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5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8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71.
瑞典河漫滩草甸植被的数量分类和排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目前各国学者广泛使用的一些数量分类和排序方法对瑞典河漫滩草甸样地资料进行了分类和排序。所用的方法包括多元等级聚合分类(TABORD程序),多元等级分划分类(TWINSPAN程序),PCA排序(ORDINA程序),RA和DCA排序(DECORANA程序)。研究结果表明可以把28个样地分为6个群落类型,它们的分布格局是与土壤水分梯度密切相关的。此外本文还对数量分类和排序方法在植物群落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所用方法的比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2.
我国西藏的菲氏麂(Muntiacus fea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菲氏麂数量稀少,至今对它仍很少了解。Leonardo Fea于1887年3月27日在缅甸的丹那沙林(Tenasserin)山区采集到1头雄性菲氏麂后,Thomas和Doria于1889年首次作了极其简单的报道;1892年Thomas根据这件标本又作了较详细的描述。直至1977年,Grubb才对一直保存在意大利热亚那自然博物馆的头骨进行了详细报道。1914年,Gairdner在丹那沙地区又获得1张菲氏麂皮,那是被豹咬死后又被当地居民吃剩的残皮,这是第二次记录。第三次记录是Sokolov(1957)报道他于1956年7月15日,在我国云南省南部的金平县和屏边县附近得到的1张不完整的皮。  相似文献   
73.
食虫蝙蝠依靠发射超声讯号并收听其回声来感知周围环境。Griffin(1944)将此过程命名为“回声定位”(Echolocation)。测定这种“回声定位”能力,通常都采用障碍物回避试验法(Griffin,1944,1974;Suga,1969;Jen,1980),即让蝙蝠在静止不动的细丝阵列之间飞行,记录碰撞和回避障碍物的次数,以判断蝙蝠“回声定位”能力的有无和高低。Jell与 McCarty(1978)发展了这一方法,让蝙蝠在障碍物间捕食飞行,并比较观察,发现蝙蝠能有效地回避障碍目标。了解自然界中以捕食昆虫为生的蝙蝠,在其捕食过程中,如何回避障碍物这个问题,对研究食虫蝙蝠的“回声定位”机制是有意义的。本文以鲁氏菊头蝠(Rhinolophus rouxi)为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4.
齿膌茎小蒜 Allium inutile Makino in Bot.Mag.Tokyo 12:104.1898.--Nothoscordum inutile(Makino) Kitamura in Bot.Mag.Tokyo 59:35. 1946.  相似文献   
75.
人工饲养条件下蜡皮蜥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3 年 5 月~ 2004 年 5 月, 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观察法对人工饲养条件下蜡皮蜥(Leiolepis reevesii) 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昼间不同天气下蜡皮蜥行为时间分配中, 休息行为占有绝对的比例, 其次为运动、晒太阳、警戒、摄食和其他行为。晴天其休息、运动和晒太阳行为分别占 94 73%±0 01%、3 24%±0 01%和 1 56%±0 01%, 而阴天休息、运动和晒太阳分别占97 03%±0 02%、1 31%±0 01%、0 89%±0 01%。晴天和阴天蜡皮蜥的运动、警戒、休息和晒太阳等行为在时间分配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5); 雄、雌和亚成体的行为时间分配上, 只有雌雄之间的警戒行为存在差异性 (P<0 05)。在活动节律方面, 晴天和阴天蜡皮蜥只有在行为发生的起始和持续时间上有差异, 晴天其晒太阳的高峰期在10:00~11:00, 运动高峰期在11:00~14:00, 休息低谷期在10:00~13:00, 而阴天晒太阳的高峰期出现在11:00~12:00、运动高峰期11:00~15:00, 其休息未表现出明显的低谷。  相似文献   
76.
采用HPLC-UV和LC-MS方法相结合测定分析了海柯皂苷元在蒺藜总皂苷灌胃Sprague-Dawley(SD)大鼠体内不同器官组织分布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大鼠胃肠中蒺藜总皂苷中有部分海柯皂苷水解为海柯皂苷元;在从6到32 h灌胃蒺藜总皂苷的大鼠肝脏中可检测到海柯皂苷元的存在,证明有一定量海柯皂苷元从大鼠胃肠道吸收进入体内;对于海柯皂苷元检测,API-MS检测方法较UV方法有更高的灵敏度,且有好的专属性。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以单细胞真核生物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作为实验材料以抗肿瘤药物高三尖杉脂碱(Homoharringtonine,HHT)、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9α-Fluo-ro-16α-methylprednisolone,Dex)和抗生素类药物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诱导嗜热四膜虫凋亡并研究其细胞凋亡过程的生物化学特性。结果表明抗肿瘤药物及抗生素类药物均不能明显地诱导嗜热四膜虫细胞凋亡。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含一定量的Ca~(2 )、Mg~(2 )离子时能诱导嗜热四膜虫发生凋亡。作者认为诱导嗜热四膜虫凋亡过程可能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诱导鼠胸腺细胞凋亡的机制是类似的,嗜热四膜虫与胸腺细胞的凋亡过程可能同样被Ca~(2 )、Mg~(2 )离子依赖性的核酸内切酶的活化机制所控制着。  相似文献   
78.
植物微管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有关植物微管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已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文章就植物就这一问题的一些研究进展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9.
试管棉纤维发育中IAA氧化酶和POD活性的变化(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管棉纤维发育过程中,IAA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离子型与壁结合的酶活性和纤维细胞的伸长呈负相关,可溶性酶的活性总趋势和离子型的一致。  相似文献   
80.
贺兰山林区马麝隔离种群的生存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贺兰山林区是一个孤立的“林岛”,区内马麝总数量估计为183 ̄227头,主要零星地分布于陡林中,已牌濒危状态。1980年以前马麝种群衰退的主要原因是灌木林的急剧减少,1980年以后种群衰退的主要原因则是钢丝套偷猎。建立严厉的“奖励制度”,严格控制放牧区是拯求贺兰山马麝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