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42篇
  免费   1401篇
  国内免费   6598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349篇
  2022年   697篇
  2021年   642篇
  2020年   652篇
  2019年   712篇
  2018年   443篇
  2017年   504篇
  2016年   481篇
  2015年   640篇
  2014年   844篇
  2013年   764篇
  2012年   1182篇
  2011年   1046篇
  2010年   871篇
  2009年   978篇
  2008年   1047篇
  2007年   1041篇
  2006年   969篇
  2005年   811篇
  2004年   595篇
  2003年   503篇
  2002年   455篇
  2001年   473篇
  2000年   426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10篇
  1959年   11篇
  1957年   9篇
  1954年   9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转基因抗虫棉苗期氮代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种不同转基因抗虫棉及其亲本对照为材料,研究了盆栽条件下不同品种棉花苗期氮代谢特征。结果表明与非转基因棉花比较,转Bt基因棉Z30叶片内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肽酶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没有明显变化,但转氨酶活性显著增加(增幅为14.03%),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减少(降幅为26.29%)。双价转基因棉花CCRI41叶片内除可溶性蛋白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其它所测指标均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双价转基因棉花SGK321叶片内硝酸还原酶活性、转氨酶活性、氨基酸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但肽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7.01%和121.32%)。随着转入基因的多样化,其可能引发转基因棉花产生的非预期效应更加不确定与复杂。  相似文献   
962.
研究了污泥生物沥滤对重金属(Cu、Pb和Zn)形态、营养物质和SO42-存在形式的影响,分析生物沥滤污泥土地利用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生物沥滤后,污泥上清液中重金属通过固液分离而去除,污泥中Cu、Pb和Zn的去除率分别为84.1%、34.8%和80.0%,残存于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大幅降低,且生物有效性低,提高了污泥土地利用的安全性。污泥经生物沥滤后氮、磷和钾的流失分别为38.2%、52.1%和42.8%,但仍能保持较好的肥效。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发现,残留于污泥中的SO24-主要与Ca2 相结合,较为稳定,生物沥滤后的污泥施用于土地后对环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63.
粒度变化对上海市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1989年上海市1∶50 000彩红外航空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系统分析了粒度变化对中心城区、郊区和城郊结合部3类景观格局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景观格局指数对粒度具有尺度依赖性,随粒度的变粗,格局指数的变化可归为单调下降、阶梯上升或单峰变化以及不规则变化3类;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变化的曲线存在多个拐点,并对应于合适的景观格局分析尺度,上海城市景观格局分析的合适尺度为10~20 m;不同城市景观类型对景观格局指数的粒度效应具有较大影响,景观格局指数在城郊结合部表现出与城区和郊区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64.
温度对拟小食螨瓢虫捕食皮氏叶螨成螨功能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个温度(16℃、20℃、24℃、28℃和32℃)条件下,测定了拟小食螨瓢虫雌成虫对皮氏叶螨成螨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各温度下的功能反应均能用Holling圆盘方程(Ⅱ型)拟合,但各温度间功能反应的参数存在差异。以瞬时攻击率和捕食处理时间为评价指标,在16℃~28℃,拟小食螨瓢虫雌成虫对皮氏叶螨成螨的捕食效能随温度的上升而提高,28℃时达到最高,此时的瞬时攻击率和捕食处理时间分别为0.5899和0.0169d。温度上升至32℃时,捕食效能略为下降,此时的瞬时攻击率和捕食处理时间分别为0.5740和0.0184d,与28℃时的瞬时攻击率和捕食处理时间差异不显著。表明较高温度有利于拟小食螨瓢虫发挥对皮氏叶螨成螨的控制作用。在试验的密度和温度范围内,以三次多项方程描述了在不同猎物密度和温度组合下拟小食螨瓢虫雌成虫对皮氏叶螨成螨的捕食作用,以软件Surfer8.0生成了皮氏叶螨成螨密度和温度组合下的拟小食螨瓢虫雌成虫捕食量模拟值等值线图。同时,还对拟小食螨瓢虫在热带作物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5.
运用扫描电镜技术对不同浓度梯度的Pb2 和Cd2 重金属离子处理下的拟寡水螅(Hydrapseudoligactis)形态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水螅形态变化主要表现为与Pb2 和Cd2 浓度、水螅世代数目以及离子种类的相关性。与空白对照相比,处理组在Cd2 ≥0.04mg.L-1,Pb2 ≥0.25mg.L-1浓度下时,随着培养世代数目的增加,水螅体表逐渐发生一些不可逆的变化,皮层腐蚀,结构裂解;体壁胚层结构模糊,组织松散,刺丝囊肿胀裸露甚至破裂;上皮肌肉细胞、间细胞、刺细胞等数目减少并变形。同时,Cd2 处理组对其形态学的损伤和致畸作用均明显强于相对应世代数的Pb2 处理组。  相似文献   
966.
洗胃法在鳄蜥食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洗胃法是否适用于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的食性研究,2006年8~9月我们在广东罗坑省级自然保护区,通过投喂食物,然后再冲洗的方法来检验洗胃法的冲洗效果。结果显示洗胃法对成体和亚成体鳄蜥的总洗出率均高于99.30%,食物个体数的洗出率均高于90.83%,投喂的12种食物都能被洗出。观察发现洗胃之后,对鳄蜥的正常生活没有影响。鳄蜥吃进的实验食物中,未洗出的食物大小与鳄蜥的体长、头宽、体重不相关;食物的洗出效率与鳄蜥的体长、头宽、体重不相关。成体、亚成体洗出和未洗出的食物大小均存在显著差异。未被洗出的食物个体在12种食物中不是随机分布的,体积大的食物比体积小的食物容易被洗出。研究表明,洗胃法适用于鳄蜥的食性研究,并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67.
赤链蛇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志强  吴孝兵 《四川动物》2007,26(2):294-296,I0006
应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赤链蛇消化道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细胞的分布密度和形态学特点进行了观察。5-HT在其整个消化道中均有分布,以十二指肠密度最高,胃幽门部其次,食道和胃体最低。在整个消化道中,均可见到呈圆形或椭圆形的闭合型5-HT细胞,且主要分布于食道、胃部和直肠;开放型5-HT细胞呈长梭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集中分布于小肠各段,在其余消化道各段偶见。本文总结了蛇类消化道5-HT细胞分布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赤链蛇的生活环境和合件.对苴消化谱5-HT细朐的分布密席讲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8.
吴洪超  龚大洁  杨莉  赵鹏 《四川动物》2007,26(2):419-421
通过实地调查,证实中国林蛙在甘肃省康乐县也有大规模种群分布,并对康乐县中国林蛙冬季越冬环境进行了调查。对其冬季活动状态做了定点观察,发现在气温、水温都很低的初冬季节,无论成体还是幼体均活动正常,无冬眠现象。根据此现象分析了其原因与生态学意义,为该物种的保护和人工养殖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69.
灰胸竹鸡的生物学特性及经济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从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和血液生理生化特点等方面介绍了灰胸竹鸡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价值,对灰胸竹鸡的人工驯养与繁殖,以及保护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0.
2006年2月,在重庆市嘉陵江采集中华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inensis),分别以不同密度(1~12只)饲养,观察其存活时间及死亡特征。结果表明在室内,中华桃花水母存活时间最短为34天,最长为51天;当其外形发生皱缩、生殖腺逐渐减淡甚至变为白色时,预示着中华桃花水母即将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