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7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通过田间诱蛾试验发现,在北京郊区Z7-12:Ac+Z9-14:Ac(1:1)对瘦连纹夜蛾和黑点委夜蛾有引诱作用;Z9-14:Ac对朽木夜蛾和标俚夜蛾有引诱作用;Z7-12:Ac+Z11-16:OH(4:1)对陌夜蛾有引诱作用;而Z7-12:Ac+Z9-14:Ac+Z11-16:OH(3:1:1)是宽胫夜蛾的性诱剂。其中,标俚夜蛾、陌夜蛾和宽胫夜蛾性诱剂均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42.
皖南淡水虾类的研究(软甲纲:十足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43.
海南坡鹿围栏种群动态与食物资源关系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延龄  李善元 《兽类学报》1993,13(3):161-165
1986年海南省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境内设立面积为95公顷的围栏,将86只海南坡鹿分隔成一个孤立的种群。经过3个繁殖年度,种群发展到158只。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坡鹿采食植物的种类密度、高度和频率均明显减少,而坡鹿不食的植物种类则明显增加。种群出生率和年度增长率随种群数量增加而逐年降低,而种群死亡率却有增加趋势。种群密度过高产生的拥挤效应和食物资源不足是造成种群出生率和年度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就保护区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4.
生态工程中食物链组合的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中伟  李典谟 《生态学报》1993,13(4):342-347
本文研究了一个用于治理水体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生态工程,应用环分析方法对工程中的食物链的组合进行了分析。在这里,贝类被用于清除过量的藻类;种植水生植物改变营养的流转途径并且放养食植性鱼类,通过捕捞鱼和贝,使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盐沿着从藻类到贝类和从水生植物到食植性鱼类两条途径由水体生态系统中输出,应用环分析的手段,可以调整生态工程中食物链的组合结构,使整个生态工程具有某种特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45.
Jolly-Seber法对大仓鼠和黑线仓鼠种群若干参数的估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知彬  朱靖  杨荷芳 《生态学报》1993,13(2):115-120
本文利用Jolly-Seber法估算了1986和1988年河北省饶阳县大仓鼠和黑线仓鼠的种群大小、存留率等参数。结果表明,大仓鼠的存留率比黑线仓鼠小,而且和密度负相关。大仓鼠和黑线仓鼠对铁丝活捕笼均不存在非等捕性。该方法对大仓鼠和黑线仓鼠种群参数估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6.
巨噬细胞激活及钙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TG诱发的小鼠腹腔渗出液的巨噬细胞及人的巨噬细胞样细胞株U937受PAF(100ng ml).Zymosan A(0.25mg ml).Can A(50μg ml)LPS(1μg ml)等作用后.能引起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增加,巨噬细胞内酸性磷酸酶增多,细胞骨架更为舒展、丰满.胞内游离Ca~(2-)的增加是由于胞内钙库的释放与胞外钙的内流.上述困子作用后,可使巨噬细胞产生呼吸爆发.其中.Zymosan A的作用尤为强烈.同时还出现胞膜流动性的降低、当胞外环境中有Ca~(2-)时.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以上提示:在巨噬细胞的激活中Ca~(2-)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中国新叶蚜属研究及新种记述:(同翅目:斑蚜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系统整理了我国新叶蚜属Neophy llaphis Takahashi,1920标本,共有2种,其一为新种。给出中国的分种检索表。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新叶蚜属Neophy llaphis Takahashi,1920 Neophy llaphis Takahashi,1920,Can.Ent.52:20模式种Neophy llaphis podocarpi Takahashi,1920.  相似文献   
48.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羚牛的容纳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南坡的中段 ,1998~ 1999年冬季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 ,测定了保护区内羚牛秦岭亚种 (Budorcastaxicolorbedfordi) 10种栖息地类型的单位面积食物资源量和含有的能量 ,估计了越冬区可以利用的总能量。结果表明 ,羚牛越冬区提供的可供羚牛和其它草食动物利用的能量为 (9 877±5 173)× 10 12 J,每只羚牛平均每天需要的能量为 2 6 4 8± 11 88kJ ,整个冬季需要的能量为 4 82 0± 2 16 3× 10 6J ,保护区的羚牛容纳量为 2 0 4 9± 10 37只。考虑到羚牛对空间的需求、保持最佳繁殖状态、其它草食动物种群的需求和保护当地植被等因素 ,建议保护区将羚牛种群的数量控制在 10 0 0只左右.  相似文献   
49.
本文用LN及含其活性位点序列的合成肽段cYIGSR和RGDS对小鼠EPC细胞与LN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成肽段cYIGSR和RGDS能促进EPC粘附并具协同效应。cYIGSR还能促进EPC扩展与次生TGCs迁移。LNA链上RGD和B_1链上YIGSR两个活性位点协同地参与了LN对EPC的粘附、扩展以及次生TGCs的迁移的促进作用。cY R合用不能完全竞争性抑制EPC与LN的结合,说明还有其他作用位点存在。  相似文献   
50.
黄瑶  吴乃虎   《生物工程学报》1996,12(2):119-123
以小米(Setaria italica)为材料,克隆了含有叶绿体psbA基因的2.2kb EcoRⅠ片段,测定了该基因5'末端非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序列分析显示psbA基因5'末端非编码区存在着与原核类似的启动子结构,其“-10”区的序列为TATACT,与原核生物“-10”共有基序(Consensus motif)仅相差一个核苷酸;其“-35”区的序列为TTGACA,与原核生物“-35”共有基序完全相同。另外,在“-10”区和“-35”区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类似真核启动子结构的“TATATA”保守序列。这些结果表明小米psbA基因的启动子既具有原核的特征又具有真核的特征。小米psbA基因的mRNA前导序列长87bp,与高粱完全一致,而比水稻多出了“CTATTTT”7个核苷酸,比小麦、大麦和黑麦多出了“TTTT”4个核苷酸。因此推测在禾本科的C_3和C_4植物之间,psbA基因mRNA前导序列区的差异可能具有普遍性。计算机分析结果显示,以上6种植物的psbA基因mRNA前导序列区内均能形成小的茎环结构,而且这段“CTATTTT”额外序列恰好位于茎环结构中,造成了6种植物间茎环大小的差异。这一小的二级结构可能对psbA基因的表达调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