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术前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伴发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9例室间隔缺损伴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25,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24,常规治疗+HBO辅助治疗),常规治疗以多巴胺[3-5μg/(kg·min)]、呋塞米片(5-20 mg/次,3/日)、前列地尔[2~5 ng/(kg·min)]等药物治疗以及常压间断吸氧(每次0.5 h,3次/日)治疗为主。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T1)、术前治疗15 d后(T2)和术后治疗10 d后(T3)三个时间点体肺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肺动脉压(m PAP)、肺循环阻力(PVR)和肺动脉压/主动脉压比值(Pp/Ps)经术前综合治疗15 d后分别下降为(57.08±9.44)/(53.16±11.61)mm Hg、(943.81±245.86)/(927.21±119.27)dyns/cm5和(0.70±0.17)/(0.68±0.13),经术后治疗10 d后进一步下降;两组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术前治疗15 d及术后治疗10 d后均较入院时高升,而平均体循环压(m SAP)和体循环阻力(SVR)经术前治疗15d后(T2)略有下降(P0.05),但在术后10 d(T3)恢复至入院时水平(T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 PAP和PVR值经术前治疗15 d后(T2)下降更显著,Sa O2上升也更为明显(P0.05)。结论:对于先天性心脏病伴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术前给予前列地尔药物降压的同时辅以HBO治疗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提高血氧饱和度,可为手术的实施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胡志强  丁洁  施祝良  黄洁  周苏波  王信  范洁 《生物磁学》2013,(24):4671-4674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放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来我科就诊的120例Ⅱ、Ⅲ期低分化鳞状细胞鼻咽癌伴有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随机分为复方斑蝥胶囊辅助放疗组、甘氨双唑钠辅助放疗组(阳性对照组)和单纯放疗组(阴性对照组),每组各40例,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各组患者在接受相同放射疗程的情况下,复方盥蝥胶囊辅助放疗组和甘氨双唑钠辅助放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组(P〈0.05),但复方斑蝥胶囊辅助放疗组与甘氨双唑钠辅助放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复方斑蝥胶囊辅助放疗组皮肤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放疗组(P〈O.05);皮肤反应、黏膜反应、口腔溃疡和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甘氨双唑钠辅助放疗组(P〈O.05),但两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放疗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联合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HBO)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HBO组及常规组,每组8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HBO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HBO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HBO及TMS联合治疗。上述治疗均以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同时于上述时间点检测各组患者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及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情况。结果:各组患者分别经2个疗程治疗后,发现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HBO组及常规组水平(均P0.05);另外联合治疗组血清中BDNF含量与NGF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与常规组及HBO组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MS联合HBO治疗脑梗死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受损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增强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Wnt信号分子在神经胚形成和神经管缺陷(NTD)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用Western blot方法半定量检测正常及NTD小鼠胚胎的脑泡及脊髓神经组织中Wnt信号分子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正常和神经管缺陷(NTD)胚胎脑泡及脊髓神经组织神经上皮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与正常胚胎的脑泡及脊髓神经组织比较,NTD胚胎的脑泡及脊髓神经组织的β-catenin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弱;而GSK-3β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强。流式细胞仪的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E10.5d胚胎脑泡及脊髓神经组织的神经上皮相比,神经管缺陷模型胚胎的脑泡及脊髓神经组织的神经上皮细胞处于G0/G1期的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而神经上皮细胞处于S期的细胞百分比则明显降低。结论神经管缺陷的发生与Wnt信号途径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Wnt信号分子的变化可能正是神经管缺陷形成中细胞增殖抑制的相关分子机制。神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可能是NTD发生的重要细胞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