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从新疆巩留县伊犁贝母的新鲜鳞茎中分离到一株具有分泌抑菌活性物质的内生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Y1,该菌在7种不同培养基上生长时显示出不同的菌落生长特征,而且只在沙氏培养基中生长时才具有分泌抑菌活性物质的能力。抑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由该菌及其发酵液制备的发酵液浸膏、菌体裂解液浸膏以及经进一步纯化后获得的乙酸乙酯浸膏和正丁醇浸膏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其中以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浸膏和菌体裂解液的正丁醇浸膏活性最强,它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藤黄八叠球菌Sarcina lutea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最低抑菌浓度均小于25μg/mL。  相似文献   
2.
Nectria sp.JZ6是从浙贝母新鲜鳞茎中首次分离到的一株内生真菌,其发酵液具有抑菌活性。为建立该真菌稳定分泌抑菌活性成分的发酵体系,本研究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配方并初步优化了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将活化后的菌种接种于改良查氏培养基(8%葡萄糖,0.5%蛋白胨,0.05%KCl,0.1%K2HPO4,0.15%MgSO4,pH6.5)中,28℃、150r/min振荡培养6d后获得的发酵液抑菌活性比优化前提高了26%。该发酵液经100℃水浴30min不失活,在pH1-5时抑菌活性相对稳定,其后逐渐减弱,并在pH9.0及以上时丧失。Nectriasp.JZ6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浸膏抑菌活性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625、0.625、1.25、1.25和1.25mg/mL。  相似文献   
3.
鸢尾属药用植物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鸢尾属(Iris L.)药用植物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CTAB法、高盐低pH法、SDS法和试剂盒法四种方法提取植物总DNA,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ISSR和RAPD四种方法对所提取的DNA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用SDS—I法提取的植物总DNA纯度、浓度和完整性都很高,从经济角度考虑优于用试剂盒提取,从提取效果考虑不亚于用CTAB法和高盐低pH法提取,是比较适合鸢尾属植物总DNA提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