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8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土贝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反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从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麦芽酚(Ⅰ)、大黄素(Ⅱ)、△^7,22,25-豆甾三烯-3-醇(Ⅲ)、△^7,22,25-豆甾三烯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Ⅳ)、α-羟基丙酬葡萄糖苷(V)、β-D-葡萄糖2→1 β-D-葡萄糖苷(Ⅵ)、胡萝卜苷(Ⅶ)、正三十一烷(Ⅷ)。化合物V~Ⅷ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2.
SHIV病毒在猴体内的复制与传代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为建立SHIV艾滋病动物模型提供毒力较强的病毒株,将新合成的SHIV XJ02170病毒适应猴体,并增强其毒力。方法实验前采集猴血清并进行血清学检查和PCR检测。选出13只无SIV,STLV1,SRV D和B病毒感染的猴。第一批实验,将SHIV前病毒DNA质粒经肌肉注射到猴体内,每只500μg;SHIV病毒液,经静脉注射到猴体内,每只2ml。病毒质粒和病毒液各接种2只猴。当第一批猴体检出病毒后,10ml感染猴的全血,抗凝后静脉注射到第二批猴体内,当第二批猴检出病毒后再将10ml感染猴的全血静脉注射到第三批猴体内,连续传代4次。每批实验均定期采集血液标本,分别用肝素和EDTA抗凝,进行病毒分离;病毒基因PCR检测;CD4,CD8测定;病毒抗体检测。结果SHIV XJ02170病毒和SHIV XJ02170前病毒DNA质粒在猴体内的传代中均能分离出病毒;从传代猴的血浆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检出了病毒DNA和RNA基因;CD4,CD8测定结果显示有暂时性倒置现象,后变为正常倒置与正常交替出现;在传代的猴血清中检测出特异性HIV病毒抗体。结论SHIV XJ02170病毒与SHIV XJ02170前病毒DNA质粒,均能在恒河猴体内复制。  相似文献   
83.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是一种新近出现的严重传染性疾病,病原体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但其免疫病理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我们用SARS病毒感染了恒河猴和leiws大鼠,经PCR和抗体检测,证明病毒在动物体内有复制。用酶连免疫吸附试验测量动物血清中白介素(IL)-6,白介素(IL)-10,γ-干扰素(INF),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血清中IL-10和INF-γ的含量在感染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感染后动物体内IL-6显著升高,其含量与肺部病变程度呈正相关。TNF-α的含量降低。动物模型中血清免疫因子的测定避免了临床病人由于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激素造成的干扰,对于我们了解免疫因子在SARS免疫病理发病机制的作用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4.
体细胞克隆牛和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的遗传学分析(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来自同一细胞系的体细胞克隆牛甜甜、庆庆、浒娃及来源同一培养转基因体细胞系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九妹、乐娃和1个妊娠8个月转基因流产胎牛8C2以及随机抽取的1头鲁西黄牛(LX)、1头褐斯坦牛(HS)在24个微卫星位点标记牛的基因型.结果表明24个多态位点均表现出多态,等位基因数为1~5个,平均为3.17个.根据网上公布的数据,按其最高频率计算,甜甜、庆庆、浒娃、九妹、乐娃、8C2与培养细胞系、转基因细胞系间匹配概率为1.17×10-36,根据本研究观察到的数据计算,匹配概率为1.90×10-23;而与随机抽取的1头鲁西黄牛及褐斯坦牛的基因型分别在23和20个位点上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85.
松果菊苷抗衰老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研究了中国传统药物肉苁蓉提取物松果菊苷(echinacoside,ECH)体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和体内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的机理。运用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retic resonance,EPR)自旋捕捉方法研究ECH对体外产生的羟自由基(^ 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脂自由基(L^ )的清除能力;并以D-半乳糖衰老小鼠为实验模型,采用低温EPR技术直接检测小鼠心、肝、肾、脑组织活性氧物种(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生化方法检测小鼠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脑组织单胺氧化酶(monoaminoxidase,MAO)活性及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vde,MDA)含量;EPR自旋捕捉方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mxide dismutase,SOD)活力;跳台法检测小鼠记忆力。结果表明ECH能较好抑制体外^ OH,O2^-和L^ 自由基,同时能够提高GSH-Px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因此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引起的活性氧自由基损伤具有一定修复作用。由于抑制了MAO活性而提高小鼠的记忆力。由此可以认为ECH抗脂质过氧化及改善衰老的作用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6.
金钱鱼毒腺cDNA表达文库的构建及EST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金钱鱼 (Scatophagusargus)毒腺为出发材料 ,构建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0为基础的金钱鱼毒腺cDNA表达文库 .应用SMARTTM cDNALibraryConstruction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方法 ,通过对文库克隆的序列测定和初步生物信息学分析 ,获得了 2 0 1个金钱鱼新表达序列标签 (ESTs) ,其中已确定全长cDNA的克隆有 2 7个 ,包括多个核糖体大小亚基蛋白 (ribosomalprotein)、细胞凋亡相关蛋白 (programmedcelldeath 10 ) ,G蛋白信号调控子 (Gproteinsignalingregulator)、胸腺素(thymosinbeta 4 )、延伸因子 (translationelongationfactor 1 alpha)和泛素 (ubiquitin)等 .金钱鱼毒腺cDNA表达文库的成功构建 ,为研究金钱鱼毒腺的活性组分及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也是分离新基因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87.
SunHZ WuSF 《Cell research》2001,11(2):107-115
INTRODUCTION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TCC) of the bladder represents the fifth most preValent malignancy inwestern population. A major problem in the management of TCC is the low sensitivity to chemotherapy and the high recu-rrence aft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which occupies a large proportion (approximately 40%) among bladder cancer patients[1, 21. Sodrug resistance remains a major and difficult problem to resolye in TCC chemotherapy. This phenomenon has often been ascribed to so…  相似文献   
88.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福建省火炬松(Pinus taeda Linn.)人工林的生长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地处亚热带的福建省而言,火炬松的生长性状除了与年龄、密度有关外,与年均温、≥10℃积温呈正相关,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从而为火炬松的栽培区划和生产力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
西藏八角莲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八角莲属植物为我国所特有 ,约 1 2种 1变种 [1,2 ] ,西藏八角莲 (Dysosma tsayuensis Ying)仅产于西藏东南部 ,海拔 2 5 0 0~ 3 5 0 0 m的高山松林下或云杉林下 ,为藏药奥毛塞 (音译 )代用品 ,其根与根茎有活血、止血、解毒、消肿功效 ;用于治疗腰腿疼痛、咳喘、心胃痛、跌打损伤。其化学成分研究未见报道。1 实验部分1 .1 实验仪器与材料熔点用 X- 4型显微熔点仪测定 (温度计未校正 )。红外光谱用 Perkin- Elmer983型红外光谱仪测定 ,KBr压片。紫外光谱用 Shimadze UV- 3 0 0 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 ,核磁共振谱用 Bruker ARX-…  相似文献   
90.
测定了 2 8头西藏牦牛血液中 6种酶的活性 ,探讨了 6种酶活性与生产性能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 ,LDH活性与产奶量、CAT活性与腹毛长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P <0 .0 1 ) ,AKP活性与体重、Amy活性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SOD活性与体重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可以用LDH活性预测牦牛产奶量 ,用AKP、CAT、Amy 3种酶活性预测牦牛体重 ,用CAT、Amy活性预测牦牛腹毛长。因此 ,有望将LDH、AKP、CAT和Amy等酶活性作为生化遗传标记应用于牦牛产奶量、体重、腹毛长的选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