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人卵巢癌细胞微观形态的AFM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子力显微镜(AFM)在人卵巢癌细胞微观形貌表征方面的应用。方法: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分别观察培养的高低转移的人卵巢癌细胞及其周围纤连蛋白原纤维和经过紫杉醇药物处理后的细胞的微观形态,进一步对正常的卵巢癌细胞组织和经过紫杉醇药物处理后的卵巢癌细胞组织经过超声波处理后组织的微观结构进行AFM成像观察。结果:高转移特性的卵巢癌细胞周围的纤维少而短;而低转移特性的卵巢癌细胞周围的纤维多且长。经过紫杉醇药物处理后的细胞的形态发生了变化,结构呈现不规则状,且与基底没有纤维连接。结论:不同类型的卵巢癌细胞受其生物功能的影响在基底上的形态不同。药物处理后的癌细胞微观组织发生了变化,与其核溶,核碎和核解的生理变化过程相符。正常的卵巢癌细胞组织结构之间的黏附力较小,故超声波处理后呈现分散的分布。经过紫杉醇药物处理后的卵巢癌细胞组织结构之间的黏附力较大,超声波处理后分布在基底上的结构较紧凑。  相似文献   
22.
【背景】杨树溃疡病是一种主要由葡萄座腔菌引起的杨树枝干病害,危害严重。前期从杨树中分离到一株内生拮抗细菌N6-34,研究表明该菌株拮抗效果好,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目的】对拮抗细菌N6-34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并鉴定了活性物质组分的结构。【方法】通过硫酸铵盐析、甲醇抽提、分子筛、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N6-34菌株的抗菌活性物质,并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N6-34菌株发酵液经多步分离纯化,共获得14个组分,其中有13个组分具有抗菌活性,经一级质谱分析,获得了13种抗菌活性组分的分子量;经二级质谱分析,将13种抗菌活性物质鉴定为Fengycin A或Fengycin B的同系物或同分异构体。【结论】从N6-34菌株发酵液中分离获得了13种抗菌成分,为杨树溃疡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A novel human TF-1 cell apoptosis-related protein, TFAR19, cloned from a human leukemia cell line, TF-1, was first over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with the sequence Met-Gly-His(6)-Gly-Thr-Asn-Gly, a hexahistidine sequence followed by a hydroxylamine cleavage site attached to its amino terminus. The resulting protein was soluble and single-step purified to homogeneity by metal chelating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fter cleavage of the purified His(6)-tagged TFAR19 sample with hydroxylamine, highly purified untagged TFAR19 protein was then obtained through an FPLC Resource Q column.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 of the His(6)-tagged and untagged TFAR19 proteins were studied using circular dichroism, intrinsic fluorescence, and ANS-binding fluorescence spectra and apoptosis activity assa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pha-helix is the main secondary structure of the proteins and the two forms of TFAR19 protein fold properly, which correspond well to their apoptosis activity expression.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extra sequence including the His(6)-tag fused to the N-terminus of TFAR19 protein has a minimal effect on it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suggesting that the His(6)-tagged TFAR19 protein could be further used as an immobilized target for finding potential proteins which interact with TFAR19 from a cDNA library using in vitro ribosome display technique.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上颌窦挤压内提升(OSFE)植骨与不植骨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后牙区种植修复的35例患者,其剩余牙槽嵴高度(RBH)为4~8 mm,共植入43颗种植体。A组16例患者为植骨组,20个种植位点,牙槽骨可用骨高度平均(5.87±1.19)mm,植入人工骨粉后植入种植体;B组19例患者为不植骨组,23个种植位点,缺牙区牙槽骨可用骨高度平均(5.67±1.10)mm,上颌窦提升后直接植入种植体。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完成修复。采用临床检查、X线检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病例的牙槽嵴高度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平均约36.7个月的随访期内,A组种植体的存留率为100%(20/20),B组中有1枚种植体因咬合力过大及口腔卫生较差脱落,种植体的存留率为95.6%(22/23),两组病例的存留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VAS值比较亦相当。所有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无炎症,种植义齿咀嚼功能良好。结论:在严格控制适应症、准确掌握种植技巧的前提下,RBH在4~8 mm之间的病例无需额外植入骨代替材料即可取得理想的修复效果,简化了手术的操作,减少了手术的风险和创伤,节省了手术的时间和费用,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CCR9和CCL25蛋白在不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8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CR9和CCL25表达水平,结合上皮性卵巢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CR9和CCL2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高表达,在正常卵巢组织中低表达,二者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组织类型、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P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CCR9与CCL25表达相关(P0.05)。结论:CCR9和CCL25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二者可能是上皮性卵巢癌治疗的一个潜在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26.
枣品种资源的营养特性评价与种质筛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测定分析了50个枣品种的黄酮、三萜酸、多糖、Vc、环磷酸腺苷(cAMP)及环磷酸鸟苷(cGMP)等6种功能性营养成分含量,明确了各成分的含量范围:黄酮含量为1.78~59.84 mg/g;三萜酸含量为3.99~15.73 mg/g;多糖含量为30.55~201.20 mg/g;Vc含量为221.58~758.06 mg/100g;cAMP含量为16.92~622.61μg/g;cGMP含量为4.23~220.90μg/g。并根据测定结果进行了各功能性营养成分的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变异分析结果表明,黄酮、cAMP与cGMP的含量在品种间差异大,三萜酸、多糖和Vc差异较小;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MP与cGMP呈极显著正相关(α=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74.20%,基本概括了全部6个功能性营养成分的的主要信息;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确定各成分的权重值,对各品种果实功能性营养特性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选出高功能性营养特异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USPIO)增强MRI检测正常、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肿瘤转移淋巴结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免24只,静脉注射0.2mmolFe/kg的USPIO,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兔体内脏器铁含量.另取4只兔,作为正常淋巴结组.4只兔双侧后腿肌肉注射蛋黄乳胶,用于建立腘窝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模型,4只兔后腿肌肉接种VX2肉瘤,用于建立腘窝肿瘤转移淋巴结模型.3组动物均静注0.2mmolFe/kg的USPIO,于注射前、注射后12h分别行MRI扫描,观察淋巴结信号强度变化.扫描后取出淋巴结,行HE染色、普鲁士蓝染色观察淋巴结结构变化,铁颗粒的存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铁含量.结果:USPIO在兔体内血循环时间较长(>12h),除脾肝肺外,其主要分布至淋巴结等网状内皮细胞和吞噬细胞.MRI平扫时,正常、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和肿瘤转移淋巴结T2信号强度无显著差异,静注USPIO后,正常、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心T2信号强度明显降低,肿瘤转移淋巴结信号强度无明显变化.HE染色、普鲁士蓝染色和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显示,正常、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均舍有USPIO铁颗粒,而肿瘤转移性淋巴结淋巴结结构丧失,未见铁颗粒.结论:静脉注射USPIO后MR成像可用来鉴别良恶性淋巴结.  相似文献   
28.
美洲黑杨×小叶杨杂种多倍体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与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杂种后代以诱导产生多倍体,并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初选的多倍体材料进行DNA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小于0.1%秋水仙素浓度处理对诱导多倍体无作用;0.3%及其以上浓度处理对诱导产生多倍体效果较好,但随处理浓度增加秋水仙素对杨树的毒害作用增大, 0.5%浓度处理可使顶芽死亡率高达71.43%,且在顶芽死亡的植株中未发现多倍体单株.应用气孔性状对388株扦插苗进行多倍体初选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初选的5株拟多倍体进行DNA含量分析,鉴定到2株四倍体材料.获得的四倍体材料与二倍体植株在株高和叶绿素含量上差异显著,但在SOD和POD活性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9.
农田土壤紧实的发生、影响及其改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土壤紧实是影响农田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的关键障碍因子之一,是当前土壤功能及农田生态健康研究领域的重点。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土壤紧实的发生原因、影响因素、改良措施的研究进展。除农业机械以外,耕作制度和水肥管理对紧实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此外,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会随时空而变化。在综合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就目前土壤紧实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今后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从分子方面探讨抗紧实作物的遗传机理;2)田间可视化评价结合模型研究紧实下土壤-作物的变化过程;3)深入探讨土壤紧实的改良措施,为今后农田健康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牛蒡群落分布、物种组成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相关分析、CCA排序和TWINSPAN分类方法,研究了牛蒡群落分布、物种组成和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牛蒡群落中牛蒡重要值与各生态环境因子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证明牛蒡是广布种;牛蒡群落中,除牛蒡外的其他伴生物种的分布与空气相对湿度、年降水量、年均温、海拔高度呈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日照时数呈负相关;根据牛蒡群落的分类和排序,划分出牛蒡的4大主产区:东北、西北、西南和东南沿海产区,与药典记载的牛蒡的主产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