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指数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田金平  臧娜  许杨  陈吕军 《生态学报》2018,38(19):7082-7092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已成为中国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国家级经开区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挑战。为推进国家级经开区的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加强对国家级经开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引导,通过建立绿色发展指数方法,对国家级经开区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期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绿色发展水平定量评价研究运用多准则排序方法构建了绿色发展指数。首先从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4个方面构建了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各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加权后得到绿色发展指数。以2007年52家国家级经开区各项指标(基于不变价格的平均值)为参照,分析了2007—2012年52家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指数的动态变化,采用动态气泡图直观地表征年际间经开区绩效的横向和纵向变化。比较了东中西部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对其绿色发展指数的影响,进而对国家级经开区的绿色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3.
系统总结了城市暴雨灾害的特征和诱因,建立了高密度中心城区暴雨防灾规划体系,根据中心城区特征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理念的土地效能优化、基于绿道理论的绿地空间规划、基于低影响理论的暴雨调节系统、结合地下空间开发的暴雨管网建设等常态暴雨防灾策略,探索了基于灾时应急思维的暴雨防灾策略以及法律规范、技术条件、财政投入等暴雨防灾支撑策略,力图有效指导中心城区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4.
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稻梨孢引起的稻瘟病是世界水稻生产的最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米质。文中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上的应用,分析了病原菌遗传宗谱的特点及其与致病谱的关系,探讨了导致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发生变化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5.
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是急需优先抢救的国家重点保护濒危植物。目前,有关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原因及相应解濒技术的研究还非常缺乏,已有的植物种群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理论对极小种群植物并不完全适用,迫切需要研发有针对性的科学理论和保育技术。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2016YFC0503100)"的研究意义、内容、目标及展望。项目拟针对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开展保护与恢复技术的研究,拟构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种群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理论体系,研发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和更新复壮的技术体系,并建立相应的应用技术标准和示范基地,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6.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诱导型NO合酶在神经细胞中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深入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产物在阿片耐受和依赖中作用,采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技术,将iNOS cDNA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NG108-15神经细胞,获得G418抗性克隆,命名为NG-LNCXiNOS细胞。DNA印迹杂交,PCR扩增及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杂交分析,证实NG-LNCXiNOS细胞有外源iNOS基因整合,转录和表达;NADPH黄递酶(NADPH diaphorase  相似文献   
57.
臧荣春  马志超 《昆虫学报》1991,34(4):433-437
本实验对家蚕Bombyx mori五龄健康的雌雄幼虫、氟中毒的雌幼虫、细胞质多角体病毒(CPV)感染的雄幼虫血淋巴内的烟酸、烟酰胺、吡哆辛(VB6)、硫胺素(VB1)及核黄素(VB2)含量,采用离子对反相色谱法进行了定量测定.在五龄幼虫发育阶段,血淋巴内每种维生素含量均是雌蚕高于雄蚕,健康者高于病态者,且病蚕含维生素的量持续下降;烟酸和烟酰胺浓度一直减少,可能是部分烟酸、烟酰胺在酶作用下与某些蛋白质结合,部分烟酸、烟酰胺形成NADP酶的缘故;VB6、VB1和VB2浓度增加,是幼虫大量摄食、贮存能量和营养,供日后生命循环需要的结果.  相似文献   
58.
黄伞菌丝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测定了黄伞Pholiotaadiposa菌丝粗蛋白含量和氨基酸组成,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对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全面评价,并与营养价值较高的白灵侧耳Pleurotusnebrodensis、刺芹侧耳Pleurotuseryngii和金顶侧耳Pleurotrscitrinopileatu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伞菌丝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占其氨基酸总量的43.9%,蛋白质的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营养指数(NI)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分别为92.0、71.3、88.5、84.8、40.4和78.8,六项指标均比参比食用菌高。结果说明黄伞菌丝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59.
松嫩平原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固碳潜力估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姜蓝齐  臧淑英  张丽娟  孙丽  阎炳和 《生态学报》2017,37(21):7068-7081
基于1979—1985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15年实地采样数据,利用土壤类型法计算了近35年来松嫩平原及其各县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土壤碳库储量;并分析了松嫩平原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利用饱和值法对松嫩平原及其各县市农田土壤有机碳量的变化趋势进行拟合,估算其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结果表明:(1)2015年松嫩平原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值为1.61 kg/m~2,近35年来约有81.59%的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呈下降趋势,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北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以富裕县东部、依安县中部、肇东县西部、扶余县西部等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下降幅度最大;(2)2015年松嫩平原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库总储量为233.63 Tg,比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减少了32.62 Tg;(3)2015年松嫩平原农田表层土壤总固碳潜力为-32.7 TgC,呈现出"碳源"趋势,农田土壤单位面积固碳潜力平均值为-1.793×10~(-3)Tg/km~2。  相似文献   
60.
以红松籽仁为原料,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优化高速匀质-微波辅助提取红松籽油的工艺,考察了匀质速度、匀质时间、液料比、微波温度、微波功率及微波时间对红松籽油提取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红松籽油最佳提取条件为:匀质速度12 000 r·min-1,匀质时间120 s,液料比20 mL·g-1,微波温度60℃,微波功率700 W,微波时间50 min。在上述条件下,红松籽油最优提取率可达60.3%。利用GC-MS对得到的红松籽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其主要成分为棕榈酸、皮诺敛酸、亚油酸、反-13-十八碳烯酸、顺-13-十八碳烯酸、硬脂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5.55%,其中松籽油所含有的特异性不饱和脂肪酸-皮诺敛酸含量可达13.65%。此外,对该工艺提取得到的红松籽油的抗氧化活性及理化性质进行了评估,发现红松籽油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强,其IC50值为0.095 4 g·mL-1。此外,红松籽油过氧化值和酸值较低,碘值较高,表明红松籽油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天然油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