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1篇
  免费   601篇
  国内免费   2227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278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53篇
  2005年   297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4篇
  1966年   7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十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了细菌对很多药物的抗药性.为了克服细菌的抗药性问题,需要用新的思路去发掘新的抗生素,包括发掘细菌细胞中存在的抗生素作用的新靶点.蛋白质的分泌过程对于细菌是生死攸关的,它可能成为新药物的适合靶点.  相似文献   
2.
家猪品种间核仁组成区(NOR)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银染技术是研究18S+28S rDNA的分布和转录活性的一种简易而有效的方法。Mikel-saaran和Hsu曾用此方法作过人群之间NOR多态性的研究。关于家猪NOR的研究报道很少。Veijalainen等研究了患渐进性运动失调和共济失调综合症的约克夏杂种猪的NOR的多态性。Lin等进行过加拿大Lacombe  相似文献   
3.
王成武  崔彪  汪宙峰  谢亮  陈雅靓 《生态学报》2022,42(9):3794-3805
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濒危动植物而划分的特定区域,在涵养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川省有自然保护区166处,类型丰富多样,是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对象涵盖珍稀动植物,保护功能涉及物种、水源和生态环境,与国家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共同维系着中国西南地区,乃至青藏高原东缘的生态系统。因此,研究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运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1963-2018年间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①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以集聚为主,呈现集聚-随机-集聚的变化特征,且前期变化幅度大,后期变化幅度小,总体发展明显分为1963-1998年的单核形成与发展阶段和1998-2018年的双核阶段;②四川省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向川西高原的过渡区域,其均衡度类型在时间上表现出由"差距悬殊"到"差距较大"的演变特征;③四川省自然保护区的重心活动范围相对较小,基本稳定在阿坝州南部。标准差椭圆的长短半轴和面积均变化强烈,总体呈现出大幅度的增长,空间分布由南-北向演变为东北-西南向;④自然保护区受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高密度区域分布在地势适中、气候温和、河流众多、土壤肥沃、人口稀少的阿坝州南部与东部地区。未来,四川省生态功能建设应该立足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的特点、分布状况,对自然保护区分布较少的川西北、川东北和川南部分地区进行优化布局,以加强这些地区的生态功能建设。同时,探索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模式,实现自然保护区与周边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甫树蛙的染色体组型、C带和Ag-NOR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别用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制作法、BSG技术和一种快速、简便的Ag-NORs显带技术,首次研究了经甫树蛙的染色体组型、C带和Ag-NORs。结果表明,经甫树蛙2n=26,有5对大型和8对小型染色体,次缢痕在No.11染色体长臂末端,为C带负染;银染表明,此次缢痕处即是经甫树蛙的“标准NORs”经甫树娃的C带结构异染色质主要是着丝点型和插入型的。文章初步讨论了树蛙属的细胞分类、经甫树蛙次缢痕、Ag-NORs和C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作物叶片光合效率和光合产物运转分配的快速、准确测定,一直是光合生理、光能利用和评价品种光合特性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红外CO_2气体分析法是目前测定光合作用普遍采用的方法。由于精密仪器可携性和电源的限制而给田间使用带来不便,因此,不少人致力于红外仪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森林航空遥感图片经光学付里叶变换所获得的频谱分布曲线,应用模糊数学中的方位信息比较法,在不同类型森林的遥感图片的频谱之间建立了——对应的模糊关系,进行了对森林遥感图象的模式识别,并给出了与实际情况相一致的判别结果。  相似文献   
7.
一个新的分支系统分析方法,中值淘汰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评述了分支系统分析中最简原理或简约性在系统发育推论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在系统发育推论中使用简约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既无法获得最简约的系统树也不一定得到一个单一的解决办法。基于此,本文作者接受了Hennig用衍生性状来判断生物之间相似性的同时,用近代大多数生物系统学家接受的进化论各项原理代替Popper的简约性原理,以寻求单一的解决办法和获得确定性的结果为目标,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支系统分析方法——中值淘汰法,用以研究系统发育。这个方法除了使用衍生性状来判断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外,还强调包括原始的也包括衍生性状在内的性状镶嵌组合在决定分支和辨别分类群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小麦抗穗发芽生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介绍近年来小麦抗穗发芽生理研究的进展,包括温度、水分、穗部及籽粒性状,酶、激素和发芽抑制物等因素对穗发芽的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了采自四川邛海湖的红鲌属鱼类一新亚种,命名为邛海红鲌,新亚种Erythroculter mongolicus qionghaiensis suhsp. nov.。本新亚种与长身红鲌E. mongolicus elongatus He et Liu较接近。其差别在于本新亚种鳃耙多(25—28对22—24);体较高(4.3—4.9对4.5—5.6);尾柄较短(6.6—8.5对6.2—7.4)。另外,本新亚种与它的差异还表现在头后背部隆起程度不同,前者明显隆起而后者不明显隆起。本新亚种与指名亚种E. mongolicus mongolicus(Basilewsky)相较差异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