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8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136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91.
在测定武钢工业区园林植物滞尘能力的基础上,结合绿地实地调查和武钢工业区园林绿地GIS,比较分析了园林绿地不同植物种类和层片类型的滞尘能力,并定量研究了武钢厂区园林绿地的滞尘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园林植物的滞尘能力有较大差异,这主要与不同植物的叶表面特性、树冠结构、枝叶密集程度等差异有关.不同层片类型滞尘能力依次为落叶阔叶灌木>常绿阔叶灌木>绿篱>常绿阔叶乔木>落叶阔叶乔木>针叶乔木>草本.武钢厂区园林绿地的日滞尘量是9.51 t,年总滞尘量为3 089.98 t.其中常绿阔叶乔木层片年滞尘量最大,达991.68 t,落叶阔叶灌木层片最小,只有0.0181 t.由于园林绿地的滞尘量取决于所构成植物的滞尘能力及其叶面积绿量,因此,选择滞尘能力强的植物,并以乔灌草不同生活型植物进行合理配置,是提高园林绿地滞尘效应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2.
引导序列(Guide Sequences,GSs)是与mRNA靶序列互补并引导RNase P切割的小RNA片段。设计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μ/54基因D片段mRNA序列互补的GS,将其共价结合到大肠杆菌来源RNase P催化核心M1 RNA,构建成T7-M1GS核酶。通过对μ/54基因D片段转录产物体外切割实验和将T7-M1GS构建在含有U6启动子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与构建在真核载体pEGFP-N1的μ/54基因D片段共转染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体内切割实验,证实该核酶具备对μ/54基因D片段mRNA的特异切割能力,为利用核酶治疗HCMV感染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93.
苦茶是一种特殊的茶组植物,它以1,3,7,9-四甲基尿酸为主要的嘌呤生物碱。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质谱联用(HPLC-DAD/MS)的方法对苦茶水提液中的茶多酚和嘌呤生物碱进行了定性分析,检测到3种嘌呤生物碱、7种儿茶素类化合物和2种非儿茶素类茶多酚(没食子酰奎宁酸酯和咖啡酰奎宁酸酯)。同时与传统绿茶在儿茶素类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上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苦茶中总儿茶素含量(13.82%)远高于传统绿茶(7.37%),但各儿茶素类化合物的相对组成比在两种茶中极其相近,均以酯型儿茶素为主。  相似文献   
994.
白腐真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刘玲  叶博  刘长江 《生物技术》2006,16(5):41-44
对影响白腐真菌(5.776)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包括菌龄、水解酶液的种类及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再生培养基的稳渗剂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比较分析和正交实验得到最适合的白腐真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结果表明:当菌龄为58h,采用1%纤维素酶和1%蜗牛酶(2:1)混合液,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180min,用0.7mol/L氯化钠作渗透压稳压剂,白腐真菌(5.776)原生质体的形成数和再生率均比优化前大为提高,原生质体形成量为8.36×10~5个/mL,原生质体再生率为9.12%。  相似文献   
995.
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FSO179产α-淀粉酶固体发酵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有机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有机氮源为花生饼粉;培养基正交试验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花生饼粉20%,玉米粉5%,无机盐为c组配方;初始发酵pH为7.4;最适的发酵温度为33℃;在以上最适条件下固体培养6d,发酵产酶水平可达1300.6u/g,优化结果比初始设计提高了42.9%。该酶酶学特性研究表明: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作用pH为4.0;Fe2 、Ba2 、Cu2 、Mn2 、Fe3 金属离子对酶具较强抑制作用,而Ca2 对酶具有一定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报道海南岛4种新记录植物,包括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Wu ex L.D.Chow et S.M.Hwang、花叶秋海棠Begonia cathayana Hemsl.、细梗香草Lysimachia capillipes Hemsl.和毛萼山珊瑚Galeola lindleyana(Hook.f.etThoms.)Rchb.f.。引用的标本全部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  相似文献   
997.
大花蕙兰基因组DNA提取及RAPD反应条件探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SDS、CTAB和改良CTAB法分别提取大花蕙兰叶片基因组DNA,发现以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纯度高,产率也较高。以5’-GGTGCTCCGT-3(’BA440)为随机引物,并以大花蕙兰品‘种金杯(’Cymbidiumhybridiumcv.HiroshimaGoldenCu“pSunnyMoon”)的DNA为模板,对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25μl反应体系中,Mg2 、Taq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和dNTP5种主要成分的适宜浓度或用量分别是:2.0mmol/L、1.0U、0.20μmol/L、25ng和0.20mmol/L。扩增程序优化为:94℃预变性4min;94℃变性0.5min,37℃退火1min,72℃延伸1min,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min。  相似文献   
998.
刺栲(Castanopsis hystrix)的气体交换和叶绿素a荧光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和PAM-2100便携式植物荧光分析仪分别在初夏和秋季测定了广州龙眼洞林场刺栲(Castanopsishystrix)幼树叶片的气体交换和叶绿素a荧光参数。结果表明:1)刺栲冠层阳生叶的光饱和点为400μmolphotonsm-2s-1,最大光合速率在4-6μmolm-2s-1之间,说明刺栲幼树保持阳生植物的特征。阴生叶与阳生叶的叶绿素a/b值相似,均约为2.4,而阴生叶叶绿素b含量高于阳生叶,表明阴生叶具有潜在利用弱光的能力;2)刺栲幼树冠层叶片的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化学量子产额(Yield)的日动态变化在中午略有下降,说明其在强光下能发生可逆性的光抑制。刺栲冠层阳生叶的最大光合能力比较低,整个冠层叶能高效而稳定地利用散射和透射光,这些特征使得常绿的刺栲幼树能在林边或林下良好生长,较好地适应不同的光环境并成功渡过幼苗期,最终成为群落中的上层优势种。  相似文献   
999.
ICU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ICU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129例ICU深部真菌患者的血、痰、粪便、尿、腹腔引流液培养结果及其临床资料。结果129例ICU深部真菌患者中共分离出152株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为主,其中白色念珠菌占55.92%,热带念珠菌占21.71%。感染部位以尿路感染最常见,占50.66%,其次为呼吸道感染,占29.61%。结论ICU深部真菌感染菌种和部位有自己的特点,并且有一定的诱发因素,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00.
鹤顶兰花粉管在子房中的生长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扫描电镜对鹤顶兰(Phaiustankervilliae(Aiton)Bl.)花粉管在子房内的生长途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花粉管在子房中的生长途径可以分为3个阶段:(1)沿子房壁轴向生长阶段,从授粉开始至大孢子母细胞四分体时期,花粉管经过合蕊柱到达子房,经由胎座基部沿子房壁轴向生长;(2)沿子房径向生长阶段,二核胚囊之后,花粉管在胚珠之间穿梭,以径向生长为主;(3)朝珠孔定向生长阶段,胚囊成熟时,花粉管朝珠孔定向生长进入胚囊。实验结果说明花粉管的定向生长受胚珠的分子信号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