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9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90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为探讨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特征,促进火龙果生长发育和品质改良,该研究采用套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与农药、地膜覆盖和无措施五种耕作方式,以每种方式土壤的22种矿质元素为评价指标,比较不同耕作方式的矿质元素含量差异,阐明土壤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与无措施相比,其他耕作方式的Ca、Si、Mn等元素含量呈增加趋势,Fe、Mg、Al等元素含量则降低,Na含量无显著差异。(2)施用有机肥的矿质元素含量最丰富,地膜覆盖次之,套种紫花苜蓿最低。(3)相关性分析表明,火龙果地土壤矿质元素间多存在显著相关性,Al、Si、S、Ni与其他元素的相关性较密切,其次为Fe、Mg、Na、Mn、Cu和Co,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4) Ca、Fe、Mg、Mn、Cu、Zn和B之间多呈负相关,存在拮抗效应。干热河谷石漠化区在火龙果栽培时,应首选有机肥作为养分添加方式,并及时补充不同耕作方式造成的土壤矿质养分亏缺,尤其是Fe、Mg、Al、Na、Cu、Zn等元素。  相似文献   
82.
筛选出高效降三酰甘油降胆固醇菌株,为新型药物、食品的制备提供优良菌株。从样品中筛选分离出酵母菌株,并测定菌株降三酰甘油能力,采用磷硫铁比色法测定菌株降胆固醇能力,通过耐酸、耐胆盐及毒性实验研究菌株各项性能,通过生理生化及26S rDNA法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试验筛选出1株高效降脂降胆固醇酵母菌EAM-ZT003T,降三酰甘油能力高达80.2%,菌株具有很好的耐酸、耐胆盐能力,为期42 d的小鼠毒性试验发现,小鼠未出现异常体征,未发现异常死亡,且解剖观察各器官一切正常,菌株经26S rDNA鉴定为解脂亚罗酵母菌(Yarrowia lipolytica)。  相似文献   
83.
世界竹子清单更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编研世界竹子清单(World Checklist of Bamboos,WCB)是竹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文中更正了2016年由世界禾草权威英国皇家植物园——Kew园领衔出版的World Checklist of Bamboos and Rattans竹子部分统计数据,实际为1665种,而非其自述的1642种;持续汇集全球竹种,时间更新至2018年底,WCB(2018)已禀赋计130个竹属,包含1700个竹种。  相似文献   
84.
85.
以东北4种蕨类植物——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aro)、猴腿蹄盖蕨(Athyrium multidentatum(Dol1.)Ching)、分株紫萁(Osmunda cinnamomea(L.)var.asiatica Fernald)和蕨(Pteridium aquilinum (L.) Kuhn var.latiusculum (Desy.) Underw.ex Heller)为研究材料,分析在35%、13%和8%全光照处理下4种蕨类植物的生长和光合特征.结果发现: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4种蕨类植物的株高减小,比叶面积增加,叶片含水量增加.4种蕨类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胞间CO2浓度呈上升趋势.在3种遮荫处理下4种蕨类植物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在0.7~0.8;非光化学猝灭系数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4种蕨类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尤其是叶绿素b含量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而上升,但在8%全光照下蕨的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相比其他蕨类植物而言,蕨具有较高的比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和量子产率,相对较低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和叶绿素a./b.结果表明,4种蕨类植物最适合在35%全光照下生长,虽然对较低光照条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4种蕨类植物中,蕨具有较强的耐荫性.本研究为东北地区4种可食用蕨类植物的栽培管理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为研究香椿子正丁醇提取物(n-butyl alcohol extract of Toona sinensis,NBAE)对糖尿病肾病肾小球内皮细胞炎症的作用及机制,采用Wistar雄性大鼠,STZ注射造模,成功后分为DN组、DN+NBAE干预组,另设对照组。8周后取血测生化指标,取肾脏行HE和PAS染色,并行免疫组化检测MCP-1、ICAM-1、磷酸化p65的表达。以高糖(HG)、HG+NBAE、HG+NF-κB阻断剂吡咯烷二硫基甲酸盐(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刺激肾小球内皮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DN组大鼠相比,DN+NBAE组大鼠血糖明显降低,肾脏损伤减轻,相关蛋白表达均减少。细胞水平,NBAE明显降低MCP-1、ICAM-1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各指标改变情况与PDTC处理组类似。这表明NBAE明显改善DN肾小球内皮细胞的炎症,推测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7.
调查德州汉族人群598名男性无关个体37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析其在法医学和群体遗传学方面的应用价值,用AGCU Y37荧光检测试剂盒对德州汉族群体的37个Y-STR基因座进行扩增,用3500xL基因分析仪对其进行检测。用MEGA 7.0软件,通过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NJ)构建德州汉族群体和其他15个参考群体的系统发生树,探索群体间的遗传关系。结果共检出593种单倍型,基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 GD)值为0.113 9(DYS645)~0.971 4(DYS385a/b),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 HD)和识别能力(discriminative capacity, DC)分别为0.999 971 989和0.991 6。结果表明,这37个Y-STR基因座在德州汉族人群中有较高的多态性分布。群体遗传分析中,遗传距离、多维尺度分析(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 和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表明,德州汉族与其他地区的汉族群体遗传距离更近。不同群体的遗传特征与语系划分、历史形成、地理分布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德州汉族人群的法庭科学和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8.
A total of 37 microsatellite loci from the Russell's snapper, Lutjanus russellii, were successfully isolated and characterized. Thirty‐four loci were polymorphic in L. russellii samples. Twenty of the 37 marker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Hardy–Weinberg expected genotype proportions. Significant linkage disequilibrium was detected in one pairwise comparison. The numbers of alleles and observed heterozygosities in polymorphic loci ranged from two to 16 and from 0.41 to 0.95, respectively. These markers will be useful for studying the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this species.  相似文献   
89.
黄连ISSR反应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以黄连(味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单因子、双因子实验研究了ISSR反应体系中主要成分(Mg2+、dNTP、引物、模板、Taq DNA聚合酶)以及热循环参数(退火温度、循环数、变性时间、退火时间、延伸时间)对扩增结果的影响,并找出各自的最适条件,建立了适合黄连ISSR分析的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即在25μL反应体系中,内含1×PCR buffer、1.5mmol·L-1 Mg2+、200μmol·L-1 dNTP、0.3 μmol·L-1引物、40 ng模板、1 U TaqDNA聚合酶。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然后进行35个循环:94℃变性30 s,(据不同引物的退火温度)复性1 min,72℃延伸1.5 min,循环结束后72℃延伸7 min,-4℃保存。这一优化系统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标记技术进行黄连鉴定及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程序。  相似文献   
90.
探讨迷迭香酸对穿透支原体脂蛋白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穿透支原体脂蛋白损伤RAW264.7细胞为模型,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状况,DNA片断化分析观察穿透支原体脂蛋白对RAW264.7细胞DNA降解的影响,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7.5mg/L穿透支原体脂蛋白可引起RAW264.7细胞存活率降低,出现细胞凋亡特征性“DNA梯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出现凋亡亚G1期峰,凋亡率为31.9%;100μmol/L迷迭香酸预处理1小时后可以升高RAW264.7细胞的存活率,凋亡细胞特征性的梯状梯带消失,细胞凋亡亚G1期峰消失,并使RAW264.7细胞的凋亡率下降为7.9%。结论:迷迭香酸有抗穿透支原体脂蛋白诱导RAW264.7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