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5篇
  免费   690篇
  国内免费   245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294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98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455篇
  2013年   426篇
  2012年   613篇
  2011年   569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477篇
  2007年   466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202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本文报道作者近年来在石家庄动物园对亚洲象Elephas maximus进行药物驱虫时采集的寄生线虫一新种,无齿奎隆线虫,新种Quilonia edentat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12.
蒋英教授是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他从事中国夹竹桃科、萝藦科、番荔枝科植物的专门研究和教育事业有五十四年历史,为祖国科学事业奋斗一生,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他的生平、艰苦创业的经过、严谨治学精神、培养人才的经验,并总结了他一生的科研成就和八十多篇著作名录,供后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白蚁蛀蚀不同树种的木材有明显的偏爱性,各种木材抵抗白蚁的蛀蚀能力也有很大差异。如在我国南方,用马尾松作房屋中的木构件,短短几年内就可能遭受白蚁蛀损,而某些抗蚁蛀良好的木材,使用年限超过百年的却不乏其例。研究太材对白蚁的天然抗性能为选择造林和绿化树种,合理用材以及寻找植物性抗白蚁物质提供依据。本工作对广东常见的二十二种本地产和外来树种的木材,用南方危害最大的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作室内生物测定,并讨论了影响木材抗蚁蛀性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烟草愈伤组织分化和芽原基形成期间呼吸代谢途径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接种在继代培养基上的柳叶烟草愈伤组织,未观察到组织分化和芽原基形成。在分化培养基上生长的愈伤组织,接种后第6天可见拟分生组织和管胞分化,9—12天有芽原基形成,15—18天可观察到苗端结构。根据碘乙酸、Na_3PO_4和丙二酸抑制试验,以及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与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结果,初步表明烟草愈伤组织呼吸中存在有EMP、HMP和TCAC代谢途径.在发生输导组织和芽原基分化的愈伤组织中(接种后第6—12天),HMP途径的运行程度较高;而芽原基的继续生长(培养12天以后),则与EMP途径的增加有关;分化培养基上生长的愈伤组织,始终较继代培养愈伤组织具有较高的FCAC活性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利用造血细胞体外琼脂培养技术,比较了狗的不同来源的GM—CFC增殖、分化性能和辐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循环血中GM—CFC集落产率约为骨髓的1/60;细胞集落开始形成时间较骨髓晚1天,细胞集落随培养时间(前3—5天)增加而增加,其增加速率约为骨髓的20%;辐射敏感性D_0值为0.34Gy,明显低于骨髓中GM—CFC的D_0值(0.82Gy)。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动员后血中GM—CFC数量明显增加,细胞集落增加速率约为骨髓的59%,D_0值为0.72Gy。从而为循环血干细胞移植疗效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几个生态因子对黄盖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庶万  郑振虎 《生态学杂志》1989,8(5):19-21,F004
黄盖鲽(Psuedopleuronectes yokohameGünther)是鲽科中的冷温性鱼类,广泛分布在日本、朝鲜及我国的东海、黄海和渤海。地方种群多,洄游范尉小,适应能力强,既是底栖生物食性,又可耐较低的温度,虽非名贵鱼种,却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在开展近海增殖时,不存在越冬和效益外流问题。因此,早在60年代,日本山口县和大分县的学者们,便开始着手该品种的人工孵化和增殖放流试验。80年代初已达年放流2—3cm的稚鱼苗7.0×10~6尾的水平。为了在渤海开展增殖工作,建立综  相似文献   
17.
谢麟阁 《动物学报》1989,35(3):274-278
作者采用简单的螺胚生长抑制法,证明软体动物细胞具有DNA复制后修复功能,并受咖啡碱抑制。在没有其他诱变剂的参与下,咖啡碱并不损伤DNA,但也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云南西部狭臀蚤属四新种记述:蚤目:多毛蚤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告云南西部狭臀蚤属Steni(?)chia 4新种:1)金氏狭臀蚤,新种 S.chini sp.nov.与锐额狭臀蚤 S.angustifrontalis Xie et Gong接近;2)李氏狭臀蚤,新种 S.liae sp.nov.与金氏狭臀蚤新种和锐额狭臀蚤接近;3)柳氏狭臀蚤,新种 S.liui sp.nov.与李氏狭臀蚤新种和高山狭臀蚤S.montanis xie et Gong接近。4)吴氏狭臀蚤,新种 S.wui sp.nov.与卢氏狭臀蚤 S.lewis Smit接近。本文认论了李氏狭臀蚤新种与金氏狭臀蚤新种的形态分类及本属蚤类的宿主等生态问題,并编制本属14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共知螽亚目昆虫5科、26属、58种(表1)。其中螽斯占总种数的74.2%,蟋蟀占17.3%,其余的占7.5%。其区系组成以古北种为主体,特别是东北中国种、东西伯利亚——蒙古种和欧洲——西伯利亚种是区系组成的核心(表2)。特有种占有一定的比例(10.3%),主要分布于该区东北部的森林草原亚带和西部的荒漠带。中部地区有部分华北种的渗入。在本区东部的草原带中,螽斯亚科昆虫最为丰富;西部的荒漠带中,硕螽亚科昆虫是最突出的代表种,并有中亚种的分布(表4)。从总的种类分布来看,东北部的森林带和草原带的昆虫种类明显比西部荒漠带要丰富,中部的干草原亚带则是上述两者的过渡区域。 文中还根据螽亚目昆虫在不同植被地区的分布情况,采用Sφgrensen系数比较了各地带之间昆虫区系的相似性(表3)。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10个植被地带或亚带划分成6个大的地带区:森林区、草原区、荒漠区、暖温型森林草原区、暖温型典型草原区和暖温型荒漠草原区(图2)。作者详细地叙述了各个地带区中昆虫区系的组成特点和分布规律。并就前人对该区昆虫区划工作提出了若干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20.
SIRE-1 is a family of several hundred dispersed copies of a very large DNA element from Glycine max that has features characteristic of retroviruses and retrotransposons. A 2.4 kb SIRE-1-specific fragment was recovered from a soybean cDNA library and sequenced. The sequence contains two ORFs. Theoretical translation of ORF1 produces a gag-prot-like polyprotein containing highly conserved motifs found in retroelement nucleocapsids (CX2CX4HX4C) and aspartic proteases (LDSG). The second ORF is foreshortened. The cDNA also contains nearly 200 bp of a putative 5 LTR just upstream of a tRNA primer-binding si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