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井岩  李晓妮  于金凤 《菌物学报》2012,31(4):540-547
从山东、河北、河南三省采集棉花立枯病样品和土壤200余份,经分离获得198个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分离物。菌丝融合测定及5.8S rDNA-ITS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分离物分别属于多核丝核菌的AG4-HG-I和AG4-HG-III融合群以及双核丝核菌的AG-A、AG-F、AG-Fb融合群。其中AG4-HG-I是优势融合类群,占分离物总数的88.38%,其次是AG4-HG-III,占10.10%,AG-A、AG-F、AG-Fb各仅有1株。其中双核丝核菌AG-A、AG-F和AG-Fb融  相似文献   
12.
维罗纳霉属和沃德霉属三个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采自黄河源头地区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3个中国新记录种——嗜粪维罗纳霉Veronaea coprophila、沃德霉Wardomyces anomalus和土生沃德霉Wardomyces humicola,并对三者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和绘图。研究菌株的干制培养物和活菌种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3.
从山东蒙山采到一丝孢真菌新种,即木生梭格孢Dictyodesmium lignicola sp.nov.。新种具宽纺锤形、梭形的分生孢子,无喙,与榆梭格孢Dictyodesmium ulmicola的窄纺锤形分生孢子具喙不同;新种与近似种竹梭格孢Dictyodesmium bambusicola相比具较大的分生孢子。本属为中国首次报道。文中提供了新种的拉丁文和英文描述并附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4.
在进行中国砖格丝孢菌分类研究中,发现砖格孢属一个新种和两个中国新记录种。新种是泰山砖格孢Dictyosporiumtaishanensis,新记录种是索兰砖格孢Dictyosporiumsolani和七臂砖格孢Dictyosporiumheptasporum。分别对三个种进行了中文描述,并附图,新种有拉丁文描述。研究标本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不同地区的土壤中分离获得3个帚霉属新种及一个中国新记录种:长梗帚霉Scopulariopsis longipes sp.nov.、青霉状帚霉S.penicillioides sp.nov.,具瘤帚霉S.verrucifera sp.nov.和雪白帚霉S.nivea。对新种作了详细的描述。主模式、干制培养物及活菌种均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等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提供了已知中国土壤中帚霉属真菌13个种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6.
对Alternaria,Stemphylium,Ulocladium,Nimbya,Embellisia等五个形态相似属的代表性种进行了5.8S/ITS区段序列测定,连同从GenBank下载的相关有性型Pleospora,Lewia的同项资料,由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序列对比结果显示,所有参试的菌株/种的5.8SrDNA序列保守程度较高,ITS序列变化较大,ITS1比ITS2变化更大。由5.8S/ITS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可以足够将供试菌区分到属;系统发育树显示Alternaria,Ulocladium,Nimbya和Embellisia系统学关系较近,又存在一定的分化;Stemphylium聚在相对较远的分支上,与上述四属关系较远,相对独立进化;有性型的Pleospora与无性型的Stemphylium被聚到一个分支,这种不同阶段菌株在遗传基础上的一致,充分证明所用方法及所选测序的rDNA区段对本类群真菌的分类很有价值。Alternarialeucanthemi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外侧,较为独立进化,与Alternaria的其它种亲缘关系较远,却与Stemphyliumspp.和Bipolarisspp.关系较近,对其目前的分类地位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7.
耐热真菌五个中国新记录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勇  李多川 《菌物学报》2013,32(1):142-149
通过形态特征观察、rDNA-ITS序列测定及分析,报道5个耐热真菌中国新记录种,即加纳木霉Trichoderma ghanense,芬尼新萨托菌Neosartorya fennelliae,草莓状炭团菌Hypoxylon fragiforme,焦特普尔毛壳Chaetomium jodhpurense,黄色毛壳Chaetomium luteum。根据所采集的标本和菌种对这些种进行了描述和讨论。研究标本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8.
从重庆不同生态环境中采集土壤样品56份,采用土壤平板法和稀释法,从中分离出75个暗色丝孢菌分离物,经鉴定分属于21属,32种。其中,重庆粘鞭霉Gliomastix chongqingensis为新种;脊节孢属Arthrocristula和脊节孢A.hyphenata,分别为中国新记录属和新记录种。新种的主模式标本、所有研究过的标本(干制培养物)与活菌种,均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等模式标本(干制培养物)存放在中国科学院真菌标本馆(HMAS)。  相似文献   
19.
李菊  夏海波  于金凤 《菌物学报》2011,30(3):392-399
自东北三省采集玉米纹枯病标本300余份,分离获得286个丝核菌菌株。融合群测定及5.8S rDNA-ITS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分别属于多核丝核菌的AG1-IA、AG1-IB、AG1-IC、AG4-HG-I、AG4-HG-III、AG-5、WAG-Z群及双核丝核菌的AG-Ba群。其中AG1-IA是优势致病群,占分离菌株总数的38.46%,其次是WAG-Z和AG-5群,分别占26.92%及24.83%。AG4-HG-III群菌株是国内首次从罹病玉米植株上分离得到。自各融合群中选取代表性的菌株进行5.8  相似文献   
20.
核糖体基因簇在真菌系统学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真菌作为一个古老的生物类群 ,在生物的遗传、演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研究价值 ,真菌的系统学研究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核糖体基因簇以其特殊的组成结构和演化方式在研究真菌的系统演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 .核糖体基因簇的结构真菌的核糖体RNA基因簇既存在于细胞核内 ,又存在于线粒体中 ,由高度保守区和可变区组成 ,含有多个串联重复序列 ,每个重复序列包含 1 8S、5.8S、2 8SrDNA结构基因区及其间隔区域 (图 1 )。在染色体上这 3个基因的转录间隔区 (internallytranscribedspac ers,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