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5篇
  免费   255篇
  国内免费   89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91.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检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评价QTVI指标对该类患者未来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行急诊PCI术治疗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一周测量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LVEF<50%者排除,LVEF≥50%者入选。共38例。并设正常对照组30例。入选者继续测二尖瓣环室间隔侧和左室侧壁侧QTVI曲线上心室收缩期速度峰值(Sa),并计算左室平均收缩期速度峰值(mean Sa)。术后12个月随访,查LVEF。结果:PCI术12个月后有17位患者LEVF<50%,21位患者LEVF≥50%。入选的STEMI者术后7天的左室平均Sa波峰值低于正常对照组。术后12个月出现LVEF减低(<50%)的患者,其术后7天的左室平均Sa波峰值低于PCI术12个月后LVEF正常的患者(P<0.01)。结论:通过QTVI检测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能够早期发现单支病变所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PCI术后的左心室功能受损;PCI术后LVEF正常的STEMI患者,术后7天QTVI测得的左室平均Sa波峰值减低可能预示着将来发展为LVEF减低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对结构正常及缺损后骨水泥修复重建的犬骨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取成年犬股骨12对,随机分为完整组和重建组,再随机选取每对股骨的一侧作为对照组,另一侧为实验组,试验由此分为四组:完整对照组,完整微波组,重建对照组,重建微波组.然后将每根股骨制作成两个不同的骨标本,分别长3 cm和6 cm.两种微波组的标本均进行微波灭活,两种重建组的标本均制备成缺损模型并行骨水泥修复重建.然后分别对3、6 cm两种标本行压缩和三点弯曲试验.结果:完整对照组与完整微波组之间,重建对照组与重建微波组之间的最大压缩力、最大压缩位移、最大弯曲力及最大挠度等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微波消融对结构正常的犬骨的生物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且不会加剧对重建犬骨的力学强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993.
Joo KM  Jin J  Kang BG  Lee SJ  Kim KH  Yang H  Lee YA  Cho YJ  Im YS  Lee DS  Lim DH  Kim DH  Um HD  Lee SH  Lee JI  Nam DH 《PloS one》2012,7(2):e25936
Radiation therapy is an indispensable therapeutic modality for various brain diseases. Though 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 (NSCs) would provide regenerative potential, many patients nevertheless suffer from radiation-induced brain damage. Accordingly, we tested beneficial effects of exogenous NSC supplementation using in vivo mouse models that received whole brain irradiation. Systemic supplementation of primarily cultured mouse fetal NSCs inhibited radiation-induced brain atrophy and thereby preserved brain functions such as short-term memory. Transplanted NSCs migrated to the irradiated brain and differentiated into neurons, astrocytes, or oligodendrocytes. In addition, neurotrophic factors such as NGF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brain by NSCs, indicating that both paracrine and replacement effects could be the therapeutic mechanisms of NSCs. Interestingly, NSCs also differentiated into brain endothelial cells, which was accompanied by the restoration the cerebral blood flow that was reduced from the irradiation. Inhibition of the VEGF signaling reduced the migration and trans-differentiation of NSCs. Therefore, trans-differentiation of NSCs into brain endothelial cells by the VEGF signaling and the consequential restoration of the cerebral blood flow would also be one of the therapeutic mechanisms of NSCs. In summary, our data demonstrate that exogenous NSC supplementation could prevent radiation-induced functional loss of the brain. Therefore, successful combination of brain radiation therapy and NSC supplementation would provide a highly promising therapeutic option for patients with various brain diseases.  相似文献   
994.
Targeted deletion of S6 kinase (S6K) 1 in mice leads to higher energy expenditure and improved glucose metabolism. However,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controlling these effects remain to be fully elucidated. Here, we analyze the potential role of dietary lipids in regulating the mTORC1/S6K system. Analysis of S6K phosphorylation in vivo and in vitro showed that dietary lipids activate S6K, and this effect is not dependent upon amino acids. Comparison of male mice lacking S6K1 and 2 (S6K-dko) with wt controls showed that S6K-dko mice are protected against obesity and glucose intolerance induced by a high-fat diet. S6K-dko mice fed a high-fat diet had increased energy expenditure, improved glucose tolerance, lower fat mass gain, and changes in markers of lipid metabolism. Importantly, however, these metabolic phenotypes were dependent upon dietary lipids, with no such effects observed in S6K-dko mice fed a fat-free diet. These changes appear to be mediated via modulation of cellular metabolism in skeletal muscle, as shown by the expression of genes involved in energy metabolism.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etabolic functions of S6K in vivo play a key role as a molecular interface connecting dietary lipids to the endogenous control of energy metabolism.  相似文献   
995.
涂涛田  季恒青  国果  付萍  吴建伟 《昆虫学报》2012,55(9):1046-1053
制备家蝇Musca domestica幼虫血淋巴中的抗真菌肽, 对其分子特性及抗真菌机制进行研究。通过C18柱固相萃取、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 成功制备到家蝇幼虫血淋巴抗真菌肽 MAF-1。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 MAF-1的分子量为17.136 kDa。通过圆二色谱测出水溶液中MAF-1主要以α螺旋及β折叠为主。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MAF-1作用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 1 h后, 部分真菌出现表面凸凹不平, 细胞结构模糊; 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 表面形成很明显的凹陷, 皱缩, 个别菌体破裂, 内容物外泄, 病变真菌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SCGE)结果显示, 正常对照组的真菌呈现典型的圆形, 而实验组则出现明显的拖尾现象即形成“彗星”样细胞特征, 细胞迁移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SDS-PAGE图谱显示, MAF-1作用后的白假丝酵母菌菌体蛋白谱带一些条带明显变浅, 条带数下降, 甚至消失。结果提示MAF-1可能具有独特的抗真菌机制。  相似文献   
996.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结构, 在细胞分裂时随着DNA复制而缩短, 体细胞核移植能不同程度地延长端粒长度, 但有些克隆动物端粒的长度在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不能有效恢复, 因而这些克隆动物就会表现出早衰现象。文章发现克隆东北民猪以及eGFP、Mx和PGC1α转基因克隆猪的端粒长度与核供体成体成纤维细胞相比显著缩短(P<0.05), 表明体细胞核移植的重编程过程没能延长细胞的“寿命”。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 TSA)是一种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有研究表明其能提高某些物种的体细胞核重编程效率。为了使端粒长度有效恢复, 文章利用40 nmol/L TSA处理1细胞期猪克隆胚胎24 h, 结果发现, 与对照组相比, TSA处理能显著地提高克隆胚胎体外发育的囊胚率(16.35% vs. 2 7.09%, 21.60% vs. 34.90%, P<0.05), 而且囊胚期端粒长度也得到显著延长(P<0.05)。克隆胚胎移植受体后得到了TSA处理组与非处理组的克隆猪, 虽然TSA处理并没有提高克隆效率(1.3% vs. 1.7%, TSA vs. control), 但端粒长度与对照组和供体细胞相比均显著延长(P<0.05)。猪体细胞核移植不能有效恢复端粒长度, 但是TSA处理能有效延长克隆猪端粒长度。  相似文献   
997.
胶州湾12种饵料鱼类耳石大小与体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在胶州湾海域进行的逐月定点底拖网调查, 选择12种常见的饵料鱼类作为研究对象, 运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每种饵料鱼类的体长与耳石形态大小(包括耳石的长度、宽度、长半径和短半径)的关系, 并建立回归方程, 旨在为深入研究高营养级鱼类的摄食生态和食物网营养动力学提供基础资料。研究表明, 12种饵料鱼类的体长与体重均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P0.05), 回归系数b值在2.871-3.371, 平均值为3.1590.110 (95% CL), b值最小的鱼种是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 最大的是细条天竺鲷Apogon lineatus。经检验, Liza haematocheilus和箭鱼衔Callionymus sagitta的b值与3无显著差异(P0.05), 属等速生长; 李氏鱼衔Callionymus richardsonii和六丝钝尾虾虎鱼的b值显著小于3 (P0.05), 属负异速生长; 其余8种鱼类的b值均大于3 (P0.05), 为正异速生长。方差分析表明, 12种鱼类的体长与耳石各个形态参数的回归关系均极显著(P0.01)。在所有48个回归方程中, 有37个方程的决定系数R2值大于0.8, 拟合效果较好; 有9个回归方程的R2值在0.7-0.8; 其余2个回归方程的R2值小于0.7, 拟合效果略差。其中, 各方程拟合效果最好的是六丝钝尾虾虎鱼, 其R2值均接近于1。通过比较同种鱼类各个回归方程的R2值可知, 在这12种饵料鱼类中, 多数鱼种体长与耳石长度和宽度的拟合效果要略好于体长与耳石半径的拟合效果,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通过测量耳石的长度和宽度来推算饵料鱼类的体长等形态参数。另一方面, 由于多数鱼类的耳石比较脆, 尤其是耳石的两端更容易破损, 因此与耳石长度相比, 耳石宽度与体长的回归方程更加适合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98.
为探讨遗传与环境因素对学龄双生子儿童头面部特征的影响, 对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7-12岁369对双生子儿童(同卵180对, 同性别异卵141对, 异性别异卵48对)的16项头面部指标进行活体测量。采用通径分析方法, 用Mx软件拟合最佳结构方程模型, 计算各指标遗传与环境方差组分, 分析年龄、性别的作用。结果发现, 校正年龄后, 头部指标中头围的遗传度(男66%, 女66%)较高; 面部指标中, 容貌面高的遗传度(男73%, 女84%)最高, 其次为鼻宽(男57%, 女67%)、眼内角间宽(男57%, 女50%)和额最小宽(男50%, 女50%); 头长(男64%, 女25%)、头宽(男26%, 女82%)、眼外角间宽(男76%, 女34%)和容貌耳长(男23%, 女70%)的遗传度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表明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对学龄双生子儿童的头面部发育均有一定影响, 其中遗传因素对男女头围及容貌面高、男性头长和眼外角间宽、女性头宽、鼻宽、口宽、容貌耳长的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999.
软组织厚度作为颅骨面貌复原的基础,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借助计算机技术对西安地区132例成年人颅面数据样本开展软组织测量、分析及应用研究, 结果表明, 1)通过分析特征点处软组织厚度和面部软组织分布图, 发现面部软组织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 额头区域软组织厚度薄且样本间差异小, 脸颊区域软组织厚且样本间差异大; 2)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男性软组织厚度的均值, 发现20-30岁阶段软组织厚度均值最小, 50-60岁阶段软组织厚度均值其次, 30-40岁阶段软组织厚度均值最大, 但30-40岁和40-50岁两个年龄段的软组织厚度近似; 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女性软组织厚度的均值, 发现20-30岁阶段软组织厚度均值最小, 30-40岁阶段软组织厚度均值其次, 40-50岁阶段的软组织厚度均值最大; 3)特征点处软组织厚度标准差可以反映面貌体态的差异, 因此根据10个脸颊特征点的软组织厚度均值和标准差实现面貌体态分类; 4)根据不同性别、年龄、体态对应的软组织平均厚度, 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给定颅骨的三维面貌复原, 复原结果相比于传统手工复原的结果更加科学。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讨土壤碳氮比(C:N)对苹果(Malus pumila)植株生长和碳氮分配特性的影响, 采用碳氮双标记示踪技术, 以二年生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幼苗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6个不同土壤C:N处理(T1-T6分别为4.70、9.78、14.70、19.96、25.60和28.83)下平邑甜茶的生长状况和氮素吸收、利用分配以及碳水化合物的运转特性。结果表明, 随着土壤C:N的逐渐增大, 平邑甜茶幼苗根系干重逐渐增加, 而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和植株总干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以T4处理最大。土壤C:N显著影响了平邑甜茶幼苗的 15N利用率, 从T1到T4处理, 植株的 15N利用率逐渐升高, T4处理(18.46%)是T1处理(10.65%)的1.73倍; 随着土壤C:N的进一步增加, 植株的 15N利用率逐渐降低, T5和T6处理分别比T4处理降低了1.59%和2.58%。土壤C:N较低的T1和T2处理, 平邑甜茶幼苗各器官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 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大小顺序为根>叶>茎, 随着土壤C:N的进一步增大, 叶片的Ndff均为最大, 其次是根, 茎最少。随着土壤C:N的增大, 叶片 15N分配率逐渐升高, 13C分配率逐渐降低; 而根系 15N分配率逐渐降低, 13C分配率逐渐升高。综合考虑植株生长和氮素利用状况, 本试验条件下适宜平邑甜茶生长的土壤C:N为21-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