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37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细胞间通讯方式可分为间接与直接通讯方式,以体循环远程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方式完成的调节方式为间接通讯,而以细胞间隙连接为途径进行的细胞间直接的信息交流为直接通讯.细胞间隙连接又称缝隙连接,是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组织中的一种细胞连接形式.近年有一系列研究表明缝隙连接胞间通道的异常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就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创伤伤员的致伤原因,为院前急救和预检分诊提供依据,为提出预防创伤发生的策略和措施奠定基础。方法:对4490例创伤伤员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创伤伤员的致伤原因的异同。结果:4490例创伤伤员中中,男女比例为2.81:1。年龄特点:12~60岁组发生创伤达75.16%。6岁以下以烧伤为主要原因,占41.08%;大于60岁以上以跌落/摔伤为主要原因,占63.79%;骨折多发生于12~60岁。致伤原因:跌落/摔伤(占28.69%)、道路交通伤(占28.53%)、锐器/切割伤(占13.23%)。结论:创伤伤员的致伤原因在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间有着明显特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其发生,同时为创伤伤员的院前急救和预检分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3.
姜黄素和紫杉醇联用对前列腺癌PC3裸鼠移植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姜黄素和半量紫杉醇联用对前列腺癌PC3裸鼠移植瘤生长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构建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溶酶对照组,姜黄素组,紫杉醇组和姜黄素+紫杉醇(半量)组(n=6)。姜黄素每隔2天腹腔注射100mg/kg,紫杉醇每3天腹腔注射10mg/kg,联合组紫杉醇减半,对照组注射药物溶剂。每6天测量计算移植瘤体积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药物注射30天后,取移植瘤组织标本分别进行免疫组化和定量RT-PCR,检测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移植瘤体积在24~30天时,姜黄素组和紫杉醇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姜黄素+紫杉醇(半量)组在第30天内肿瘤生长体积和紫杉醇组相近,30天后合用组肿瘤体积小于单纯紫杉醇组(P<0.05)。姜黄素和紫杉醇明显降低PC3移植瘤组织中PCNA和MMP2mRNA的表达(P<0.01)。姜黄素+紫杉醇(半量)组瘤组织中PCNA和MMP2的mRNA表达均低于紫杉醇组(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CNA和MMP2蛋白表达在治疗组均降低,和瘤组织中mRNA表达变化相一致。结论...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瘤苗联合化疗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药联合化疗方案续贯联合树突状细胞瘤苗治疗32例恶黑患者,4周为一疗程,连续4个疗程。化学治疗组31例单纯采用联合化疗,方法及药物剂量均同生物化疗组。不良反应依据WHO化疗药物急性及亚急性不良反应分度标准判断。结果:生物化疗组32例中CR 3例,PR18例,有效率65.63%;化学治疗组31例中CR 1例,PR 11例,有效率38.71%。生物化疗组与化学治疗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治疗相关性死亡。两组的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神经毒性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对症处理后缓解,不影响治疗。结论:将DC细胞瘤苗免疫治疗与化学治疗有机地结合,充分发挥综合治疗的优势,有提高Ⅲ/Ⅳ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灯台树根的止咳活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灯台树(Alstonia scholaris)属夹竹桃科(Apocynace-ae)鸡骨常山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和云南。在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将其作为止咳药而广泛应用(赵世望和刀正员,1980)。灯台叶曾收载于《陆川本草》、《云南中草药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  相似文献   
56.
菊苣提取物和菊粉降脂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00日龄商品代尼克T粉壳蛋鸡为试验动物,研究了菊苣提取物和菊粉对血清脂质、蛋黄总脂和胆固醇的影响.结果显示,0.1%菊苣提取物组、2.0%菊苣提取物组和0.1%菊粉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0.1%菊苣提取物组TC降低36.47%,TG降低40.71%,LDL-C降低36.09%,0.1%菊粉组LDL-C降低16.23%,差异极显著(P<0.01);2.0%菊苣提取物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比对照组高23.19%,差异极显著(P<0.01);2.0%菊苣提取物组蛋黄总脂和蛋黄胆固醇显著降低(P<0.05).表明菊苣提取物和菊粉均具有降血脂活性,但菊苣提取物比菊粉活性更强;菊苣提取物还具有降低蛋黄总脂和胆固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云南脂松香制备光学纯去氢枞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松节油作反应溶剂,在硫、碘的催化作用下云南脂松香经催化异构化、脱氢成为脱氢松香酸,通过进一步的提取、纯化等步骤可直接得到纯度高达96%以上的光学纯的去氢枞酸,其收率为26.6g/100g(松香)。  相似文献   
58.
准噶尔盆地腹部芳3井紫泥泉子组所夹灰色泥岩中产丰富的盘星藻、葡萄藻等藻类、疑源类化石及一定数量的孢粉化石。孢粉化石计75属160种,并首次在新疆地区发现了可靠的鹰粉型化石Aquilapollenites以及在我国主要产于松辽盆地和广东三水盆地上白垩统的“大孢子”化石Balmeisporites,建立Schizaeoisporites grandus-Parcisporites parvisaccus-Liliacidites creticus(GPC)组合。通过对部分孢粉属种已知地质分布的分析以及与国内外部分地区晚白垩世孢粉组合的对比,将GPC组合的时代确定为晚白垩世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根据紫泥泉子组的沉积特点及孢粉组合特征,认为晚白垩世准噶尔盆地应归属西北-东南孢粉植物区,局部层段沉积时期气候比较湿润,孢粉组合具有我国东北孢粉植物区与西北-东南孢粉植物区的过渡特点。  相似文献   
59.
我国小型猪品系资源状况初浅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小型猪正逐渐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实验动物。我国具有独特和丰富的小型猪资源,我国小型猪品系或资源涉及资源品系、封闭群、近交培育品系等。本文就我国的小型猪品系资源状况进行了介绍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0.
报道生于豆科植物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上的链格孢属真菌一新种,沙冬青链格孢Alternaria ammopiptanthi。此种不同于已从豆科植物上报道的5个长喙链格孢种(复喙链格孢A.multirostrata、决明链格孢A.cassiae、猪屎豆生链格孢A.crotalariicola、瓜尔豆链格孢A.cyamopsidis和长喙链格孢A.longirostrata),主要是其分生孢子的长喙不分枝和孢身细瘦。研究过的模式标本(PSNXAAFS267852)保存在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病害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