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红曲菌9903A转化体系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研究了将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pMP-Hygro转入红曲菌9903A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原生质体转化最佳条件为:1.0mol/L的山梨醇为渗透压稳定剂;以含有50mmol/L的Ca2 和最终质量分数为40%的PEG4000为转化介质;最佳原生质体浓度和载体DNA用量分别为1×108个/mL、1μg/100μL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采用不含无机盐的培养基,再生方式采用原生质体液涂布单层再生培基平板法。得到的平均DNA转化率可达160个/μgDNA。本文所研究的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方法可以较好的向红曲菌细胞导入外源DNA,并使外源DNA在红曲菌细胞内大量表达。  相似文献   
52.
为了探究鄂西北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多样性空间分布与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于2007-2017年先后对鄂西北8个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对其种类组成、地理成分、生活型及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鄂西北珍稀濒危植物共有262种,隶属于62科149属;(2)该区域珍稀濒危植物地理成分与生活型谱具有地域过渡性和多样性;(3)鄂西北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峰值出现在海拔900~1700 m区段,物种丰富度与海拔区段间具有显著的二次方程关系:y=-0.5107x2-12.43x+7.3111(R2=0.7867,P=0.04);(4)不同空间尺度下,物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D)、均匀度指数(ED)、Margalef多样性指数(KD)随空间尺度的变化均呈幂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2=0.7303(HD)、R2=0.8858(ED)、R2=0.9805(KD)。研究表明HD、ED、KD值的变化幅度可能与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有关。目前砍伐毁林和过度采挖是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最大的威胁因素,建议从珍稀濒危植物物种多样性分布与地理环境特性相结合的角度加强管理,为区域珍稀濒危植物的科学恢复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3.
通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对彭泽县1960~1986年第三代棉红铃虫百株孵量构成的离散数列进行数据处理,用微分方程进行拟合,并建立棉红铃虫灰色系统GM(1,1)长期灾变预测模型:x(t)=53.60952e0.17851(i-1)1.97246e0.03736(i-1)-3.56687e-0.19052(i-1)-46.93949。应用该模型进行回测和预测,回测符合率可达100%,1987~1991年的预测结果与实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54.
产甘油假丝酵母(Candida glycerinogenes)作为优良的甘油生产菌株已经成功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但相对于酿酒酵母, 该菌株的耐高渗机理和甘油代谢的分子机制还不甚清楚。本文根据已公布的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的序列信息, 设计出一组寡核苷酸, 再运用简并PCR结合反向PCR技术从C. glycerinogenes的基因组DNA中获得了4 900 bp的核苷酸序列, 递交GenBank (No. EU186536)。该序列包含完整的编码胞浆3-磷酸甘油脱氢酶编码基因(CgGPD)开放阅读框及其上、下游调控序列。1 16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8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所演绎出氨基酸序列分析比对结果表明该基因产物的序列具有典型的胞浆3-磷酸甘油脱氢酶结构特征, 但与已鉴定的相关基因存在中等程度的同源性并在相应的辅酶催化位点和底物结合位点区域具有高度的保守性, 在氨基酸水平上与安格斯毕赤酵母的相似性最高, 达到70.9%。该基因在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W303A中异源表达能够显著提高细胞的甘油合成能力。  相似文献   
55.
耐高温酵母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酒精发酵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 38 1个自然样品中筛选得到 2株耐高温酵母THFY 4和THFY 1 6。THFY 4能够在51℃ ,含 30 %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 ;THFY 1 6能够在 45℃ ,30 %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经初步鉴定 ,THFY 4为克鲁维属酵母 ,THFY 1 6为酵母属酵母。进一步的 37℃发酵实验证明 ,THFY 4在静置条件下的发酵性能很差 ,发酵 60h只能从 2 0 %的葡萄糖产生 4 88% (v v)的酒精 ;而THFY 1 6在相同的条件下从 2 0 %的葡萄糖中产生 1 1 44%  相似文献   
56.
碱性蛋白酶工程菌发酵条件及重组酶的纯化和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5L发酵罐中对重组碱性蛋白酶工程菌株BP071高产碱性蛋白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提高通气量和改变搅拌转速,BP071可在发酵40 h内达到产酶高峰,酶活力最高可达24480 u/mL。利用快速蛋白液相层析(FPLC)技术,建立了快速高效纯化碱性蛋白酶的方案。发酵液通过硫酸铵沉淀、DEAE-A-50脱色及聚乙二醇浓缩得粗酶,再经过CM-Sephadex-C-50、Sephadex-G-75柱层析后得到了单一组份的重组碱性蛋白酶,酶纯度提高了76.2倍。SDS-PAGE显示重组碱性蛋白酶分子量为28 kD。酶学性质研究表明,酶的最适作用pH为11,最适作用温度为60℃,具有良好的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Ca2+、Mg2+对酶的稳定性有促进作用,Hg2+、Ag+、PMFS和DFP能强烈抑制酶的活力。SDS和Urea对酶的活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57.
东北植被区划及其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多因子环境要素聚类结果, 结合地貌分异、气候区划和土壤区划, 对东北植被进行了重新区划, 并论述了海拔高度决定的东北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松嫩平原、辽河平原构成的松辽平原的植被主体为草甸, 针茅(Stipa)等群落分布于较高地势的二级台地或沙丘上, 为草甸植被中不连续分布的沙地植被类型或海拔决定的垂直植被带的草原类型。据此, 将松辽平原植被区划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 即将温带草原区南部的东侧界限划定在大兴安岭山脊线附近, 北部寒温带针林南部界限和南部暖温带落叶林北部界线遵从现有研究结果。东北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受海拔决定的垂直地带性上的环状分布格局 特点。  相似文献   
58.
Coupling lactate fermentation with cell growth was investigated in shake-flask and bioreactor cultivation systems by increasing aeration to improve lactate productivity in Escherichia coli CICIM B0013-070 (ackA pta pps pflB dld poxB adhE frdA). In shake-flasks, cells reached 1 g dry wt/l then, cultivated at 100 rpm and 42°C, achieved a twofold higher productivity of lactic acid compared to aerobic and O2-limited two-phase fermentation. The cells in the bioreactor yielded an overall volumetric productivity of 5.5 g/l h and a yield of 86 g lactic acid/100 g glucose which were 66% higher and the same level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aerobic and O2-limited two-phase fermentation, respectively, using scaled-up conditions optimized from shake-flask experiments. These results have revealed an approach for improving production of fermentative products in E. coli.  相似文献   
59.
A gene (Ncphy) encoding a putative phytase in Neurospora crassa was cloned and expressed in Pichia pastoris, and the b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were examined in relation to the phytic acid hydrolysis in animal feed. The recombinant phytase (rNcPhy) hydrolyzed phytic acid with a specific activity of 125 U mg-1, Km of 228 micromol L-1, Vmax of 0.31 nmol (phosphate) s-1 mg-1, a temperature optimum of 60 degrees C and a pH optimum of 5.5 and a second pH optimum of 3.5. The enzyme displayed pH stability around pH 3.5-9.5 and showed satisfactory thermostability at 80 degrees C. The phytase from N. crassa has potential for improving animal feed processing at higher temperatures.  相似文献   
60.

Background  

Some strains of Bacillus licheniformis have been improved by target-directed screening as well as by classical genetic manipulation and used in commercial thermostable α-amylase and alkaline protease production for over 40 years. Further improvements in production of these enzymes are desir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