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0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102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8篇
  1971年   8篇
  1969年   5篇
  196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Background

Although transfusion-transmitted inf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threatens the blood safety of China, the nationwide circumstance of HBV infection among blood donors is still unclear.

Objectives

To comprehensively estimate the prevalence of HBsAg positive and HBV occult infection (OBI) among Chinese volunteer blood donors through bayesian meta-analysis.

Methods

We performed an electronic search in Pub-Med, Web of Knowledge, Medline, Wanfang Data and CNKI, complemented by a hand search of relevant reference lists. Two authors independently extracted data from the eligible studies. Then two bayesian random-effect meta-analyses were performed, followed by bayesian meta-regressions.

Results

5957412 and 571227 donors were identified in HBsAg group and OBI group, respectively. The pooled prevalence of HBsAg group and OBI group among donors is 1.085% (95% credible interval [CI] 0.859%∼1.398%) and 0.094% (95% CI 0.0578%∼0.1655%). For HBsAg group, subgroup analysis shows the more developed area has a lower prevalence than the less developed area; meta-regression indicate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ecreasing trend in HBsAg positive prevalence with sampling year (beta = −0.1202, 95% −0.2081∼−0.0312).

Conclusion

Blood safety against HBV infection in China is suffering serious threats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is situation.  相似文献   
92.
Neurochemical Research - Focal epileptic seizures can in some patients be managed by inhibiting γ-aminobutyric acid (GABA) uptake via the GABA transporter 1 (GAT1) using tiagabine...  相似文献   
93.
Metabarcoding技术在植物鉴定和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植物学研究已进入后植物志时代,iFlora的实现需要以传统植物分类学及相关研究为基础,整合基于高通量测序的DNA条形码(DNAbareoding)技术并开发便携式快速鉴定仪器及构建信息平台。传统植物鉴定多基于形态学分类,而近年来快速发展的DNA条形码快速鉴定技术被各界分类学家认可,在植物鉴定中也被广泛应用。但DNA条形码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种的鉴定需要多个条形码的解析、Sanger测序平台无法处理混合样品。本文介绍了传统植物分类技术和DNA条形码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和遇到的瓶颈;并重点介绍了基于高通量测序的metabarcoding技术在植物鉴定及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及其与iFlora的关系。  相似文献   
94.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了一套基础性实验—综合提高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的立体化实验教学体系,使其教学系统化、课程层次化、内容多样化,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培养了创新意识和综合实验能力,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5.
为探讨淡足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allidipes Szepligeti调控寄主的生理机制,测定了淡足侧沟茧蜂寄生后,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幼虫血淋巴总糖、蛋白质及虫体脂类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寄生后连续5 d的观察时间内,甜菜夜蛾幼虫血淋巴总糖含量从寄生后第1天开始就高于未寄生寄主幼虫,且在寄生后第2至5天达到显著水平;除寄生后第3天外,被寄生寄主幼虫血淋巴总蛋白质含量始终低于未寄生幼虫,且在寄生后第1、4、5天达到显著水平;甜菜夜蛾被寄生后,虫体脂质含量始终高于未寄生幼虫,且从寄生后第2天开始达到显著水平。本研究揭示,淡足侧沟茧蜂寄生刺激了寄主甜菜夜蛾幼虫血淋巴总糖合成,但抑制了其蛋白质合成,同时也刺激了甜菜夜蛾虫体脂质合成。  相似文献   
96.
以铁氰化钾为掩蔽剂,1.5% KBH4为还原剂,10%的盐酸为载流液,微波消解处理样品,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HG-AFS)分别测定桉树叶、皮、躯干和根中硒元素含量。加标回收验证了结果的准确性。考察了仪器测定硒的检出限。并对铁氰化钾,聚环氧琥珀酸(PESA),酒石酸,柠檬酸,乙二胺五种掩蔽剂对11种常见干扰元素的掩蔽效果进行了探究,为优良掩蔽剂的选择提供了参考性资料。  相似文献   
97.
宽口光唇鱼微卫星位点的筛选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FIASCO法(Fast Isolation by AFLP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筛选宽口光唇鱼Acrossocheilus monticola(Günter)基因组微卫星位点,利用生物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AC)8、(CT)8、(GGT)8、(GATA)8和(GATT)7首次成功构建宽口光唇鱼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从文库中共筛选495个克隆测序,成功设计163对微卫星引物,经PCR扩增检测,获得了18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利用这18对多态性引物,分析了赤水河赤水市宽口光唇鱼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数据显示:18对多态性微卫星引物的等位基因数为8~31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9.6个,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8701,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8312,其中引物Am07、Am35、Am47、Am69、Am78和Am127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以上数据表明赤水河赤水市宽口光唇鱼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筛选的微卫星标记对于宽口光唇鱼的遗传背景分析和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
本研究采用体外抗骨骼肌疲劳活性模型,从肌肉最大收缩幅度(Cmax);肌肉收缩幅度维持在最大收缩幅度(Cmax)的90%、50%、10%以上的持续时间对应为收缩持续时间T0.9、T0.、T0.1等方面,对石菖蒲中分离鉴定的量较大的6个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疲劳活性筛选.结果表明α-细辛醚组的Cmax、T0.、T0.、T0.1值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 <0.05.菖蒲醇酮对Cmax、T0.5、T0.1有延长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4,5-三甲氧基苯甲醛、1,8二羟基-3-甲基蒽醌、1,8二羟基-3-甲氧基-6-甲基蒽醌和1,3,8三羟基-6-甲基蒽醌对Cmax、T0.9 、T0.5、T0.1值,差异无显著性,均P> 0.05.因此我们认为α-细辛醚有可能延缓肌肉疲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
采用大孔树脂、硅胶、ODS RP-18和Sephadex LH-20柱从雪白睡莲的干燥花蕾中分离得到7个酚类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isostrictiniin(1)、老鹤草素(2)、鞣花酸(3)、短叶苏木酚(4)、Annulatin 3’-O-β-D-xyloside(5)、短叶苏木酚酸甲酯(6),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7)。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5和6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观察院前急救在脑卒中患者救治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救治的脑卒中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各100例.观察组予院前急救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致死率、致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院前急救能降低患者的致死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