养殖种群和1个越南野生种群的罗氏沼虾幼体进行急速升温实验,对其耐受力进行比较,测定不同种群罗氏沼虾的环境适应力。实验结果表明,广东种群和越南种群的罗氏沼虾幼体对高温的耐受力明显高于上海种群和江苏种群。  相似文献   
85.
飞来峡水库蓄水初期营养状态及浮游生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于2000年丰水期和枯水期调查分析了新建河流型水库-飞来峡水库在蓄水初期的营养状态及浮游生物特征。结果表明:水库处于营养累积高峰期,已开始回落,但流域上游大量含磷废水使水库中磷含量继续上升,目前属于中营养型。共记录到浮游植物29种(属),以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种类较多,其中丰水期以蓝藻和绿藻为主,枯水期是硅藻占优势,除大坝附近外,浮游植物两个季节密度变化不大,为0.39×106cells·L-1.浮游动物53种(属),其中包括僧帽溞和透明薄皮溞两种嗜寒性种类,丰度为52ind.·L-1,枯水期高于丰水期,数量以轮虫和无节幼体为多。  相似文献   
86.
广东沿海与粤北山区中小型水库浮游生物群落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于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广东山区水库(赤石迳水库)、沿海水库(大水桥、赤沙水库)三个水库的湖泊区和河流区进行研究,分析水质和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三个水库之间的浮游生物群落均有所区别,地理位置和地形不同而引起的温度差异以及外源性营养盐输入是造成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沿海水库不分层,而山区水库丰水期温跃层明显。各水库的氮磷比均较高,chl.a水平主要受磷限制,沿海水库则多喜暖性的种类,如裸藻、隐藻、沙居剑水蚤等,山区水库发现较多喜冷性浮游生物,如金藻、透明溞等,丰水期的甲藻丰度也相对高于枯水期。  相似文献   
87.
肇庆星湖水质现状与变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002年对星湖四个子湖进行采样调查,运用相关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来评价水质营养状态,结果富营养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波海湖、中心湖、青莲湖、仙女湖。与1996~1997年的调查结果比较,波海湖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中心湖富营养化程度加剧,其富营养化程度超过了青莲湖和仙女湖,由中营养型过渡到了中富营养型。营养盐与叶绿素a的相关分析表明,硝态氮与叶绿素有正相关关系,与磷盐没有明显相关性,说明了硝态氮是星湖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而磷的含量充足,对初级生产力没有明显的限制作用。与1996~1997年比较,星湖总氮负荷增加46.5%,总磷负荷下降40.8%,而叶绿素a由6.0mg·m-3升高到16.9mg·m-3,说明星湖的富营养化仍在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88.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血细胞染色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甲壳类血细胞的形态和分类是甲壳类免疫学研究的基础.本文选择三种甲壳类血细胞的常用染料:瑞氏染液、姬姆萨染液和瑞氏-姬姆萨混合染液,研究它们对于克氏原螯虾血细胞的染色效果.通过改变染色时间、染色温度、分色方式以及分色时间等染色条件,观察、比较不同染色条件下血细胞内的颗粒、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着色情况,以及细胞整体轮廓清晰程度,确定适用于克氏原螯虾血细胞染色的理想染色方法,并建立相应的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89.
秋茄对镉-甲胺磷混合物的吸收积累及致毒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砂培实验,测定了红树植物秋茄幼苗对镉和镉-甲胺磷的吸收积累和净化作用,探讨了镉-甲胺磷混合物对秋茄的毒性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虽然100mg·L-1甲胺磷并不影响秋茄对镉的净化作用,但100mg·L-1甲胺磷的存在却加强了镉对秋茄的毒性作用。这可能是由于镉对秋茄幼苗的膜脂过氧化作用,改变秋茄幼苗细胞膜的通透性和流动性,使甲胺磷易于从水体向秋茄幼苗的转移,从而加强了镉对秋茄的毒性效应。因此,在确定红树植物对镉“耐受临界浓度”时,建议考虑其它化合物与镉对红树植物的联合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90.
Cr3+,Cr6+及其复合污染对狐尾藻的毒害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胡韧  林秋奇  张小兰 《生态科学》2003,22(4):327-331
采用急性毒害水培法,研究比较了不同浓度的Cr6+,Cr3+单一及复合处理对狐尾藻不定根和叶片生理生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当浓度≤1mg·L-1时,Cr3+对不定根的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数量增加,长度增长。而Cr6+及复合处理系列对不定根却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在高浓度时甚至使其生长停止;2)叶绿素含量在1mg·L-1Cr3+培养液中达到最大值,随Cr6+及复合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呈连续下降趋势;3)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三种处理方式中都表现出抛物线形式,复合处理组在1mg·L-1时使蛋白含量出现高峰;4)细胞内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膜脂过氧化水平与污染浓度和时间呈显著正相关;5)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SOD,OD,CAT活性先升后降,但其高峰分别出现在处理浓度为1mg·L-1,10mg·L-1,5mg·L-1时;6)研究证实,Cr6+,Cr3+复合处理对狐尾藻的毒害作用较单一Cr6+,Cr3+显著,二者表现出协同作用,而其中Cr6+毒性大于Cr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