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3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178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4篇
  1952年   3篇
  194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利用BIA技术来观察DNA之间的任何相互反应.包括:DNA的延长、连接和退火等.无需任何标记并可测定相互作用的动态参数.  相似文献   
62.
用固相pH梯度(pH 5.05~5.60)等电聚焦技术对随机抽取的188名北京地区健康汉族人的血清转铁蛋白(Tf)进行分型调查,并统计基因频率,检出了在中国还未见报道的TfC3基因.其表型分别是:TfC1, TfC2, TfC1C2, TfC1C3, TfC1Dchi, TfC2Dchi.TfC1=0.7420, TfC2=0.2420, TfC3=0.0027, TfDchi=0.0133, 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 并与其他已见报道的汉族 Tf基因频率大致相符.  相似文献   
63.
沈伯钧 《昆虫学报》1984,(1):116-119
胡桃科植物含有数种化学物质,如胡桃醌(Juglone 5-羟基1,4-对醌)(Bode 1958;Brooks 1951;Davies 1928; Massey 1925),胡桃油,皂角甙(Saponin)(Petrides 1970; Whittaker and Feeny 1971)和丹宁(Tannin)(Nierenstein 1934; Pridham 1960; Kingsbury 1964; Haslam 1966),这些物质对植物和害虫均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胡桃科植物的果实总是有一层厚厚的外果皮和坚硬的种壳,保护着核仁,起机械抗虫作用,以减少害虫的危害。本文就这两种抗虫机制与果实被害程度的关系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64.
用大鼠的在体膈肌局部索曼(Soman)中毒法,观察了乙酰胆碱酯酶(ACHE)在运动终板的再生和肌接头传递功能的恢复过程,以及肟类药物(HI-6)对两过程的促进作用。提出终板 AChE 活性与高频间接刺激(100次/秒)引起膈肌强直收缩幅度有一定的关系。中毒早期(30分钟以内)HI-6对索曼抑制的膈肌终板 AChE 有一定的重活化作用,并能相应地恢复肌接头的传递功能。  相似文献   
65.
沈伯钧 《生态学报》1983,3(3):238-251
胡桃科植物含有数种化学物质,如胡桃酮(Juglone)(Brooks,1922;Massey,1925;Davis,1928;Bode,1958;Shen,1974),皂草甙(Saponin)(Handley,1961;Applebaum,1964;Applebaum et al.,1965;Hutchins,1966;Whittaker and Fee-ny,1971)和鞣酸(Tannin)(Nierenstein,1934;Wilkins et al.,1953;Pridham,1960;Dollahite et al.,1962;Kingsbury,1964;Vohra et al.,1966;Feeny,1968、  相似文献   
66.
水稻食叶类害虫等量损害系统与复合防治指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陆自强  沈国清 《昆虫学报》1991,34(3):319-325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 Guenèe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erg)稻苞虫Parnara guttatus (Bremer et Grey)是江苏地区水稻的主要食叶类害虫,取食水稻叶片,导致光合叶面积减少.剪叶模拟试验表明,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叶面积损失率与产量损失率呈线性相关.其回归方程分蘖期、孕穗期、腊熟期分别为 D(It)=72.50759It1.15906、D(It)=141.61737It1.08002、D(It)=25.12434It1.00569.在叶面积损失率相同的情况下,产量损失率孕穗期>分蘖期>腊熟期.试验通过三种害虫的各龄取食量,不同生育阶段水稻叶面积及为害与损失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不同生育阶段的经济允许损害水平(EILt).并根据各种害虫的相对潜在取食量,计算了校正等量损害系数,为制订复合防治指标提供了依据.实践证明:以等量损害为单位的复合防治指标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7.
本文综述了外生菌根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评价了这些特征用于外生菌根分类的价值,同时指出各种类型的形态学特征和解剖学特征与其营养吸收的关系。这些特征包括了菌根的颜色类型及变化、形状及分枝方式、外伸菌丝的多少及特征、根状菌索有无及分化、菌核有无及特征、菌套内外表面的菌丝排列及分化,菌套的切面特征,丹宁层厚度及分化、哈氏网的菌丝排列及厚度等。较详细阐述了100多年来,人们为外生菌根分类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并对各种分类方式作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68.
本文报道寄生于我国非洲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de Beauvois)上的蝼蛄菌属(Tettigomyces)11个种,其中新种1个:线状蝼蛄菌(T.filiformis Ye);国内新记录种10个:渐尖蝼蛄菌(T.acuminatus Thaxt.),非洲蝼蛄菌(T.africanus Thaxt.),短蝼蛄菌(T.brevis Thaxt.),毛生蝼蛄菌(T.chaetophilus Thaxt.),混淆蝼蛄菌(T.co-nfusus Thaxt.),蝼蛄菌(T.gryllotalpae Thaxt.),印度蝼蛄菌(T.indicus Thaxt.),间型蝼蛄菌(T.intermedius Thaxt.),翅生蝼蛄菌(T.pterophilus Thaxt.),普通蝼蛄菌(T.vulgaris Thaxt.)。本文所研究的全部标本都保存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69.
李参 《昆虫学报》1982,(3):311-314
瑞典白蚁专家Holmgren记载了亚洲的两种原白蚁:山林原白蚁Hodotermopsis sjstedt Holmgren(1911)和日本原白蚁Hodotermopsis japonicus Holmgren(1912)。经蔡邦华教授(1980)进一步研究认为是山林原白蚁的同物异名。作者根据浙江(龙泉)、山林原白蚁的栖居地及其巢内的诸品级发生情况,于1975—1980在龙泉进行了逐年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0.
Two tRNA methyltransferase mutants, isolated as described in the accompanying paper (G.R. Bj?rk and K. Kjellin-Str?by, J. Bacteriol. 133:499-207, 1978), are biochemicaaly and genetically characterized. tRNA from mutant IB13 lacks 5-methylaminomethyl-2-thio-uridine in vivo due to a permanently nonfunctional methyltransferase. Thus tRNA from this mutant is a specific substrate for the corresponding tRNA methyltransferase in vitro. In spite of this defect in tRNA, such a mutant is viable. Mutant IB11 is conditionally defective in the biosynthesis of 1-methylguanosine in tRNA due to a temperature-sensitive tRNA (1-methyl-guanosine) methyltransferase. In mutant cells grown at a high temperature, the level of 1-methylguanosine in bulk tRNA is 20% of that of the wild type, demonstrating that in this mutant an 80% deficiency of 1-methylguanosine in tRNA is not lethal. Genetically these two distinct lesions, trmC2, causing 5=methylaminomethyl-2-thio-uridine deficiency, and trmD1, giving a temperature-sensitive tRNA (1-methylguanosine)methyltransferase, are both located between 50 and 61 min on the Escherichia coli chromoso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