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目的: 探讨不同海拔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及相关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为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386 m低海拔地区(咸阳市)和1 520 m高海拔地区(兰州市)各一家医院内被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25人/29人)和健康体检者(20人/20人)。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人群的血脂、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浓度,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的数量。结果: 无论在低海拔还是高海拔地区,糖尿病组较健康组循环EPCs数量降低(P<0.01),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HbAlc)增高(P<0.05);与低海拔组相比,无论高海拔的糖尿病患者还是健康者,HIF-1α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而循环EPCs数量明显降低(P<0.05),且有循环EPCs数量健康者高于2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者高于2型糖尿病伴血管并发症者的表现(P<0.05)。结论: 海拔高度增加,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HIF-1α表达水平增加,循环EPCs数量降低,且与其血管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有望通过对高海拔地区T2DM患者进行EPCs的移植来实现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改善。  相似文献   
33.
34.
以茴脑为原料,乙酸乙酯和水为新型混合溶剂,室温下通过臭氧化分解反应制取茴香醛,并对比了该体系下和传统溶剂体系下茴香醛产率的差别。实验考察了溶剂种类、溶剂用量、臭氧气流量、混合溶剂中水含量和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并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验证。该反应在水的存在下实现了室温下一锅法合成茴香醛,产率可达81.7%,避免了茴脑臭氧化物的分离及还原步骤,工艺简单,洁净环保。  相似文献   
35.
Human infections with H5, H7, and H9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are well documented. Exposure to poultry is the most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humans becoming infected with these viruses. Data on human infection with other low pathogenicity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is sparse but suggests that such infections may occur. Lebanon is a Mediterranean country lying under two major migratory birds flyways and is home to many wild and domestic bird species. Previous reports from this country demonstrated that low pathogenicity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are in circulation but highly pathogenic H5N1 viruses were not report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extent of human infection with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in Lebanon, we carried out a seroprevalence cross-sectional study into which 200 poultry-exposed individuals and 50 non-exposed controls were enrolled. We obtained their sera and tested it for the presence of antibodies against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types H4 through H16 and used a questionnaire to collect exposure data. Our microneutralization assay results suggested that backyard poultry growers may have been previously infected with H4 and H11 avian influenza viruses. We confirmed these results by using a horse red blood cells 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assay. Our data also showed that farmers with antibodies against each virus type clustered in a small geographic area suggesting that unrecognized outbreaks among birds may have led to these human infections.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chicken is a risk factor for infection with avian influenza especially among backyard growers and that H4 and H11 influenza viruses may possess the ability to cross the species barrier to infect humans.  相似文献   
36.
研究自然植被恢复过程中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能够为人工促进植被恢复的树种选择与群落结构的优化配置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以空间代替时间对喀斯特断陷盆地典型区云南省建水县不同天然植被(草丛、灌丛、乔木林)进行群落学调查,对不同恢复阶段的植物群落按乔木、灌木、草本进行分层,分析各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水平和垂直结构、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总面积为3200 m^2的12个样地中,共记录43科72属94种维管束植物,优势种以壳斗科(Fagaceae)、鼠李科(Rhamnaceae)、紫金牛科(Myrsinaceae)、蔷薇科(Rosaceae)、木犀科(Oleaceae)等科的植物为主;在草丛→灌丛→乔木林的恢复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中的科数、属数、种数逐渐增加,低矮和小径级植物个体数所占比例逐渐减少,但整体仍以低矮的小径级植物为主。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在植被恢复的初期即草丛阶段最大,而均匀度指数则以灌丛阶段最大;木本植物的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随着植被的恢复逐渐增大,但均匀度指数随着植被的恢复逐渐下降;随着植被的恢复,草本层和乔木层的生态优势度逐渐增大,灌木层的生态优势度逐渐减小;草本植物由早期一年或多年生的喜阳、耐旱、耐贫瘠的草本向抗逆性强的多年生草本过渡,并逐渐向中性和阴性转变,其中刺芒野古草(Arundinella setosa)能够很好地适应该地区的环境;薄叶鼠李(Rhamnus leptophylla)、铁仔(Myrsine africana)、假虎刺(Carissa spinarum)、小石积(Osteomeles anthyllidifolia)等阳性树种为该地区植被恢复的先锋种,其早期的出现为其他植物的恢复创造条件,后期又逐渐被喜阴的植物替代,在植被恢复初期可利用这些物种;在植被恢复后期,壳斗科的铁橡栎(Quercus cocciferoides)成为建群种,可在灌丛阶段植被恢复时利用该物种,也可以选择使用该物种植树造林;在整个植被恢复过程中,优势度从以矮小植物为主朝着高大植物发展、优势种寿命越来越长的趋势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7.
对携带IL-2/NK4双基因减毒沙门氏菌TPIN的遗传稳定性进行研究。将TPIN连续传40代,取10代、20代、30代、40代菌落进行鉴定,包括菌落和菌体的形态、质粒的纯度和浓度、目的基因片段、双酶切结果及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后目的基因体外表达活性。结果表明,每10代的菌落和菌体形态一致,其所含质粒的纯度和浓度在传代过程中无明显变化,PCR扩增的目的基因条带大小一致,双酶切鉴定结果正确,转染HepG2细胞后,每代间所表达目的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异。TPIN作为消化道肿瘤的生物治疗药物,在遗传方面有较好的稳定性,可进一步进行大量生产。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炎症因子、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分为Ⅰ级组25例,Ⅱ级组37例和Ⅲ级组22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血HSP70 m RNA水平,应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HSP-70、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各组血HSP70 m RNA、血清HSP70、IL-6、TNF-α和CRP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HSP-70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随高血压分级的升高各组患者血HSP-70mRNA相对表达量呈升高趋势,各组血HSP-70mRNA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血清HSP-70、IL-6、TNF-α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高血压分级的升高,各组患者血清HSP-70、IL-6、TNF-α和CRP水平呈升高趋势,不同组别血清HSP-70、IL-6、TNF-α和CRP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血HSP-70 m RNA、HSP-70、IL-6、TNF-α和CRP水平与血压呈正相关(P0.05),血HSP-70 m RNA与IL-6、TNF-α和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HSP-70与IL-6、TNF-α和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HSP-70和炎症因子异常升高,HSP-70与炎症因子水平和血压相关,提示HSP-70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半乳糖凝聚素-3(Galectin-3)、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胱抑素C(Cys C)和正五聚体蛋白-3(PTX-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CHF患者100例,按照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其分成NYHAⅡ级组39例、NYHAⅢ级组33例、NYHAⅣ级组28例,根据随访1年患者预后情况将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患者记作预后不良组(n=27),其余记为预后优良组(n=73),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CHF患者和对照组的心功能指标、血清Galectin-3、hs-cTnT、Cys C、PTX-3水平,分析CHF患者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及其与CHF预后情况的关系。结果:对照组、NYHAⅡ级组、NYHAⅢ级组、NYHAⅣ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逐渐增大趋势,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对照组、NYHAⅡ级组、NYHAⅢ级组、NYHAⅣ级组血清Galectin-3、hs-cTnT、Cys C和PTX-3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CHF患者LVEDD与血清Galectin-3、hs-cTnT、Cys C、PTX-3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而LVEF与血清Galectin-3、hs-cTnT、Cys C、PTX-3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CHF预后优良组血清Galectin-3、hs-cTnT、Cys C、PTX-3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结论:CHF血清Galectin-3、hs-cTnT、Cys C和PTX-3水平均呈明显高表达,且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密切相关,临床上可通过检测上述指标水平,继而为CHF临床诊断、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0.
牛乳酪蛋白源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肽是具有抗菌活性的肽类物质的总称。除了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内源性抗菌肽外,已从酪蛋白的酶解产物中获得了多种外源性抗菌肽。抗菌肽的抗菌机理独特,有望成为新一代抗菌剂。简要综述了牛乳酪蛋白源抗菌肽的种类、抗菌机理及其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