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889年   1篇
  18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22  
生物入侵是一个世界范围的生态学现象。入侵种通过竞争、捕食、改变生境和传播疾病等方式对本地种及其系统产生影响。生物入侵的危害表现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仅美国每年因外来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近1370亿美元;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成千上万的人被外来种传染疾病以致死亡;引起严重的社会恐慌和动荡,人们寝食不安;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全球自然灾害频频爆发;导致生物多样性的急剧下降,威胁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防治生物入侵有3条途径:实行全面检疫,阻止外来种的偶然入侵;采取全面的生态评估和监测,防范引进品种的入侵灾难;对已入侵的外来种采用机械法、化学法和生物防治法进行根除和控制,应用生物防治法、筛选天敌和对其进行危害评估时要特别慎重。  相似文献   
32.
巴山酋龙(Datousaurus bashanensis Dong and Tang,1984)是四川盆地大山铺中侏罗侏罗世蜥脚类恐龙,亦称大头龙。其主要特征之,为硕壮的头骨,文中对保存于重庆自然博物馆的酋龙上下颌骨新材料进行较详细的记述。保存的前上颌骨上,高(前端)、厚分别为120mm,125mm和40mm;上颌骨上为280mm;下颌齿骨高为145mm。估计每侧上、下颌齿数分别为14和12枚。牙  相似文献   
33.
浙江长兴灰岩中的龙鱼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了产自长兴阶层型剖面下部的龙鱼化石,其特征与已知属种皆有区别,而与 Saurichthys madagascariensis Piveteau 比较相似.但在鳍的大小,鳞片行数等方面有所不同,今命名为赵氏始龙鱼 (Eosaurichthys chaoi gen. et sp. nov.). 它代表已知龙鱼中最早的记录,证明古生代末期,亚洲这一区域已有龙鱼分布.始龙鱼的发现对了解该类鱼的分布,二叠三叠纪鱼群的演替,以及古地中海的范围,均有重要意义.本文还讨论了龙鱼类鳞列的演变等.  相似文献   
34.
NEW FOSSIL MICROMAMMALS FROM SHANWANG, SHANDONG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In comparison with the recovery of macromammals from Shanwang, Shandong, the finds of micromammals from the locality are still rather small. Up to now, only three forms, Shanwangia unexpectula Young, 1977, Meinia asiatica Qiu, 1981 and Diatomys shantungensis Li, 1977 have been reported. Two taxa of small mammal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can be added to the list of the middle Miocene Shanwang fauna. The specimens in question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diatomaceous quarry in 1983.  相似文献   
35.
内蒙古晚始新世土克木层发现之原雷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额尔登敖包相当于晚始新世的土克木层中发现了原雷兽(Protitan)化石.这是在该层位中时隔60多年(1926-1991)之后发现的第四种动物.也是首次发现的大型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36.
记大连晚更新世马属一新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记述在大连复县古龙山洞穴堆积中发现的马属 (Epuus) 的—新种 (E. dalianensis sp. nov). 它是晚更新世的一种大型马类,曾广泛地分布于中国北方.  相似文献   
37.
四川盆地蛇颈龙一新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记述了四川盆地蛇颈龙—新属种——澄江渝州上龙 (Yuzhoupliosaurus cheagjiangensis gen. et sp. nov.) 并依据形态特征将它归于拉玛劳龙科 (Rhomaleosauridae).  相似文献   
38.
湘西早志留世溶溪组无颌类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本文记述了在湖南西部早志留世 Llandovery 期溶溪组发现的多鳃鱼目—新科——大庸鱼科 (Dayongaspidae fam. nov), 其标本代表了中国迄今为止地质时代最早的海生早期脊椎动物化石,并进而论证了中国的盔甲鱼类发生在近岸浅海地区,而不是大陆淡水盆地,其时代为前早志留世.扬子区是这类无颌类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39.
<正> Ursavus fossils have been known from over 20 Miocene localities in Europe. However, the records from other continents are very scanty and the materials are all very fragmentary (Ch. Frick, 1926, J. E. Storer, 1975 for North America and N. Schmidt-Kittler, 1976 for Turkey). The presence of the genus in China was first reported recently when Qi Guoqin (1984) described some teeth referred to Ursavus depereti from the famous Ramapithecus site of Lufeng, Yunnan Province.  相似文献   
40.
中国水云科新资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式标本产地:巴布亚新几内亚(?)。Habit and Locality:在潮下带附着于 Sargdesum sp.体上。标本采自海甫省文昌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