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建立荧光素酶标记的人鼻咽癌细胞裸鼠模型,活体成像系统监测肿瘤的生长并与肿瘤的体积进行对比。方法:构建表达荧光素酶基因2(1uc2)的慢病毒载体,与辅助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以制备慢病毒,感染人鼻咽癌SUNEl细胞后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表达luc2的细胞株。活体成像设备体外检测不同数量细胞的发光强度,最后以5×10 6个细胞皮下接种BALB/cnu/nu裸鼠,活体成像系统动态记录接种后肿瘤的信号并与肿瘤的体积对比。结果:成功构建慢病毒表达质粒pLenti.1uc2并包装出慢病毒颗粒,病毒感染后嘌呤霉素筛选6天得到鼻咽癌细胞株SUNEl一luc2。细胞株传代后有稳定的发光强度,且经活体检测的每秒光子数与细胞数成正相关(R2=0.96);活体成像观察发现裸鼠接种第2天接种部位的发光强度就达到3-2×10^8,而且成瘤过程中发光强度的变化与肿瘤大小一致。结论:成功构建适用于活体成像的人鼻咽癌SUNEl细胞的裸鼠成瘤模型,该模型从细胞接种开始即可有效动态监测鼻咽癌皮下瘤的生长及转移,从而为鼻咽癌的成瘤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Ⅲ型固有淋巴细胞(group 3 innate lymphoid cells, ILC3)是近十年才被定义的一群新型免疫细胞,属于固有淋巴细胞家族。ILC3包括多种表型和功能差异的细胞亚群,主要分布于肠道、肺及皮肤等屏障组织,在机体免疫调节、组织修复和淋巴组织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ILC3出现数量和功能异常,可通过分泌白介素(interleukin, IL)-17、IL-22、γ-干扰素(interferon γ, IFN-γ)及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M-CSF)等致炎性细胞因子调控其他免疫细胞和诱导异位淋巴结构形成,从而促进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因此,深入探究ILC3的表型及功能对拓展炎症性疾病的认识和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ILC3的表型特点、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LBH基因的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M-LBH,探讨LBH基因对PC-3M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表达LBH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并制备出相应的慢病毒,感染低表达LBH基因的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后,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细胞克隆;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分别检测细胞株中LBH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表达LBH基因后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慢病毒表达质粒p Lenti-LBH并包装出了慢病毒,感染前列腺癌细胞后经嘌呤霉素筛选得到PC-3M-LBH细胞株;PC-3M-LBH细胞株中LBH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相对母细胞和NC对照组,PC-3M-LBH细胞在接种后第4天即出现明显的生长抑制,到第6天其生长抑制率达到19.7%。结论:构建的细胞株能稳定表达LBH基因,该基因的表达能显著抑制前列腺癌PC-3M细胞的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泛素连接酶LNX在维持上皮细胞之间连接的作用,构建了四环素诱导表达LNX的MDCK细胞株;以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连接蛋白E-钙黏素和ZO-1在细胞内的分布,发现LNX的表达使E-钙黏素和ZO-1在细胞内的分布发生明显改变,大量E-钙黏素和ZO-1聚集在胞浆中,而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则明显减少;透射电镜观察上皮细胞间连接的超微结构显示,LNX的表达导致紧密连接和黏附连接的正常结构消失;用钙离子转换实验检测黏附连接的形成发现,表达LNX的MDCK细胞间的黏附连接形成的速度明显滞后于正常细胞.上述结果表明,LNX的表达影响了E-钙黏素在细胞膜上的正常分布,从而延迟黏附连接复合体的形成,导致上皮细胞间连接结构的异常.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