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92.
改善大分子质粒DNA重组效率的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两次连接法对一个质粒载体为7.65 kb,插入子为1.47 kb的片段进行重组连接,使连接效率大大提高.此方法对于大分子的质粒DNA重组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93.
我们采用RT-PCR,从小鼠杂交瘤细胞中扩增并克隆了抗破伤风类毒素(TT)抗体轻、重链可变区,重链Fd区基因,测定了其VH、Vk序列。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Fd片段,ELISA分析的结果表明Fd片段具有抗原结合的能力,但特异性很差。进一步采用SOE,和PCR技术,将VH、VK基因与ScFv连接片段组装成单链抗体(ScFv)基因片段,以及将人重链CH1和Fab基因连接片段组装成Fab基因片段。将它们分别插入含噬菌体fd外壳蛋白3基因的phagem-id pHEN 1中,在辅助噬菌体M 13-VCS作用下,噬菌体表面表达了抗TT的噬菌体单链抗体(phage-ScFv)与噬菌体Fab(phage-Fab),经ELISA检测,表明它们都能与TT特异结合。  相似文献   
94.
本文克隆了抗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单抗526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构建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单链抗体的具有强启动子PR和PL的温度诱导型表达载体,表达了抗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单链抗体。表达产物经ELISA测定证明具有特异结合PSA的能力。  相似文献   
95.
世界红树植物区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了世界红树林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及其特点。确认全世界共有红树植物16科24属84种(含12变种),其中真红树为11科16属70种(含12变种),半红树为5科8属14种。东方类群有14科18属74种(含12变种),以/legiceras,Osbornia,/legialitis,Bruguiera,Ceriops,Kandelia,Scyphiphora和。Nypa等属为特征;西方类群有5科6属10种,具有单种特有科皮利西科Pelliceraceae以及laguncularia属。中国红树植物区系有12科15属26种(含1变种),其中特有种4种。海南的红树植物种类最为丰富,占全国的96.2%;广东次之,占42.3%。台湾记载的红茄苳(Rhizophoram,ucronata)其实为红树榄R.stylose之误。  相似文献   
96.
 采用2×2列联表,通过方差分析、X2检验、Ochiai指数对黑石顶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各阶段群落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在演替恢复初期表现为无相关性,针阔叶混交林阶段为总体的正关联,阳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呈总体负关联,中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总体呈显著正关联。在演替初期主要种对间尚未形成一定的种间关系,演替至混交林和阳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种间关系开始形成,但大多表现为直接的竞争关系,中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种间关系,表现为同层树种间的种间结合或竞争和不同层种间的结合关系。  相似文献   
97.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紫红丝膜菌子实体色素的提取条件及其稳定性。色素最佳提取条件为以80%乙醇60℃下提取2h,影响程度为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色素对自然光、紫外光不稳定;酸性条件下为紫红色,碱性为堇紫色;对Fe3+不稳定;对氧化剂不稳定,对还原剂稳定;对常用食品添加剂相对稳定;温度的变化对色素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98.
99.
Little is known of the origin and the earliest migratory routes of the eastern Asia populations. Many researchers suggested that modern humans in eastern Asia originated from Africa[1,2], and the migratory routes spread from western to eastern Asia along southern mainland of Asia[3]. Eastern Asia was one of the few regions with relatively abundant hominid fossils, especially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the home of Ramapithecus and Yuanmou Man. Yuanmou Man was the oldest hominid fossil[4]. …  相似文献   
100.
外域恶性杂草薇甘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薇甘菊是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中国的一种危害极大的杂草,原产于热带美洲,现已入侵到南亚,太平洋地区及我国华南地区,文中对薇甘菊的形态分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危害性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