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研究了大鼠卵巢黄体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与促黄体激素受体(LHR)的表达关系及调节. 在动情周期中, LHR阳性黄体能表达高水平的IGF-ⅠR mRNA. 动情期黄体的LHR表达水平降低, 而IGF-ⅠR表达仍较高. 假孕第1天黄体中LHR表达较低,第8天达最高水平, 第14天表达已降低到检测不到的程度. 与LHR表达不同, 在第1天假孕黄体中IGF-ⅠR的表达已较高, 此后至第14天在黄体中均检测到IGF-ⅠR信号. 孕鼠黄体同时表达LHR 和IGF-ⅠR mRNA. IGF-Ⅰ刺激LHR mRNA在黄体中的表达. 前列腺素(PG)F抑制IGF-ⅠR和LHR的表达. PGE2能消除PGF对IGF-ⅠR和LHR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 上述结果提示:IGF-Ⅰ可能通过其受体的表达变化参与调节黄体功能、维持黄体结构. PGF抑制IGF-ⅠR的表达可能是黄体萎缩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2.
罗文祥  祝诚 《中国科学C辑》2000,30(3):294-299
研究了IGF-Ⅰ、IGF结合蛋白-2(IGFBP-2)和促黄体激素受体(LHR)mRNA在卵泡闭锁过程中的表达及调节.给26日龄大鼠注射15 IU PMSG,经检测,证实PMSG处理48 h后,一些小窦状卵泡的颗粒细胞已发生凋亡;96 h在排卵前卵泡中已可检测到凋亡细胞;120 h大多数的排卵前卵泡中均出现大量的凋亡细胞.48~120 h IGF-Ⅰ主要在窦前卵泡和小窦状卵泡表达;48与96 h,窦前与窦状卵泡的膜细胞均表达高水平的IGFBP-2.在48 h,颗粒细胞中有LHR的强信号,但在96和120 h,颗粒细胞的LHR表达减弱(P<0.001).表皮生长因子(EGF)和IGF-Ⅰ均抑制窦前和窦状卵泡颗粒细胞凋亡.同时观察到EGF促进IGF-Ⅰ mRNA表达,IGF-Ⅰ刺激排卵前卵泡表达LHR mRNA.上述结果表明,各级卵泡的闭锁可能均受EGF和IGF-Ⅰ相互作用的调节.  相似文献   
33.
经雌激素拮抗剂-羟泰米酚处理后的怀孕小鼠,胚泡着床受到明显抑制;同时,着床前子宫细 胞质雌二醇受体和孕酮受体明显减少,细胞核受体明显增加;拮抗剂还使血清雌激素和孕酮含量显 著降低。结果表明:羟泰米酚的抗着床作用效应与子宫雌二醇受体和孕酮受体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 可能是有密切关系的。  相似文献   
34.
李明文  刘辉 《动物学报》1997,43(1):80-84
用焦锑酸钾原位定位法、膜结合Ca^2+荧光探针金霉素标记法,分别在电镜和光镜水平对小鼠卵成熟和卵受精过程中结合态Ca^2+的分布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1)Ca^2+分布于线粒体、胞质、内质网囊泡、微绒毛和透明带等部位,其中以线粒体基质中分布密度为最大;2)减数分裂I中、后期于纺锤体极区结合有较多的Ca^2+;3)生发泡、纺锤体和原核内膜结合态Ca^2+含量很少,但纺锤体和原核周围分布较多;4)  相似文献   
35.
试验选用电融合法研究小鼠睾丸球形精子细胞带下受精及糖核在卵胞质内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DC:3700~3800V/cm,25μs的电场强度,在此前后各维持1MHz,50V/cm的交流电,是球形精子细胞-卵母细胞对(RS-O)融合的理想电场强度,总存活率、融合率和2PN发育率分别为89.0%(575/646),61.9%(356/575)和49.2%(175/356).电融合液中Ca 2+浓度对RS-O的存活率、融合率和发育率均无显著影响.注射hCG后14~16h的卵母细胞构建的RS-O的2PN发育率显著高于其它卵龄组.精核在融合后0~4h,其体积无明显变化,致密度逐渐降低,无明显的核仁形成;4~8h后,32.6%(57/175)的精核膨大形成与雌原核相近大小的雄原核;67.4%(118/17)的精核不能充分膨大,形成较小的雄原核,但其可与雌原核结合.192枚受精卵移植后,共产仔鼠12只(世界第2批),产仔率为6.3%(12/192).  相似文献   
36.
用生化测定法首次证实豚鼠精子质膜Ca2+-ATPase活性在精子获能和顶体反应过程中显著下降.Ca2+-ATPase抑制剂利尿酸(ethacrynic acid)抑制质膜Ca2+-ATPase活性,但钙调素(50μg/mL)的拮抗剂三氟拉嗪(TFP,200~500μmol/L)对该酶活性没有影响,说明钙调素不直接参与精子依赖于ATP的Ca2+的主动泵出.但钙调素与精子的Ca2+内流有关,钙调素拮抗剂TFP显著促进精子顶体反应和精子对Ca2+的摄入.Ca2+-ATPase抑制剂栎皮酮(quercetin)、原钒酸钠(sodiumorthovandate)、利尿磺胺(furosemide)和利尿酸均显著促进豚鼠精子的顶体反应,但却抑制精子对Ca2+的摄入,这无法用它们对质膜Ca2+-ATPase活性的抑制作用解释.推测这可能是由于Ca2+-ATPase抑制剂在抑制质膜Ca2+-ATPase活性的同时也抑制了顶体外膜或线粒体外膜上的该酶的活性,导致Ca2+在细胞质内的积累,进而通过负反馈机制抑制Ca2+进一步内流所致.另外,Ca2+-ATPase抑制剂对糖酵解的抑制作用也可能是Ca2+在细胞质中积累和抑制精子Ca2+摄入的原因.  相似文献   
37.
兔胚泡肽合成片段及其与着床有关的生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咏清  陈幼珍 《生理学报》1997,49(5):562-568
本研究测定了兔胚泡肽(RBP2)的氨基酸序列,它由54个氨基酸组成,其序列的第4位氨基酸至第34位氨基酸与兔子宫珠蛋白N端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用计算机软件系统模拟分析,从54个氨基酸中选取了抗原性最高的一段氨基酸(aa20-aa34),然后人工合成了含有15个氨基酸的小肽片段(SPF)。研究表明:用溴脱氧尿嘧啶掺入淋巴细胞的方法测定了SPF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当浓度范围在80μg/ml至320μ  相似文献   
38.
E-钙粘素是在胚胎发育中最早表达的分子之一,它可以与Catenin家族成员形成钙粘素/Catenin复合物参与多种细胞功能,对于胚胎植入和胎盘发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RT-PCR、免疫组织化学、细胞粘附分析等方法,在人正常妊娠和输卵管妊娠母胎界面上,发现E-钙粘素主要定位于绒毛细胞滋养层细胞和滋养层细胞柱,从滋养层细胞柱近端向远端,其蛋白质水平逐渐降低.正常胎盘组织中E-钙粘素水平在妊娠早期较高,妊娠中期直至分娩期均维持低水平.在体外培养的人正常胎盘细胞滋养层细胞系(NPC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显著上调E-钙粘素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同时,TGFβ1促进NPC细胞之间的粘附.上述结果表明,胎盘中存在E-钙粘素的旁分泌调节机制,E-钙粘素可通过调节滋养层细胞粘附而参与细胞侵润的有节制调控.  相似文献   
39.
当世界文明进入21世纪之时,科学技术正以空前的速度将人类带入数字和信息化的新时代;但是,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人类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人口增长、资源不足、环境恶化三者相互影响,并呈恶性循环,而人口问题无疑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应深入进行人口安全、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的基础研究。当前,生殖健康已发展成为一门新的综合性的“大科学”,而生殖健康的核心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主要依靠落实节育措施来保证。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和生…  相似文献   
40.
孕酮对人早孕子宫蜕膜细胞活性肾素分泌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an JS  Guo LH  Liu J  Wang H 《生理学报》1999,(2):211-218
子宫蜕膜是肾素产生的主要部位,肾素包括活性与非活性肾素,活性肾素可使血管紧张素原水解生成血管紧张素Ⅰ,继而调节血管紧张素Ⅱ的表达。实验表明:(1)妊娠早期(孕5~9周),人子宫蜕膜活性肾素的含量随妊娠周龄增加而升高,孕8周时可达6337±1284AⅠng/gww·h-1;(2)早孕子宫蜕膜组织活性肾素占总肾素量的1/4;(3)孕酮可调节蜕膜细胞活性肾素的合成与分泌。人早孕子宫蜕膜组织中存在高水平的活性肾素,性类固醇激素可调节蜕膜细胞活性肾素的表达,可以认为,子宫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妊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