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脑皮层细胞的凋亡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再通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三七总皂苷治疗组;根据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10h、12 h、24h组,缺血时间为90 min.大鼠脑缺血再灌注10h、12h和24h不同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抑制凋亡蛋白XIAP和促凋亡蛋白Smac阳性细胞数.结果:缺血再灌注组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XIAP蛋白的表达呈先高后低的变化(P<0.05),Smac蛋白的表达明显上升(P<0.05);PNS治疗组能明显减少脑皮层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数(P<0.05),增加XIAP蛋白表达(P<0.05),减少Smac蛋白表达(P<0.05).结论:PNS可能通过促进抑制凋亡蛋白XIAP的表达和抑制促凋亡蛋白Smac的表达,减少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进而对再灌注后脑组织具有抑制脑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究将小鼠白色脂肪来源的SVF细胞诱导为米色脂肪细胞的方法,为米色脂肪的研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脂肪组织来源的SVF细胞,观察其细胞形态及生长特性,分别用鸡尾酒法和米色脂肪诱导法处理细胞,在诱导的第0、2、4、6、8、10天收取细胞样品进行Western blot和RT-qPCR实验,油红O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点培养皿中的脂质生成情况,并对针对脂滴大小定量。结果:实验分离的SVF细胞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逐渐呈长梭形,在+接种120 h后有呈螺旋式生长的趋势。Western blot和RT-qPCR结果显示两种诱导方法皆使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s α,C/EBPα)基因表达升高(P<0.05),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在两种方法的诱导下,脂质生成水平无差异,但与鸡尾酒法相比,米色脂肪诱导法的脂肪细胞脂滴面积明显减少(P<0.05),并且小体积脂滴所占百分比较高。Western blot和RT-qPCR结果显示,与鸡尾酒法相比,米色脂肪诱导法使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和含PR结构域蛋白16(PRD1-BF1-RIZ1 homologous domain containing 16,PRDM16)基因表达升高(P<0.05)。结论:与鸡尾酒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成功诱导SVF细胞向米色脂肪细胞分化,脂滴具备米色脂肪特征,并表达米色脂肪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获取精确胚胎天数鼠脑皮质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方法:首先将性成熟雌雄SD大鼠1∶1合笼于代谢饲养盒内,次日观察有无阴栓(同时做阴道涂片),若有记为E0.取E17孕鼠断颈处死,无菌状态下取出子宫,剥离羊膜与胚外膜,取得胚胎.胚胎断头,在解剖显微镜下用尖镊沿双眼、小脑和脑干腹侧切取大脑皮质,用0.125%胰酶进行温和消化,采用MEM加10%胎牛血清、10%马血清和1% L-Glutamine混合培养基,用0.73 MPoly-L-Omithine Hydrobromide处理的培养板入37℃,10%CO2孵箱内培养.结果:雌鼠一次可排出阴栓3-5个不等,阴栓为奶黄色、锥体形、质韧.同时做阴道涂片可见活动精子;获取得胚胎脑皮质细胞呈贴壁生长,其胞体饱满,折光性好,突起明显,与周围细胞形成网络连接.结论:用阴栓并精子涂片判断胚胎胎龄简便而准确;E17胚胎适宜体外培养获得脑皮质细胞;组合培养基加处理过的培养板和10% CO2孵箱浓度的新方法获得了状态良好的脑皮质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