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转谷氨酰胺酶-2(transglutaminase-2,TGM2)是一种多功能的蛋白,在乳腺癌,胰腺癌,黑色素瘤和前列腺癌等肿瘤中高表达,而且和肿瘤的增殖和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索TGM2对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q RT-PCR、蛋白质印迹及免疫组化检测TGM2在胃癌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慢病毒转染胃癌细胞BGC-823以干扰TGM2的表达,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蛋白质印迹检测TGM2表达干扰效果;CCK-8法检测TGM2下调对BGC-823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TGM2下调对BGC-823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影响;蛋白质印迹检测TGM2下调对转移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GM2在胃癌细胞和组织中均高表达,P0.01(q RT-PCR),P0.001(免疫组化);转染慢病毒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转染效率超过90%,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实验组sh TGM2-1的干扰效果最好,TGM2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CCK-8结果表明TGM2下调后,从细胞铺板第2d开始,实验组(sh TGM2-1)的细胞增殖倍数明显下降,P0.05(2d),P0.01(3d),P0.001(4d),P0.01(5d);Transwell结果显示,TGM2下调后,BGC-823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减弱,P0.001(迁移),P0.01(侵袭);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TGM2下调后,NF-κB和Bcl-2表达下调,而Bax表达上调,P0.05(NF-κB)、P0.001(Bcl-2)和P0.0001(Bax)。结论:TGM2下调能抑制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和NF-κB、Bcl-2的下调以及和Bax的表达水平上调有关,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Fan YH  Zhao LY  Zheng QS  Xue YS  Yang XD  Tian JW  Xu L 《生理学报》2003,55(4):417-421
本文探讨了精氨酸血管升压素(AVP)刺激下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内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与核因子κB(NF-κB)的关系。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prague Dawley仔鼠的CFs,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光光度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蛋白质印迹检测AVP干预下CFs的NO含量、NOS活性、iNOS mRNA表达和NF-κB的活化。结果显示,AVP浓度依赖性(0.001—0.1μmol/L)地增加CFs的NO含量,提高NOS活性,增加iNOS mRNA表达;AVP能够活化NF—κB,使其由细胞浆转位于细胞核;NF-κ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啉烷二甲基硫脲(PDTC)能够抑制AVP诱导的CFs NO含量增加、NOS活性提高和iNOS mRNA表达增加。上述结果提示,AVP干预下CFs iNOS mRNA表达增加、NOS活性增高、NO合成增多可能通过NF-κB激活途径,NF-κB激活参与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精氨酸升压素(AVP)诱导下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系统活性的影响。方法: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D仔鼠CFs,硝酸还原酶法、分光光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别测定不同浓度IL-1β与AVP协同作用下CFs的NO含量、NOS活性和iNOSmRNA表达。结果:AVP诱导下CFs iNOSmRNA表达、NOS活性和NO合成均显著增加(P〈0.05)。一定浓度范围内IL-1β与AVP协同作用,剂量依赖性地增加AVP对CFs iNOS-NO系统活性的提高作用,其中AVP+3ng/ml和AVP+5ng/ml IL-1β组的iNOS mRNA表达、NOS活性和NO合成均显著高于AVP组(P〈0。05),但IL-1β浓度增加至5ng/ml时,CFs的iNOSmRNA表达、NOS活性和NO合成不再继续升高,反而有所下降。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IL-1β可与AVP协同提高CFs iNOS-NO系统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去势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脏功能和心肌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去势组、对照组,每组14只。制备大鼠离体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min,再灌注2h),观察左室压力,再灌注结束后检测心肌梗死率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肌组织的Bcl-2、Bax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去势组再灌注后的心脏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无显著变化(P>0.05);(2)去势组心肌梗死范围(43.68±6.89%)较对照组(39.33±7.85%)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3)对照组和去势组间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肌组织中Bcl-2、Bax含量未见显著变化。结论:去势对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脏功能没有保护作用,而且不影响心肌细胞凋亡过程,生理剂量的雄激素对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脏功能不产生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病因,而其中易损斑块的突然破损所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是引起脑卒中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发病机制.如何更有效地早期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损斑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文章主要就近年来分子影像技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评价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cute ST segmen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伴多支血管病变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策略,制定患者血运重建时机及最佳方案。方法:收集2008.10-2012.10期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伴多支血管病变行急诊PCI治疗患者资料,其中仅行罪犯血管PCI治疗组162例,多支血管PCI治疗组50例、阶段PCI治疗组112例,分析比较各组间短期(3个月)死亡率和1年、2年、3年死亡率及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events,MACE)发生率。结果:①多支血管PCI组较罪犯血管PCI组有更高的短期死亡率(4.0%vs 2.5%,P0.05),但其降低MACE发生率(12.0%vs 15.4%,P0.05);②阶段PCI组较罪犯血管PCI组有更低的死亡率(短期和1年、2年、3年死亡率均P0.05)及MACE发生率(11.6%vs 15.4%,P0.05);③多支血管PCI组较阶段PCI组有更高的短期死亡率(4.0%vsl.8%,P0.05),长期随访无明显不同(6.0%vs 5.4%,P0.05);MACE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12.0%vs 11.6%,P0.05)。结论:当血流动力学稳定时,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仅对罪犯血管行PCI,随后行阶段PCI处理非梗死病变血管,这一策略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载有胰岛素纳米粒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禁食12 h后,尾静脉一次性注射5%四氧嘧啶40 mg/kg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超声条件下,制备含胰岛素纳米粒,纳米悬液的胰岛素浓度为2 U/ml,于4℃冷藏保存。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口服胰岛素组(A组)、载胰岛素纳米粒组(B组)、皮下注射胰岛素组(C组)。分别于灌胃前、灌胃后0.5,1,2,4,8,12 h取血测定血糖。结果:口服载胰岛素纳米粒后能显著降低大鼠的血糖水平,起效时间晚于皮下注射胰岛素,但作用时间长久;而口服等量普通胰岛素血糖无明显变化。表明HTCC-ALG/OREC纳米粒在体内对胰岛素具有保护作用。结论:载胰岛素纳米粒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和缓释效果,是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口服蛋白质给药载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缺氧复氧损伤后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小鼠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CD90、CD44、CD34、CD45等细胞标志物。建立缺氧(H)6h/复氧(R)42h细胞模型,AD-MSCs分为3组:①对照组;②缺氧/复氧组(H/R);③H/R+瑞舒伐他汀干预组(浓度分别为10-8、10-7、10-6mol/L)。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Akt、Erk及其磷酸化的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CD44及CD90阳性,CD34、CD45阴性。MTT实验显示在缺氧环境中,瑞舒伐他汀的干预可显著增加AD-MSCs的增殖(P<0.05)。Westernblot检测pAkt及pErk的表达在瑞舒伐他汀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H/R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通过Akt、Erk信号途径促进H/R损伤后AD-MSCs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氧复氧损伤环境下Ghrelin对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MSCs)的保护作用,以寻求AD-MSCs心肌内移植的有利因素。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小鼠AD-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其标志。建立缺氧/复氧细胞模型,分3组:①对照组;②缺氧/复氧组(H/R);③H/R+Ghrelin(浓度分别为10-9、10-8、10-7mol/L)干预组。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D-MSCs CD44及CD90阳性,CD34、CD45阴性。AD-MSCs MTT分析显示在缺氧环境中,Ghrelin相比于单纯H/R组能够显著促进AD-MSCs的存活与增殖,并抑制其凋亡(P<0.05)。结论:Ghrelin可以明显提高缺氧复氧环境下AD-MSCs的生存与增殖,抑制缺氧诱导的凋亡发生,有望为心肌梗死的干细胞移植治疗创造新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metformin,MET)对华法令(Warfarin,WFN)诱导大鼠动脉钙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周(W)钙化组、8W钙化+8W MET 100 mg/kg治疗组、8W钙化+8W MET 200 mg/kg治疗组。采用Von Kossa染色法检测胸主动脉组织中钙结节;邻甲酚肽络合酮比色法测定颈总动脉组织中钙沉积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血管壁中成骨基因Runx2及血管平滑肌标志物α-SM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壁中Runx2及自噬标志物LC3II的表达。结果:WFN干预8 W后,大鼠动脉中钙沉积含量显著增加(P0.01),MET治疗组主动脉钙含量与钙化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Von Kossa染色可见钙化组(WFN组)动脉壁中层黑色连续钙盐沉积条带,而进行MET治疗后,黑色条带明显减少,对照组未见黑色条带。免疫组化显示钙化组血管壁Runx2表达阳性,棕褐色染色较深,而α-SMA表达则显著下降,基本未见棕褐色染色沉积;MET治疗后能够逆转上述趋势。Western Blot显示钙化组血管壁Runx2表达明显上升,MET治疗后Runx2表达被抑制。此外,钙化过程中伴随着自噬标志物LC3II表达轻度上升;随着MET浓度升高,血管壁中自噬水平呈剂量依赖性显著升高。结论:二甲双胍能够有效抑制大鼠动脉钙化,减轻血管平滑肌细胞由收缩表型向成骨样表型转换,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