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探究聚苯乙烯纳米塑料-植物蛋白冠的形成过程以及蛋白冠的形成对植物可能造成的影响,本研究选用3种平均粒径为200nm不同表面修饰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微球和新几内亚凤仙(Impatiens hawkeri)为对象,将3种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分别与新几内亚凤仙的叶蛋白提取物进行反应,反应时间分别为2、4、8、16、24、36 h。利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观察其形貌变化,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进行表面粗糙度测定,使用纳米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水合粒径及zeta电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鉴定蛋白冠的蛋白成分。从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以及分子功能3个方面对蛋白进行分类,研究不同表面修饰的纳米塑料对蛋白的吸附选择,探究聚苯乙烯纳米塑料-植物蛋白冠的形成与特征,预测蛋白冠对植物造成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增加,纳米塑料的形貌变化越发明显,表现为尺寸和粗糙度的增加和稳定性的增...  相似文献   
2.
【背景】高温引起的微生物活性降低是限制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过程中木质素降解的主要因素。【目的】驯化一株木质素降解菌芽孢杆菌NO.2,提高其在高温下的微生物活性,探究其生长情况及酶学特性。【方法】采用温度梯度方法驯化菌株,以菌株生长曲线、酶活力、木质素降解率为评价指标,探究驯化前后菌株间差异,以及驯化后菌株所产木质素降解酶的酶促反应温度和pH范围。【结果】与原菌株相比,驯化后菌株在60℃培养时最大生物量间差异不显著;漆酶(laccase,Lac)、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peroxidase,MnP)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peroxidase,LiP)酶活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分别提高了30.75%、35.98%和29.62%,木质素降解率提高60.52%。酶学性质研究表明,驯化后菌株所产Lac、MnP和LiP在20-60℃、pH 3.0-9.0范围内酶活力均较高,而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稳定性依次为Lac>LiP>MnP。【结论】温度梯度驯化方法可有效提高微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性,扩大木质素降解酶的酶促反应温度和pH范围,在进一步自主研制专用降解园林废弃物微生物菌...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性别分化过程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其性别分化关键期花芽进行RNA-seq分析.结果 共获得37.13 Gb原始数据,de novo组装后共产生29430条Unigenes,平均长度1144 bp,其中21887条Unigenes获得功能注释.此外,共得到差异基因4864个,其中相对于性别分化前期(Ta)差异上调基因3003个,差异下调基因1861个.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注释到代谢进程、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生长素激活的信号通路等功能.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注释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代谢等生物功能.还筛选出6个MADS-box相关基因(TR576|c0_g1,TR7438|c0_g1,TR10037|c1_g10,TR13325|c0_g1,TR 6316|c0_g1,TR5807|c0_ g1),参与雄蕊发育、花粉管生长、花发育调节、花瓣发育、胚珠发育、转录因子活性等过程调节.RT-qPCR检测了16个基因在两个时期的表达量,结果均与RNA-seq一致.研究结果将为进行文冠果性别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一年生菌根化油松容器苗的最适苗木供N量和供N速率,采用4种不同指数施肥量进行了试验.通过测定苗木生物量和N含量,显示总供N量为80 mg·株-1的处理组在生物量积累和苗木N含量上显著优于其它各组(P〈0.05);在100 d时,该处理可获得0.47 mg·株-1·d-1的N最适添加速率;在该速率下,苗木生物量、N含量分别可以达到845.60 mg·株-1和6.51 mg·株-1.根据生物量和N含量随着供N量增加的回归拟合结果,在107 d的生长过程中,67.96 mg·株-1至84.15 mg·株-1的供N总量可以使得一年生油松幼苗获得较高的生物量积累水平和N含量.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在观察比较隶属于鞘翅目天牛科3亚科16种天牛幼虫的外部形态特征的基础上,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初步总结了天牛幼虫外部形态特征与危害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天牛亚科幼虫的上颚为圆凿型,沟胫天牛亚科和幽天牛亚科的幼虫上颚则为楔型。上颚圆凿型的天牛幼虫,外露上颚部分占头部面积比例值越小,上颚越发达;上颚楔型的天牛幼虫,外露上颚部分占头部面积比例值越大,上颚越发达。及时将粪屑排出蛀道外的幼虫之前胸背板、背腹部步泡突较发达,具有粗大的瘤突,气门相对面积比例较大;相反,不及时排出粪屑类的幼虫之前胸背板、背腹部泡突不发达,多具细皱纹,气门相对面积比例较小。  相似文献   
6.
不同林龄胡杨克隆繁殖根系分布特征及其构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中龄林和成熟林胡杨为研究对象,采用挖剖面和根窗的方法,研究胡杨繁殖根系分布、根系构型,以及胡杨根蘖与繁殖根系构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细根(d<2 mm)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现指数函数分布;(2)中龄林细根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在0—90 cm各层都是显著大于成熟林的对应指标(P<0.05),成熟林的中等粗根(5 mm0.05),且两种林龄的一级侧根数、分枝角度亦无显著差异(P>0.05);(5)对比两种林龄不同根序上的根蘖芽发现,二级根上不定芽个数均是同组一级根上不定芽个数的3—4倍;基于以上对胡杨根系的功能权衡的分析,得出:细根对胡杨根系构型有重要的影响,在胡杨根系功能权衡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
报道采自陕西宝鸡嘉陵江源头、寄生落叶松红腹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 (Hartig)的姬蜂科1新种,叶蜂都姬蜂Dusona pristiphorae sp.nov..介绍了新种与近似种卡都姬蜂D.carpathica(Szépligeti)的主要区别特征,并附彩色特征图.  相似文献   
8.
辽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利  张梅  韩海荣 《西北植物学报》2013,33(11):2332-2338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利用植物区系谱、多样性指数、相关分析和聚类模型等方法,对辽宁老秃顶子植物区系多样性进行量化分析,揭示山地生物多样性特点、规律以及与周边植被生态的关系。结果表明:(1)辽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种类组成丰富,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23科429属1 006种,且优势科现象明显,单种属和少种属占比率较高,表现出一定古老残遗性。(2)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的区系分布型多样,区系组成复杂,来源较广泛,具有一定古老性,但植物特有现象不明显,以温带性质分布种为主,符合暖温带北部的华北植物区系特点。(3)老秃顶子山与相邻9个山地比较,植物区系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明显(1.736~2.259),其中庐山和徂徕山的Shannon-Wiener指数较高,而白石砬子和长白山的较低;10个山地的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0.711 4~0.871 5)。(4)相关性分析显示,10个不同山地植物区系之间的相似程度显著,相关系数达0.617~0.995;聚类分析显示,老秃顶子山与千山、凤凰山的植物区系关系较近。本研究结果支持老秃顶子山、千山和凤凰山共同划归华北植物区系的观点,认为把老秃顶子山保护区植物区系划归于华北山地植物亚地区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土壤水肥因子对胡杨幼苗生长权衡和木质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当年生胡杨幼苗为材料,通过不同水平的水分和养分单因素控制盆栽试验,探讨土壤水肥因子对当年生胡杨幼苗生长权衡和木质化的影响,以明确胡杨生长过程中以及种子更新困难的原因和机理。结果表明:(1)当年生胡杨幼苗生长权衡主要体现在生物量的分配策略上,而主根长/高度没有显著差异。(2)在连续给水处理下,干旱胁迫使幼苗根冠比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15%处理的根冠比较含水量20%和30%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75%和93%;但干旱胁迫抑制了生物量的积累,含水量10%处理下生物量比15%、20%和30%处理分别显著减小53.4%、89.2%、78.6%;在断续给水处理下,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幼苗根冠比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15%处理的根冠比较含水量20%和30%处理分别显著增加34%和38%;连续给水和断续给水两类干旱胁迫均能明显增加幼苗根系木质化程度。(3)土壤施加氮磷均显著增加幼苗根冠比和木质化,但过量的氮肥抑制根系生物量的积累。可见,胡杨幼苗对于水肥条件胁迫敏感性与生长权衡能力是胡杨林种子更新与种群维持的关键环节,调整立地土壤水肥环境对当年生胡杨幼苗的生长定居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云南松林可燃物的垂直分布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可燃物负荷量空间分布对林火种类和火行为的影响,以川西南地区不同类型云南松林的冠层可燃物和地表可燃物、4个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位和坡向)和4个林分因子(郁闭度、胸径、树高和林龄)为对象,比较不同林分相同垂直层面和不同空间层次上的可燃物负荷量及分布特征,分析不同林分的林火行为趋势;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CCA)分析可燃物负荷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组成中,可燃物垂直分布呈显著性差异.云南松-栎类-丁香林、云南松-栎类林和云南松纯林容易发生地表火,但不易发生树冠火;云南松-侧柏林、云南松-油杉林和油杉-云南松林易发生地表火,而且易转化为树冠火.冠层可燃物主要受林龄、海拔、胸径和树高的影响,林下可燃物主要受郁闭度、坡度、树高和林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