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4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第十三届国际生化大会于1985年8月25日至30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市举行。来自62个国家地区的4000多名生化工作者参加了大会,较三年前在澳大利亚帕思市召开的第十二届大会增加一倍多。从六个大会报告来看,与生物膜直接有关的有两个:1.英国Radda的从线粒体到人──用核磁共振(NMR)研究细胞水平的生物能学;2.美国Koshland的“对化学信号进行信息加工的元件”。这次大会展出科学板报共2700多份,其中与生物膜、生物能直接有关的约占20%,这都反映生物膜研究  相似文献   
12.
江豚耳蜗切片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自己组装的微型机图象系统上,实现了对生物组织连续切片的三维重建。重建结果以灰度阴影方式在彩色显示器上显示,并可在打印机上以多灰度等级方式打印输出。结合一例江豚内耳的连续切片,对其耳蜗骨迷路部份进行了三维重建。并将重建结果以动态形式在显示器上转动,以便观察其各个侧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用电镜观察了经受诱导作用之后胚胎细胞的冷冻蚀刻复型膜。和未经诱导作用的对照组比较,早期和中期神经胚的神经上皮细胞以及经过豚鼠骨髓粗提液(BME)——一种有效的异源中胚层诱导物——处理过的早期原肠胚外胚层,它们的间隙连接都处于活跃的动态状态。用图像分析仪测得的间隙连接连接子的排列密度,指出经受过诱导作用的三组分别和未经受诱导作用的对照组比较,计算求出P值,神经上皮两组和对照组的差别为非常显著,BME处理过的细胞和对照组的差别为显著。结合对照组与诱导后胚胎细胞间隙连接连接子的变化讨论了它们在信息传递上可能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微波在工业、国防、广播通讯、医疗、家庭生活等方面广泛的应用,它已成为人们生活的环境因素,所以微波的效应、允许剂量等研究受到重视;医学家生物学家还努力探索利用微波的热效应作为治疗肿瘤辅助手段,和作为雄性避孕的新方法。本实验通过电镜观察了用2450MHz,功率密度为30—32毫瓦/平方厘米微波照射小白鼠睾丸,研究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的损伤和恢复规律,探讨微波作为雄性避孕方法的可能性,并为研究允许剂量和非热效应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5.
测定RNA序列的化学裂解直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Peattie在Maxam和Gilbert的DNA化学裂解序列测定直读法的基础上,建立了RNA的化学裂解直读法。该法利用几种不同化学试剂,在~(32)P末端标记的RNA链上进行碱基特异性的、限制性的修饰。经苯胺作用后,RNA分子在修饰部位断裂。凝胶电泳分离和放射自显影后,可以从G.A>G、C>U和U四组区带上直接读出RNA的序列。该法快速、微量、不需特殊酶试剂。不受被测RNA二级结构影响,因而比较准确,现已逐  相似文献   
16.
Ⅱ.对精子发生过程影响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正> 我们实验室曾报道,用胆酸盐透析法将猪心线粒体H~+-ATP酶嵌入大豆磷脂脂质体形成脂酶体时,透析液中Mg~(2+)的存在会降低脂酶体的膜脂流动性,并明显提高重建H~+-ATP酶的活性以及对寡霉素或DCCD的敏感性,因而推论Mg~(2+)的作用很可能是通过改变膜脂的物理状态,形成了维持H~+-ATP酶较高活性的合适构象。但共确切的作用机制仍  相似文献   
18.
 <正> 1958年,Morton和Crane等人从酵母和牛心线粒体中分离出一种非蛋白质的黄色结晶物质,并确定了这种物质的化学结构为2,3-二甲氧基-5-甲基-6-(异戊烯基)_(10)-1,4-苯醌。随后,Crane和Gloor等人又从动物、植物和细菌中分离出几种类似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差别仅在于长侧链中异戊烯结构单元数目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类脂过氧化对竹红菌甲素引起膜蛋白光敏交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丙二醛与红细胞膜温育后所形成的交联。当丙二醛浓度在5×10~-4mol/L以上时,膜蛋白发生交联,并且在460nm处有荧光特征峰出现。而甲素光敏所致膜蛋白的交联,在460nm处没有荧光峰,光敏所产生的内源丙二醛量很少,不足以引起红细胞膜反应形成交联。我们还研究了BHT和Vit E两种抗氧化剂对甲素光敏作用的影响。BHT能抑制类脂过氧化,不能抑制膜蛋白巯基的变化和膜蛋白的交联。而Vit E仅不能抑制膜蛋白的交联。以上结果均说明甲素光敏所致膜类脂过氧化是不参与膜蛋白交联的。  相似文献   
20.
虽然所有細胞最后都要衰老和死亡,但无容諱言,有关細胞衰老变化的情形所知很少,同时也很少用现代的細胞学和細胞化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过,現仅简单地把其中一部分知識綜合报导于下。 1.細胞的衰老和死亡与有机体的衰老和死亡的关系细胞的衰老和有机体的衰老虽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并不是同样一回事,生活着的有机体在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