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目的:探讨NDRG1对体外培养的人肠癌细胞系失巣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系统将NDRG1表达单元转入人肠癌细胞系SW620、HCT8中,建立相应的过表达稳定细胞系;通过siRNA的方法干扰HCT116和LOVO细胞系中NDRG1的表达,分别在非贴壁培养的情况下培养48小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在贴壁培养条件下,NDRG1过表达并没有显著影响肠癌细胞的生长及增殖,而NDRG1特异性siRNA干扰HCT116细胞中NDRG1的表达后,其凋亡率无明显变化(P0.05)。在悬浮培养条件下,NDRG1过表达的肠癌细胞的失巢凋亡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用三种不同的siRNA干扰HCT116及LOVO细胞中NDRG1的表达后,其失巢凋亡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NDRG1在体外可抑制人肠癌细胞的失巢凋亡。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臭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8例口臭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96例无口臭的健康志愿者为无口臭组,通过13C呼气试验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比较两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根据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分为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比较两组口臭的发生率,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臭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口臭组和非口臭组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分别为79.17%,27.08%,口臭组显著高于无口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16,P0.05)。口臭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显著相关(r=0.4)。幽门螺杆菌感染组患者和未感染组口臭的发生率分别为70.31%和3.75%,感染组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89,P0.05)。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口臭的发生率显著相关(r=0.69)。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口臭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是引起口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多聚环氧化合物(polyepoxy compound,PC)预处理的人离体大隐静脉的顺应性。方法PC与戊二醛(Glutaradehyde,GA)分别对人的离体大隐静脉预处理,并记录三种静脉随内压变化的投影几何参数(面积、周长、长轴和短轴),通过对三种静脉的投影几何参数在不同内压下的变化进行研究,比较两种方法处理的血管顺应性的差异,新鲜静脉(Fresh)作为对照。结果三种静脉在相同内压变化时的投影几何参数变化,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不影响血管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放疗患者膀胱平均受量及直肠受量对放射性膀胱炎及放射性肠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7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直肠癌根治术后给予放疗的患者130例,收集临床因素、病理因素、放疗因素资料,统计放疗后6个月内放射性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发生情况。结果:放疗因素中,膀胱壁平均照射剂量对放射性肠炎及膀胱炎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即膀胱壁剂量越高,副反应发生率越大;当膀胱壁平均剂量达到49.12 Gy时,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小肠平均剂量控制在50 Gy以下,其值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无相关性。结论:直肠癌术后放疗患者膀胱壁平均受量控制在49.12 Gy以下,对减少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有意义。  相似文献   
65.
目的:通过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使CDK4基因沉默,探讨该基因沉默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靶向CDK4小干扰RNA(si RNA-CDK4)和阴性对照干扰片段(si RNA-control)成功转染A549细胞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CDK4在m 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细胞计数法、CCK-8法和软琼脂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549增殖的变化和克隆形成能力;FCM法检测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18F-FDG摄取实验、乳酸检测试剂盒及海马技术检测A549细胞中葡萄糖、乳酸的量及氧耗的变化;利用RT-PCR检测CDK4基因沉默后A549细胞中糖代谢相关酶m RNA水平的变化。结果:将靶向CDK4小干扰RNA(si RNA-CDK4)转染A549细胞后,可明显抑制CDK4的m RNA和蛋白表达(P0.001,P0.01)。CDK4蛋白抑制后,细胞增殖在48、72和96 h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多,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值均0.05);18F-FDG摄取量下降(42.21±1.90)%(P0.05),乳酸的生成量减少(29.39±5.35)%(P0.05),而细胞的基础耗氧量增加(67.17±3.58)%(P0.01);糖酵解相关酶PFKFB3、PKM2、LDHA在m RNA水平均明显减低(P0.001,P0.01,P0.001)。结论:抑制CDK4表达可明显降低糖酵解水平,并增加耗氧量;同时可引起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CDK4直接或间接调节糖酵解相关酶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6.
张勇  陈芳源  邓敏 《遗传》2009,31(9):889-895
斑马鱼已经成为当今人类遗传学和血液学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文章介绍了斑马鱼造血系统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并重点阐述了斑马鱼在血液肿瘤学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概况, 显示了斑马鱼在血液肿瘤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均有着独特的应用前景, 文章对此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7.
芯片技术与肿瘤中DNA甲基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筱青  孙丹凤  张燕捷  房静远 《遗传》2008,30(3):295-303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参与基因转录调控, X染色体失活, 发育调控及细胞分化的过程。异常的DNA甲基化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芯片技术的发展为高通量研究DNA甲基化提供了新的方法。各种芯片技术以不同的DNA预处理方法为基础, 包括免疫沉淀和限制性内切酶等。免疫沉淀方法特异性高, 而限制性酶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虽然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是它们为在基因组范围研究癌症的甲基化谱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68.
王霞  孙丹凤  房静远 《遗传》2006,28(12):1585-1590
m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是雷帕霉素在哺乳动物细胞内作用的蛋白激酶, 通过PI3K/Akt信号磷酸化激活而调控细胞分裂、促进转录、信号翻译等, mTOR抑制剂具有抗肿瘤和免疫抑制的潜力, 已进入临床II期试验。DNA甲基化可沉默基因转录, 组蛋白磷酸化的动态变化主要影响信号传导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转录, DNA甲基化和组蛋白共价修饰以及RNA干扰技术都是表观遗传修饰的方式, 可以调节mTOR信号途径蛋白激酶的表达, 激活或抑制mTOR也可以影响DNA甲基化和组蛋白磷酸化等。本文将对mTOR信号途径与表观遗传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建立髓性TGF-β受体Ⅱ (TβRⅡ)敲除鼠模型并对其巨噬细胞表型进行了初步分析.方法:利用溶菌酶M启动子-重组酶转基因鼠(lysozyme M-Cre鼠)和TβRⅡ条件敲除鼠,建立定向髓性TβRⅡ敲除鼠,通过基因型检测、免疫细胞的分布组成,然后检测敲除鼠巨噬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及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建立了髓性TβRⅡ敲除鼠,并初步证明,在肿瘤细胞上清刺激条件下,TβRⅡ敲除的巨噬细胞与对照细胞相比,CXCL1表达量下调.结论:TGF-β信号可调控巨噬细胞的CXCL1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