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北方旱作区沟垄二元覆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方旱作区降水稀少,水分不足是限制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沟垄二元覆盖技术可进一步提高降水的利用效率和作物生产水平,在国内外已备受关注.为深刻理解中国北方旱作区沟垄二元覆盖技术模式及研究进展,本文就沟垄二元覆盖技术的概念、研究现状、配套农机具、技术模式及其土壤生态与作物效应进行了综述;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典型旱作区沟垄二元覆盖技术模式的类型、作业操作及应用效果;科学评价不同沟垄二元覆盖技术下土壤与作物的生态效应;指出了目前沟垄二元覆盖技术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综合国内外沟垄集雨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及技术体系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1)建立适合北方不同旱作类型区及不同作物的垄沟比;2)重视土壤水分与温度、肥力等其他因子耦合性研究;3)探索最佳环保型覆盖材料;4)加强沟垄二元覆盖模式及体系的技术评价、技术推广与配套机具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2.
183.
为探讨4种喷雾助剂(强力源、穿导、激健、怀农特)对乙基多杀菌素和吡虫啉防治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 Trybom的减量增效作用,分别采用叶管药膜法和喷雾法,比较了4种喷雾助剂对两种药剂室内毒力增效作用和田间药效的减量效果。室内测定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LC50为0.05 mg/L,4种喷雾助剂对乙基多杀菌素的增效作用顺序依次为:强力源>穿导>激健>怀农特,增效比介于20.41%~61.22%之间。吡虫啉LC50为43.33 mg/L,4种喷雾助剂对吡虫啉的增效作用顺序依次为:强力源>怀农特>穿导>激健,增效比介于20.36%~47.95%之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强力源可使乙基多杀菌素减量30%,添加强力源和怀农特可使吡虫啉减量30%。其中,乙基多杀菌素减量20%添加强力源药后3 d对花蓟马的防效高达90.11%,较单剂显著提高14.97%,增效比为19.92%;药后7 d防效保持在63.04%。乙基多杀菌素推荐剂量减量20%添加强力源可推荐应用于防治花蓟马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84.
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为无囊膜的单股环状负链DNA病毒,病毒粒子直径约17~20nm,是迄今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PCV属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圆环病毒属成员[1].  相似文献   
185.
科学灌溉对植物种子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荒漠草原优良乡土植物沙芦草和牛枝子为对象,以充分灌溉为对照,探究不同生育时期亏缺灌溉对两种牧草种子生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亏缺灌溉下两种植物土壤含水率下降,其中沙芦草土壤含水率下降主要发生在0~60 cm土层,牛枝子土壤水分下降未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亏缺灌溉下沙芦草种子产量各构成因子差异均显著,开花期亏缺灌溉种子产量最高;牛枝子仅生殖枝数、小花数和荚果数差异显著,种子产量各处理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显示,沙芦草种子产量与生殖枝数(r=0.776)、小穗数(r=0.717)呈显著正相关;牛枝子花序数与生殖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r=-0.685),与小花数呈显著正相关(r=0.412)。与充分灌溉相比,亏缺灌溉下两种乡土植物种子生产耗水量减少,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其中,沙芦草开花期亏缺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最多(32.9%);牛枝子分枝期亏缺灌溉提高最多(27.4%)。因此,适当亏缺灌溉可以提高两种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从水分利用效率和种子产量来看,干旱区沙芦草和牛枝子种子人工繁育时可采取亏缺灌溉,适宜亏缺的生育期分别为开花期和分枝期。  相似文献   
186.
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动态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但其碳循环过程如何响应气候变化尚不明确。基于Biome-BGC模型和1958—2017年的气象观测资料,模拟了宁夏盐池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在4种不同气候情景下的碳储量变化。结果表明:(1)4种气候情景下,盐池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年均总碳储量在2.3208—2.3652 kg/m^2,土壤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94.03%,枯落物与植被碳储量分别占4.03%和1.94%。(2)近60 a间,基准情景下的土壤碳储量以每年0.0020 kg/m^2的速度累积,总碳储量呈波动性上升趋势。(3)植被、枯落物碳储量的年内变化与季节变化紧密相关,土壤碳储量在夏秋季较低,冬春较高。(4)单独的气温升高会导致土壤碳、植被碳及枯落物碳储量的略微降低,而单独降水波动增加会导致碳储量的明显增高,二者综合作用会导致碳储量的升高;此外,枯落物碳储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敏感,其次是植被碳储量,土壤碳储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敏感度最低。研究结果揭示了荒漠草原碳储量随不同气候变化情景的变化规律,可为地方政府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策略和生态恢复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7.
盐渍化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及土壤因子对AM真菌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卢鑫萍  杜茜  闫永利  马琨  王占军  蒋齐 《生态学报》2012,32(13):4071-4078
为探明盐渍化土壤影响下AM真菌与根际土壤间的关系,试验选取宁夏碱化龟裂土、草甸盐土、盐化灌淤土3种类型4个样地上典型植被群落,测定了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群落结构、AM真菌侵染率以及孢子密度。结果显示:盐渍化土壤根际微生物碳源利用类型显著不同,对芳香类化合物的代谢能力整体较弱;红寺堡草甸盐土上微生物优势群落为氨基酸代谢类群,惠农盐化灌淤土为多聚化合物代谢群,西大滩碱化龟裂土为碳水化合物代谢群。AM真菌孢子密度与微生物碳源代谢群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其中,惠农样点根际土壤孢子密度与多聚化合物微生物代谢群呈显著正相关,西大滩地区孢子密度与碳水化合物微生物代谢群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全盐、全氮、碱解氮等土壤肥力因子及土壤中的HCO-3、Na+、Cl-等盐基离子含量能解释AM真菌孢子密度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相互关系的大部分信息。较高的HCO-3浓度促进了AM真菌侵染率的提高,但高盐浓度下Na+和Cl-降低了菌根侵染率。土壤对AM真菌孢子密度、侵染率的影响因土壤盐分组成类型的不同而异。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AM真菌多样性,促进宁夏盐碱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8.
《生态学杂志》2012,23(2):363-368
为了探讨脱硫废弃物提高水稻抗盐碱的作用机制,采用盆栽法,研究脱硫废弃物对碱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总钙含量、Ca2+分布、细胞膜Ca2+-ATPase活性及活性氧含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 对照处理的细胞中钙颗粒零星分布于细胞壁和叶绿体中,添加脱硫废弃物和CaSO4处理的细胞质膜、细胞间隙、细胞壁和液泡中有大量的钙颗粒分布;随着脱硫废弃物和CaSO4添加量的增加,叶片总钙含量增加,质膜和液泡膜Ca2+-ATPase活性呈上升趋势,质膜透性、MDA含量和活性氧O2〖SX(B-*3〗-〖〗·〖SX)〗产生速率呈下降趋势,SOD、POD等保护酶活性升高.添加脱硫废弃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碱胁迫对水稻造成的细胞伤害,起主要作用的物质可能是其主要成分CaSO4.  相似文献   
189.
不同农业景观结构对麦蚜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紫华  石云  贺达汉  杭佳  赵映书  王颖 《生态学报》2010,30(23):6380-6388
研究表明农业景观结构的复杂性与害虫种群发生强度关系密切,然而在不同农业景观结构下研究麦蚜的发生、种群及寄生蜂的变化还不多。设计了不同的麦田景观结构,调查研究了不同麦田景观结构对麦蚜种群的影响。在简单与复杂两种农业景观结构下,分析了不同种类麦蚜的入田时间、入田量、种群增长率、种群密度及寄生性天敌的多样性与寄生率。结果表明:景观结构对不同种类麦蚜影响不同,但复杂农业景观下麦蚜迁飞入田时间都要晚于简单农业景观(连片种植)下的入田时间,复杂农业景观下有翅蚜的迁入量显著低于简单景观下有翅蚜的迁入量,并且复杂农业景观下麦蚜种群增长速率高于简单农业景观下的增长速率。不同种类麦蚜对景观结构的不同反应可能与形态学与生活史特征有关,两种不同农业景观结构下寄生性天敌的多样性与寄生率无显著差异。复杂景观结构下的麦蚜有翅蚜低的迁入量、高的增长速率可能与生境高度破碎化有关,其中与温室大棚塑料白色反光有的很大的影响。生境破碎化影响了麦蚜对寄主植物寻找以及天敌对猎物的寻找效应。  相似文献   
190.
以'96-D10'水稻品种为材料,测定了不同脱硫废弃物施用量下盐碱地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指标的变化,以探讨脱硫废弃物对水稻生长影响的生理机制及脱硫废弃物对盐碱地改良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脱硫废弃物施用量的增加,水稻各生育期叶片和根系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质膜相对透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t/hm2脱硫废弃物施用量处理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抗氧化保护酶的活性最高,而活性氧的含量和膜脂过氧化作用最低.研究发现,施用22.5 t/hm2脱硫废弃物能够显著提高盐碱地水稻植株不同生育期保护酶活性,减少体内活性氧过量累积,从而增强其耐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