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应用组织化学、透射电镜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Pb在日本沼虾各主要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和积累情况.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625mg·L-1Pb溶液暴露10d后的日本沼虾触角腺内,具有大量的电子密度较高的Pb颗粒.在电镜下细胞内的溶酶体中沉积有大量的Pb颗粒,这些Pb通过积聚,在细胞顶端部位逐渐增多,从而出现外排现象.中肠细胞内含有Pb颗粒,细胞质出现空泡化,核膜和线粒体内嵴部分解体.肝胰脏细胞内除分布有少量Pb颗粒外,细胞结构基本完整.在沼虾鳃细胞内未发现Pb颗粒,但在鳃丝之间发现少量Pb颗粒吸附在鳃丝的表面.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触角腺中Pb含量最高,达637.6mg·kg-1;触角腺在Pb的解毒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2.
盐生植物根冠区土壤盐分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对植物根冠区土壤盐分和盐分组成的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盐生草本植物根际土盐分有降低趋势,27个采样点中仅有7个样点根际土盐分是增加的;盐生灌木根冠区土壤盐分的变化与植株生长状况有关,幼龄树和生长旺盛的灌木根冠区盐分变化不明显,根际土盐分甚至略有下降,随着生长势的衰弱,根际土、冠下土和边缘土均表现出土壤盐分的增加,增加最明显的地带为树冠边缘。根冠区有逐渐形成“盐分岛”的趋势。盐生灌木具有生物积盐作用。稀盐盐生植物和泌盐盐生植物根冠区Na^+/K^+比均呈降低趋势,53个采样点中仅有14个采样点的根际土Na^+/K^+比高于背景土,在31个冠下土采样点中仅有10个采样点的冠下土Na^+/K^+比提高,但柽柳、白刺生长衰弱后边缘土Na^+/K^+比有回升趋势;拒盐盐生植物芦苇根际土Na^+/K^+比则有增加趋势,4个采样点中有3个采样点根际土Na^+/K^+比提高,SO4^-2/Cl^-比的变化在稀盐盐生植物、泌盐盐生植物和拒盐盐生植物间存在差异,稀盐盐生草本植物16个采样点中有10个样点根际土SO4^-2/Cl^-比增加,但稀盐盐生灌木根际土、冠下土SO4^-2/Cl^-比降低,边缘土增加;SO4^-2/Cl^-比在泌盐盐生植物根际土、冠下土和边缘土中均呈明显的降低趋势,20个根际土采样点中仅3个采样点SO4^-2/Cl^-比提高,13个冠下土采样点中只有1个采样点SO4^-2/Cl^-比提高,边缘土SO4^-2/Cl^-比在3个采样点中全部降低;拒盐盐生植物芦苇根际土SO4^-2/Cl^-比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843.
促性腺激素在白蚁脑中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苏晓红  奚耕思  李柯 《动物学报》2004,50(2):240-244
为研究昆虫卵泡刺激素 (FSH)和黄体生成素 (LH)的存在与分布 ,我们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对FSH和LH在尖唇散白蚁 (Reticulitermesaculabialis)脑中的分布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显示 :FSH免疫阳性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分布在雌性繁殖蚁分飞期前脑的左叶、右叶及中部 ,雌性末龄若虫前脑的右叶 ,雄性繁殖蚁前脑的右叶 ;LH免疫阳性物质分布在雌、雄繁殖蚁前脑左叶 ;在工蚁和兵蚁中未见有FSH和LH免疫阳性物质存在。研究结果表明 :FSH和LH在白蚁脑中的存在具有发育阶段特异性 ,并且有可能像其在脊椎动物中那样参与调节性腺发育及精卵成熟 ;可能调节繁殖蚁、兵蚁、工蚁的产生  相似文献   
844.
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的不断发展改进为癌症的诊断治疗以及人们对衰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思路。近年来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有:(1)基本方法。(2)TRAP法。(3)改良的TRAP法。(4)间接检测法等。  相似文献   
845.
中国紫草科破布木属花粉形态和外壁超微结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深入探讨紫草科(Boraginaceae)的分类问题,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该科破布木属(CordiaL.) 10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和外壁超微结构。发现该属花粉具三孔、三孔沟、三拟孔沟和三合沟4种萌发孔类型。外壁表面具微刺状纹饰、刺状纹饰、网状纹饰和不规则的条纹网状纹状。破布木属的花粉特征表明,该属花粉在紫草科中既是独特的分类群,又是比较原始的属种。  相似文献   
846.
地下滴灌条件下三倍体毛白杨根区土壤水分动态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根系分布试验观测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倍体毛白杨一维根系吸水模型,在考虑根系吸水情况下利用HYDRUS模型模拟了地下滴灌条件下三倍体毛白杨根区的土壤水分动态,通过田间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并利用HYDRUS研究了不同灌水技术参数对土壤湿润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溉结束和水分再分布24 h后,土壤含水量模拟结果的相对平均绝对误差(RMAE)分别为7.8%和6.0%,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36和0.026 cm3·cm-3,说明HYDRUS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地下滴灌条件下三倍体毛白杨根区的短期土壤水分动态,且所建根系吸水模型合理;与2、4 L·h-1的滴头流速和连续性灌溉相比,流速1 L·h-1和脉冲式灌溉(每隔30 min灌水30 min)能增大土壤湿润体体积,且可以减少水分深层渗漏量,因此,对试验地三倍体毛白杨根区进行地下滴灌应首选流速1 L·h-1的脉冲式灌溉.  相似文献   
847.
通过ABM方法研究生态产业共生系统,利用STARLOGO软件平台,并结合案例分析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的宏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规模相当的不同的生态产业共生系统,在资源输入一定情况下,直接利用输入资源的企业总规模大于对系统内废弃物再利用的企业总规模是有利于系统稳定的:(2)对于特定的生态产业共生系统,系统稳定性对系统参数改变时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其中对污染物产出指标最敏感,对污染物产生量与系统产出的比例关系其次,对资源输入指标最不敏感;(3)系统时间序列稳定性的变化主要由节点处企业Ⅱ的不稳定性导致。  相似文献   
848.
Gongcheng is the second largest county in Guangxi with about 163000 Yao population. Periodic Markets are important places for trading of medicinal plants harvested by Gongcheng Yao villagers. The study aimed to look into the marked traded medicinal plants that are used by local people for curing various ailments. Ethnobotanical market survey methods, interviews,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PAR) and field visits were planned to elicit information on the uses of various medicinal plants. It was found that 71 plant species in the market which belong to 41 families are commonly used by local people for curing various diseases, all species are wild plants. A total of 133 records of medical uses in 52 herbal recipes for the treatment some common diseases. In most of the recipes recorded, digestion diseases,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infectious diseases,rheumatological diseases and surgery are used. 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 about the number of medicinal plants available in that area and used by interviewee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hreats on medicinal plants in the wild habitats of the research area, which indicating that the diversity of wild medicinal plants and the associated traditional knowledge trends to disappear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   
849.
贾斌  席继峰  张苏云  赵宗胜  赵茹茜  陈杰 《遗传》2006,28(9):1078-1082
采用相对定量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PCR)方法, 以18S rRNA作内标, 研究了罗米丽(Romilly Hillys)×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杂交一代优质细毛羊和哈萨克粗毛羊皮肤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 mRNA发育性变化并进行了品种间比较。分别于30、60、90、135、180和255日龄称重、采毛样, 并于30、90、135和255日龄采皮样。结果表明: 粗毛羊和细毛羊体重、羊毛生长的发育模式没有明显的差异, 30~135日龄体重迅速增加, 135~255日龄增重十分缓慢; 30~135日龄羊毛日增长逐渐增加, 135~180日龄羊毛生长十分缓慢, 而180~255日龄又上升到较高水平。粗毛羊皮肤中GHR mRNA在30~90日龄显著增加 (P<0.05), 90日龄达到高峰, 此后显著下降(P<0.05); 细毛羊在135日龄时GHR mRNA极显著地升高(P<0.01), 此后又极显著地下降。粗毛羊皮肤中IGF-1、IGF-1R mRNA 30~90日龄上升, 90日龄之后极显著下降(P<0.01); 细毛羊皮肤中IGF-1、IGF-1R mRNA出生时较高, 然后逐渐下降。品种之间比较, 细毛羊GHR mRNA出现高峰晚于粗毛羊, 135日龄高峰时显著地高于粗毛羊; 粗毛羊IGF-1、IGF-1R mRNA在90日龄出现高峰, 并极显著或显著地高于细毛羊; 粗毛羊90日龄前GHR、IGF-1和IGF-1R mRNA高于细毛羊, 之后低于细毛羊。结果提示: 绵羊皮肤中GHR、IGF-1和IGF-1R基因表达有特定的发育模式, 并存在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850.
拉萨市藏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苏玉虹  席焕久  任甫  朱宝芹  温有峰 《遗传》2006,28(11):1361-1364
利用多重PCR和五色荧光(6FAM、VIC、NED、PET、LIZ)自动化检测技术调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藏族人群D8S1179、D21S11、D7S820、CSF1PO、D3S1358、TH01、D13S317、D16S539、D2S1338、D19S433、VWA、TPOX、D18S51、D5S818、FGA共15个STR基因座多态性分布, 获得了1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学数据。结果显示: 15个STR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 15个STR基因座的个体鉴别力(DP)在0.7515~0.9599之间, 杂合度(H)在0.5576~0.8538之间, 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5455~0.8458之间, 非父排除率(EPP)在0.3755~0.8520之间, 累积个体鉴别力为0.99999999, 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99999997。15个STR基因座适合作为藏族人群的遗传标志用于人类学、遗传疾病连锁分析、法医学亲子鉴定和个体识别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