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5篇
  免费   406篇
  国内免费   180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为了解华南地区典型燃煤电厂周边表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对韶关市燃煤电厂周边20处农田表层土壤中7种重金属(镍(Ni)、铜(Cu)、锌(Zn)、镉(Cd)、铅(Pb)、铬(Cr)及砷(As))的总量进行检测,并分析了其相应的空间分布规律,同时评估了周边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并分析其来源。结果表明:该燃煤电厂周边土壤中重金属Ni、Cu、Zn、Cd、Pb、Cr及As的平均含量分别是17.79、19.59、159.08、3.14、111.01、96.61 mg/kg和21.48 mg/kg,Cd、Pb污染情况突出,重金属Zn、Cd、Pb、Cr的分布与盛行风向密切相关。综合污染指数法表明,Cd、Pb及Zn处于重污染状态;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表明,Cd处于严重潜在生态风险状态;地累积指数法表明,Ni、Cu整体处于无污染状态,Cd整体处于高污染状态。多种统计方法表明,Zn、Cd、Pb及Cr受燃煤电厂影响明显,Cu、As的来源不仅受燃煤电厂等工业的影响,还与该地区农业灌溉用水密切相关,Ni的分布最为均匀,受自然因素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982.
多样化的森林群落为植物生长提供了不同的微生境。然而,物种在不同类型森林群落中是呈随机分布还是生态专化仍有待阐明。基于不同优势物种群落在太行山猕猴国家自然保护区建立了4个1 hm2(100 m×100 m)森林动态监测样地,采用Kruskal-Wallis方法、Betadisper检验分析不同群落间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差异,利用相关网络和指示种分析探索物种-群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群落间木本植物的多度、丰富度和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共有5种物种同时出现在四个群落中,有43.82%(39/89)的物种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群落中;网络分析结果显示,物种与群落之间的连接指数为41.29%,专化指数为60.89%;指示种分析显示不同植物群落间指示物种不同。了解了太行山猕猴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研究结果同时表明,木本植物在不同群落中的分布具有较高的专化特征。希望本研究能为该区域木本植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理解和物种保护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83.
通过对三峡水库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和巫峡镇段消落带开展生态袋护坡复绿试验7年后,生态袋上(内)、生态袋堆叠处上方和左侧消落带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的种群密度、表型生长性状、地上和地下生物质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探讨以狗牙根为生态袋上的种植植物,将生态袋护坡技术用于三峡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各试验地生态袋上与其堆叠处上方和左侧消落带的狗牙根种群密度和地上生物质量差异不显著。(2)狗牙根的表型生长性状和根系生物质量因地和在生态袋堆叠处的方位不同而异。在双龙镇试验地,生态袋上比其堆叠处上方消落带上狗牙根的植株长度和节间长度低23.9%和22.6%(P<0.05),除此之外的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生态袋内0-5 cm土层的根系生物质量比其堆叠处上方消落带增加了75.7%(P<0.05),比其堆叠处左侧消落带降低了11.8%,在5-15 cm各土层降低了91.6%-96.9%(P<0.05),15-20 cm土层的差异不显著。在巫峡镇试验地,生态袋上与其堆叠处上方和左侧消落带的各表型生长性状的差异均不显著;生态袋内各土层的根系生物质量均比其堆叠处上方和左侧消落带增加了20.0%-138.7%。(3)各试验地生态袋内与其堆叠处上方和左侧消落带土壤容重的差异不显著,土壤化学性质因地和在生态袋堆叠处的方位不同而异。在双龙镇试验地,生态袋内的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比其堆叠处上方消落带分别降低了13.6%和40.9%(P<0.05),比其堆叠处左侧消落带分别降低了11.9%和33.0%(P<0.05);速效钾含量比其堆叠处上方和左侧消落带分别增加了18.3%和34.1%(P<0.05);除此之外各指标的差异均不显著。在巫峡镇试验地,生态袋内的土壤pH值和全氮含量比其堆叠处上方消落带分别降低了1.4%和27.9%(P<0.05),全钾含量增加了6.1%(P<0.05);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比生态袋堆叠处左侧消落带分别降低了8.1%和24.9%(P<0.05);除此之外各指标的差异也不显著。(4)狗牙根种群密度、大多数生长指标和生物质量与土壤理化指标相关不紧密。总体上,生态袋上(内)与其堆叠处上方和左侧消落带的大多数表型生长指标,地上和地下生物质量,以及土壤理化指标的差异不显著。狗牙根耐淹、抗旱、耐贫瘠,根系发达,且穿透力强,能够在生态袋上正常生长;生态袋透水不透土,且具有一定的保肥能力。因此,以狗牙根为生态袋上的种植植物,将生态袋护坡技术用于三峡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4.
We found T-type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Ni^2 can efficiently induce the formation of cement gland in Xenopus laevis animal cap explants.Nother T-typer specific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Amiloride can also induce the formation of cement gland,while L-type specific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Nifedipine as no inductive effect.These results may offer us an new approach to study the differentiation of cement gland through the change of intracelluar calcium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985.
The Asian corn borer 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 (Lepidoptera: Crambidae) enters facultative diapause as fully‐grown larvae in response to short day lengths during autumn. As a result of geographical variations in photoperiodic response, the moths from Nanchang (28.8°N, 115.9°E; NC strain) judge both LD 14 : 10 h and LD 15 : 9 h photocycles as long days and develop directly, whereas moths from Haerbin (44.9°N, 127.2°E; HB strain) judge the same photocycles as short days and enter diapause. Crosses between the two strains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inheritance of diapause. The critical day lengths for diapause induction in the HB strain are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ose in the NC strain at all temperatures. The critical day length of F1 progeny is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two strains. However, the critical day length in all crosses is significantly longer with HB strain fathers or grandfathers than with NC strain fathers or grandfathers, indicating that the male parent has significantly more influence on the critical day length of subsequent progeny than the female. The results from all crosses under LD 14 : 10 h or LD 15 : 9 h photocycles at 25 °C show that the inheritance of diapause in O. furnacalis does not fit a purely additive hypothesis and that the capacity for diapause is transmitted genetically in the manner of incomplete dominance. The incidence of diapause for F1 progeny under an LD 14 : 10 h photocycl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under an LD 15 : 9 h photocycle, suggesting that the induction of diapause can be influenced by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F1 genotype and photoperiod.  相似文献   
986.
真菌毒素是一类丝状真菌次级代谢产物,为高毒性天然污染物,在农产品生产和贮运过程中难以完全消除,污染率高、危害性大,已成为农产品安全主要风险因子之一。农产品中主要真菌毒素生物解毒研究对污染原料再利用、动物健康养殖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微生物菌株或微生物酶对真菌毒素可进行高效地降解转化或生物吸附。近十年,主要真菌毒素生物解毒研究已逐渐成为真菌毒素污染控制领域的关注重点,但关于生物降解机制的研究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很多微生物菌种的降解转化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将从农产品中主要真菌毒素生物降解菌种、生物解毒酶及作用方式等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生物解毒深入研究及产业化技术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87.
为探究葛根品种间异黄酮类物质代谢关键酶基因PtCHI的分子机制差异,并揭示其品种间异黄酮物质含量差异的原因,该研究以野葛品种‘桂葛8号’和粉葛品种‘桂葛1号’为材料,经乙醇提取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野葛和粉葛中葛根素和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基于已报道的野葛CHI基因,通过同源克隆方法分离粉葛中PtCHI基因,并在体外进行蛋白表达,同时在拟南芥原生质体中研究PtCHI基因的定位。结果表明:(1)野葛中的葛根素含量显著高于粉葛的,野葛的总黄酮含量也高于粉葛但未达到显著水平。(2)成功分离到粉葛PtCHI基因,长度为742 bp且包含672 bp完整的ORF框,编码223个氨基酸,与野葛的CHI基因具有99%的同源性。(3)CHI基因在粉葛中的表达量为茎>根>叶子,在野葛中则为根>茎>叶子,除叶子外野葛中CHI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粉葛。(4)经预测,粉葛PtCHI蛋白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且大小为27.8 kD,二、三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具有25个磷酸化位点,与野葛、大豆和乌拉尔甘草的亲缘关系较近,与F3H2、F3H、4CL4、DFR2及CHS发生互作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988.
烟草胺合成酶(nicotianamine synthase,NAS)能够催化合成植物体内铁运输所需的螯合物烟草胺(nicotianamine,NA),在植物维持铁稳态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玉米、小麦和大麦等禾本科植物的NAS蛋白进化为ClassⅠ和ClassⅡ两个亚家族,可能分别参与调节铁的吸收和运输,其家族成员之间蛋白序列同源性较高,ClassⅡ NAS具有特异的N端可变结构域。通过进化分析分析玉米NAS的两个亚家族,以及建模预测两类亚家族代表基因ZmNAS1(ClassⅠ)和ZmNAS3(ClassⅡ)的蛋白结构,结果表明ZmNAS1和ZmNAS3的三维结构高度相似,推测可能通过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化发挥功能;进一步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分析ZmNAS1和ZmNAS3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ZmNAS1和ZmNAS3蛋白可以互作,删除N端可变结构域的ZmNAS3?N只能与ZmNAS3蛋白互作而不与ZmNAS1互作,推测ZmNAS可以形成同源二聚体,而形成异源二聚体需要ClassⅡ家族蛋白的N端可变结构域。研究结果揭示了玉米中ClassⅡ NAS调控铁稳态的机制,其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89.
目的通过对中国侵袭性真菌监测网(CHIF-NET)2013年中国48家综合医院收集的1 562株酵母菌进行流行病学分布及唑类耐药性分析,为临床侵袭性酵母菌的唑类用药提供数据基础。方法收集2013年中国侵袭性真菌监测网48家医院共1 562株酵母菌菌株及其原始信息,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 MS,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结合核糖体DNA测序明确菌种鉴定;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M44-A2纸片扩散法检测菌株对氟康唑及伏立康唑的敏感性。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出酵母菌1 562株,其中白念珠菌分离率最高(38.4%),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18.4%)、热带念珠菌(16.4%)、光滑念珠菌复合体(9.4%)及其他少见菌种(<6.4%);患者性别中男性占比(60.7%)高于女性(38.9%);患者年龄中,65岁以上年龄段患者最多(34.2%),其次为50~65岁(30.6%)、15~49岁(29.9%)和0~14岁患者(<1.9%);标本来源中以血液标本(46.4%)为主,其次为腹水(10.2%)、导管(9.2%)及引流液(8.5%)、分泌物(5.2%),其他标本类型均较少(<4.7%)。住院患者分离率(93%)显著高于门急诊患者(7%);科室类型中以外科患者(33.8%)为主,其次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27.5%)、内科患者(20.5%)及其他病房(<18.2%);药敏结果显示,白念珠菌及近平滑念珠菌复合体对氟康唑及伏立康唑敏感性均较高(>94%),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及伏立康交叉耐药率最高(21.9%),光滑念珠菌复合体交叉耐药率次之(15%),其次为季也蒙念珠菌(8.1%)和菌膜念珠菌(4.3%)。结论应持续加强中国地区侵袭性酵母菌监测,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合理控制其用量,防止耐药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990.
本研究旨在建立对肠道主要共生菌的快速定量方法。根据细菌16S rRNA基因的保守序列并参考相关研究,设计针对总肠道菌群的通用引物和探针,以及针对双歧杆菌属、肠球菌属和肠杆菌科的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采用引物设计工具(Primer-BLAST) 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以验证引物和探针的特异性。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各目标菌属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qPCR检测的标准模板,选择标准模板进行重复性实验,并计算组内和组间重复变异系数。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不同年龄段的临床粪便标本进行3类细菌的检测,并初步分析这些菌群与增龄的关系。结果显示,引物和探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各目的细菌标准曲线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总菌群或各目标菌属的线性范围分别为:总菌群2.9×103~2.9×1012copies/μL、双歧杆菌3.1×102~3.1×109 copies/μL、肠球菌5.9×102~5.9×109 copies/μL、肠杆菌6.3×102~6.3×109 copies/μL,决定系数R2≥ 0.995;检测的最低拷贝数为总菌群7.5×102 copies/μL、双歧杆菌 46 copies/μL、肠球菌 37 copies/μL、肠杆菌 51 copies/μL;重复性实验变异系数在1.32%以下,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对不同年龄段临床粪便标本检测的结果显示,肠球菌和肠杆菌含量随增龄呈增长趋势,且老年组含量显著高于青年组,但在高龄老年人中未发现肠球菌数量增加。双歧杆菌含量随增龄减少,且各组间差异显著,在高龄老年人中也未观察到双歧杆菌显著减少。结果提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可供临床推广的菌群绝对定量方法,能够同时检测3类细菌和菌群总量,对于菌群定量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