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胡佳君  张波 《菌物学报》2023,42(1):143-159
广义金钱菌属分布广泛,物种多样性丰富,包括了许多具有食药用价值的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和科研价值,但我国对该类真菌的关注较少。本文回顾了金钱菌属的建立与发展历程,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应用于该类真菌后其系统学的变化过程;介绍了欧洲与北美地区对栎裸脚伞复合群物种的区分过程;总结了广义金钱菌属真菌在生物防治和药用功效及化学成分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还发现了各地对广义金钱菌属真菌的分类学研究水平差异较大,各地区研究水平不均衡和分子系统学研究不完善等问题,所以我国亟需对该类真菌资源调查与挖掘,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22.
研究气候变化下物种适生区的分布格局与变迁,对于物种的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选取柴胡(Bupleurum chinense)与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在中国地域内的381个有效分布点和36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模拟当前以及未来(2050和2070年)两种气候情景下(RCP4.5和RCP8.5)其适生区的分布格局,并分析了制约其适生区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影响柴胡适生区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为最湿月份降水量、最干季度平均温度以及海拔。影响狭叶柴胡适生区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为最湿月份降水量、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以及海拔;(2)当前气候条件下,柴胡适生区总面积为1.4755×106km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37%,中、高度适生区主要分布在陕西南部、山西东部、甘肃东南部、山东中部、河北中西部等地;狭叶柴胡适生区总面积为1.8034×106km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8.78%,中、高度适生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西部和东部、内...  相似文献   
223.
大兴安岭森林草原过渡带是大兴安岭森林与呼伦贝尔草原接壤的关键区域。由于过渡带本身的脆弱性,气候变化和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的干扰导致区域内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发生剧烈变化。然而,气候变化和放牧双重作用对森林草原过渡带草地植物群落动态影响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以内蒙古陈巴尔虎旗森林草原过渡带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08、2009、2010和2019年沿着草甸草原—森林草原过渡区域—林间草地—森林的梯度进行野外调查,对比分析11年间受气候变化和过度放牧的双重干扰下,该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Raunkiear生活型功能群、牧草饲用价值以及群落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与2008—2010年均值相比,2019年植物物种数量明显下降,其中禾本科牧草减少10余种;植物Raunkiear生活型功能群组成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一、二年生植物物种数增加4%,地面芽植物降低8%;牧草饲用价值中优等牧草所占比例下降5%,劣等牧草比例增加7%;总地上生物量显著下降35%。在过渡带各区段中,草甸草原群落结构和功能受气候和过度放牧影响更加明显。与2008—2010年均值相比,2019年草甸草原群落物种丰富度降低...  相似文献   
224.
蝗虫是最重要的全球农牧业害虫之一,其灾害不仅强烈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还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蝗虫食性杂、适应性强、聚集为害等特点使其可持续治理成为一项复杂而长期的艰巨工作。本文从蝗虫灾变发生规律、影响因素(自身因素、非生物和生物因素)以及当前有效防控方法与技术进行综述,并从蝗虫种群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其有效防控的理论与技术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将来蝗虫发生的内在机制研究以及对其进行绿色防控技术探索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25.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和人类活动影响,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保护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蝴蝶作为开花植物的传粉媒介和生态环境监测及评价的关键指示者,其多样性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境状况,因此,有必要清晰认识不同生境中的蝴蝶多样性变化。为明确松嫩平原蝴蝶资源和不同生境的群落多样性差异,采用样线法于2016年5月-2018年8月对松嫩平原的割草草地、湿地、农田、放牧利用草地及恢复草地共五种生境类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调查共记录蝴蝶5108头,隶属于6科21属26种,其中牧女珍眼蝶(Coenonympha amaryllis)和红珠灰蝶(Plebejus argyrognomon)为优势种类,分别占蝴蝶个体总数的25.61%和31.66%,且在五种生境类型中均有分布。不同生境类型中,蝴蝶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无明显差异,而恢复草地生境的蝴蝶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较高,优势度指数较低。农田生境中的蝴蝶个体数量较少,且群落组成与其他四种生境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五种生境类型中的蝴蝶数量和多样性均呈现一定的月动态和年动态变化趋势。除湿地和农田外,其余三种生境中蝴蝶物种和个体数量从5月到8月均持续升高。四种生境的蝴蝶物种数量、个体数量(除农田外)在2018年均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物种丰富度指数等指标的月动态和年动态在不同生境类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些结果表明,生境类型和人类活动与蝴蝶多样性变化关系密切,表现为单一生境中蝴蝶多样性较低,复杂生境有利于保护蝴蝶多样性。本研究有助于厘清松嫩平原蝴蝶资源的基础数据,并为该地区蝴蝶多样性保护和利用及评估该区域生态环境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26.
依据研究型实验教学的特点及混合式教学的相关理论,探索将“五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实验教学,并以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为例,重点论述该“五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即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及实验设计,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讨论,之后进行开放式实验实施,最后以课堂展示及课后总结的形式进行实验反思。进一步分析该模式的实施效果,探讨其优势及不足,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类课程中的应用提供借鉴,以期更好地达成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及创新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27.
描述了采自长白山永青电站的蓝藻门新植物灰白伪枝藻(Scytonema cineraceum C.L.Zhou et Xiao, sp. nov.), 其原植体丛生,垫状,近半球形,灰褐色。蓝藻门新植物岩生蓝柄藻(Cyanostylon rupestris L .H.Lü et Xiao, sp. nov.),采自吉林省集安市五女峰,植物团块为较柔软的胶质小皮壳状堆积体,棕黄色或棕红色。  相似文献   
228.
大豆籽粒富含蛋白质(40%)和脂肪(20%),而碳水化合物含量少,是一种贮藏能量较高的作物。另外,作为豆科作物的一种,它的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把生成的氮化物的绝大部分供给大豆植株。这个过程同时也消耗大豆体内的光合产物,使大豆产量形成过程中更加依靠光合作用。1.大豆产量的形成大豆产量一般分为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生物产量指全生育期间大豆植株单位面积上形成的干物质产量,而经济产量指单位面积上主产品(大豆为籽粒)的产量。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即为经济系数,也称收获指数。大豆的经济系数一般只有0.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