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是细胞内一类重要的Ser/Thr激酶,调控多种生命活动的信号转导过程,目前已发现了至少11种亚型,其结构有一定的保守性而又有所差别,导致其功能和调控的多样性。新合成的PKC一般需要经历活化茎环(Activation-loop,A-loop)、转角模体(Turn motif,TM)以及疏水模体(hydrophobic motif,HM)的程序性磷酸化过程才能成熟,获得进一步活化的功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PKC的程序性磷酸化成熟以及活化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62.
O-连接的β-N-乙酰葡糖胺(O-GlcNAc)修饰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浆和细胞核蛋白质丝/苏氨酸上的动态、可逆的翻译后修饰. 这种修饰与经典的糖基化不同而类似于磷酸化修饰,它在生命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O-GlcNAc修饰作为潜在的营养感受器,可以调节转录、代谢等众多细胞进程,并与癌症等人类重大疾病密切相关. 本文主要综述了O-GlcNAc修饰与肿瘤形成和转移的关系,并对O-GlcNAc促进肿瘤形成与转移的潜在分子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3.
作者利用化学与生物活性相集成的筛选方法,从采自黄河三角洲地区——东营黄河口的梭鱼Chelon haematocheilus的内脏中分离鉴定了1株耐盐真菌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 OUCMDZ-1925,其发酵产物具有抗枯草芽孢杆菌活性。进一步采用色谱分离、波谱鉴定,从其固体发酵(大米培养基)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即右旋丁内酯I(1)、丁内酯IV(2)、丁内酯II(3)、丁内酯III(4)和3,5,6-三甲基-2,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5)。并发现化合物1–3和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51650)有强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31μg/mL,阳性对照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16μg/mL),化合物1和2对产气杆菌(ATCC13408)以及化合物1和3对枯草芽孢杆菌(ATCC93151)有中等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25μg/mL和12.50μg/mL,阳性对照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25μg/mL和5.0μg/mL),化合物1–5对大肠杆菌(ATCC25922)以及化合物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51650)有弱的抑制活性,且化合物1的产量高,达2.5g/kg,为其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药源。  相似文献   
64.
目的:新型琼胶酶基因的筛选。方法:根据α-琼胶酶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设计了兼并引物,利用兼并PCR对所筛选到的琼胶酶产生菌株进行筛选,阳性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测定并构建了进化树。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Site-finding PCR获得目的基因的上下游序列,经过拼接获得全长的目的基因序列,并利用Blast对其进行分析。将目的基因插入pET 24a(+)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利用平板水解圈初步鉴定了重组酶的性质,并利用DNS法检测了重组酶发酵上清液的酶活。结果:获得了一株疑似α-琼胶酶产生菌株,16s rDNA序列鉴定显示为Thalassomonas sp.,命名为Thalassomonas sp.LD5。获得了一个新的基因,命名为agaD。agaD开放阅读框长4401 bp,编码1466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158.8kDa。序列分析表明,agaD编码的蛋白AgaD与已有的两种α-琼胶酶的相似性分别为89%和77%。重组AgaD经诱导后可以直接降解琼胶平板产生水解圈,其发酵上清液酶活为0.2 U.ml-1,说明该蛋白为琼胶酶。结论: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分离出新的琼胶酶基因,该基因的发现为活性寡糖的制备提供了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65.
许多致病菌的致病机制依赖于群体感应系统的调控,经实验证明群体感应系统突变或缺失的菌株致病能力显著下降,筛选高效的群体感应抑制剂有望成为解决细菌感染以及细菌耐药性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从海洋软体动物体内分离海洋真菌69株,发酵液粗提物经QSIS2 (Quorum Sensing Inhibitor Selector 2) 筛选模型和紫色杆菌CV026指示菌株筛选后得到编号QY013的粗提物具有群体感应抑制活性,进一步实验表明该粗提物能够显著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调控的毒力因子绿脓菌素的产量,以及紫色杆菌群体感应调控的紫色菌素的产量,且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对细菌生长不产生影响。形态学特征和18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菌株QY013为Penicillium属。文中筛选到一株具有细菌群体感应抑制活性的海洋来源真菌,其发酵液粗提物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可用于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66.
从海洋真菌根霉2-PDA-61中共发现6个已知化合物,其中包括2个细胞毒活性的环五肽(1和2)和4个苯的衍生物(3~6)。通过波谱学数据分析和与已知化合物数据比较,这些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malformin C(1)、malformin A1(2)、2,5-二羟基苯乙酸甲酯(3)、对羟基苯乙醇(4)、对甲基苯乙醇(5)和对苯二甲醚(6)。化合物1和2对P388细胞系表现出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分别为1.8μM和4.2μM。  相似文献   
67.
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二酮哌嗪类化合物(Diketopiperazines,DKPs)的特征结构是由两个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成的环二肽(Cyclic dipeptides),稳定的六元环骨架结构使DKPs在药物化学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药效团,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与药理活性,日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DKPs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与酶学机理的认识不断深入,DKPs中氨基酸缩合的分子机制主要有两种: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ases,NRPSs)途径和环二肽合成酶(Cycliodipeptide synthases,CDPSs)途径。本文就近年来DKPs的生物合成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8.
Hsp90作为热休克蛋白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是一种对细胞生存所必需的分子伴侣,它发挥着稳定顾客蛋白构象、维持其功能的作用。许多顾客蛋白在肿瘤中处于过度表达或持续激活状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Hsp90在近年的研究中倍受关注,已经发展为抗肿瘤治疗的良好靶点,目前已经有多个Hsp90抑制剂进入临床实验。近年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已取得明显成果,针对多种癌症已获得了多个用于靶向治疗的单克隆抗体或小分子化学物质,如用于治疗某些HER2阳性乳腺癌的曲妥珠单抗、用于治疗NSCLC的吉非替尼等。然而随着这些药物的应用,肿瘤耐药性不可避免的产生。多方面研究表明Hsp90抑制剂会引起与耐药相关的多个分子的降解,提示其在拮抗耐药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Hsp90分子抑制剂在拮抗肿瘤耐药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9.
70.
多糖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化学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多糖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其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关系对于新药的研发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多糖结构与其三大活性抗肿瘤、抗病毒、抗凝血的角度,具体阐述多糖的结构如主链结构、取代基修饰、分子量、聚合度等对生物功能的影响,为定向合成设计糖类药物和先导化合物的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