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对Corallomycetella属的概念进行了阐述,该属包括子实体为红色、在自然和培养条件下产生菌索的丛赤壳类真菌。根据对近期采集的标本的观察和多基因系统树分析的结果,广义的Corallomycetella repens形成2个分支,它们与生物地理因素相关联。狭义的Corallomycetella repens限于来自亚洲的标本,而C.elegans来自非洲和美洲。Corallomycetella属成熟的子囊孢子表面具有纤细条纹,此特征过去曾被忽略,C.jatrophae与广义的Neonectria属关系接近,而与C.repens和C.elegans关系较远;因而建立新属Corallonectria,其子囊壳表面细粉状,无性型为束丝结构并与镰孢菌相似。  相似文献   
2.
刘浩  邢益平  贾一琼  李军  王世霞  卢山  黄祖瑚 《生物磁学》2011,(13):2443-2446,2431
目的:研究N-糖基化移位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核酸疫苗体外蛋白表达及小鼠体内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工程中定点突变技术,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MHBs)中第4位氨基酸上连接的糖链去除,或将糖链依次移位至第5、6或7位氨基酸,来构建N-糖基化去除及移位的核酸疫苗,分别命名为Adr—dN4、Adr-N4—5、Adr—N4.6、Adr—N4.7。用上述核酸疫苗与野生型MHBs核酸疫苗(pSW3891/MHBs/Adr,简称Adr)及空载体质粒pSW3891分别用脂质体瞬时转染293T细胞,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MHBs的表达。采用肌肉注射法,以各组疫苗分别对BALB/c小鼠于第0、2、4和6周进行免疫.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HBs抗体、ELISPOT法检测小鼠表面抗原多肽特异性分泌IFN-T的脾细胞数量。结果:蛋白印迹法结果显示Adr、Adr-dN4、Adr—N4.5、Adr—N4—6、Adr-N4—7体外转染293T细胞后,均可以在293T细胞内表达,且Adr、Adr-N4—5、Adr-N4—7可将表达产物分泌到细胞外。ELISA及EISPOT结果表明:Adr免疫组小鼠抗-HBs终点滴度及表面抗原特异性分泌IFN-γ的脾细胞数量,均略高于其他免疫组小鼠,但与Adr—N4—5、Adr.N4—7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dr-dN4和Adr—N4—6组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第5或7位氨基酸附加N-连接糖链,能修补或替代Asn4连接糖链引导MHBs分泌的功能。HBs表达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对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对包含亚洲、欧洲、北美洲山毛榉病害病原菌在内的Neonectria coccinea复合群中物种之间的系统演化关系以及物种概念进行了探讨。Neonectria faginata(曾处理为Neo.coccinea var.faginata)与狭义的Neo.coccinea和Neo.punicea有明显区别。系统树显示5个分支与Neo.coccinea群的关系较为接近,由于缺乏显著的形态差异,它们始终没有在物种的等级上区分。根据形态学、系统发育、寄主专化性和地理因素,采用多基因act、ITS、LSU、rpb1、tef1和tub序列分析的方法,对亚洲、欧洲、北美洲的相关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代表4个独立的物种,即Neo.coccinea,Neo.faginata,Neo.microconidia和Neo.punicea,对每个种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和图示。并为Sphaeria coccinea和Neonectria coccinea var.faginata指定了附加模式。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用于扩增梭绒盘菌ITS rDNA片段的特异性引物。研究发现,梭绒盘菌不仅存在于被侵染植物的茎部病斑中,而且存在于寄主Medeola virginiana未被感染的叶片、茎及根部。由于寄主植物通过克隆繁殖,因此病害发生与营养体的系统性侵染有关。文中评述了寄主植物的生长模式以及该菌在其寄主群体中长期生存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对真菌经典分类与分子系统学研究的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