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6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125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经6.6×105个克隆筛选,从装在λ噬菌体载体Charon30中的人基因库中筛选到了一个含人分裂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的克隆。经Southern杂交分析插入基因长约14kb,有较长的5'上游区,但3'端缺少一部分。经亚克隆和测序已确定从5'上游1263bp到3'端与λ载体接点共4969bpPCNA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将PCNA基因启动子核苷酸序列与DNA聚合酶α,拓扑异构酶Ⅱα,胸苷酸激酶基因的启动子进行比较有30%以上同源性,具有“看家基因”特征。在转录起始点的5'上游几百bp的范围内都有与CAT,SP1,E2F,NFHB,Oct1和ATF等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相似的核苷酸序列。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放射性配基[3H]8-OH-DPAT的结合实验显示,自发性高血大鼠(SHR)海马、下丘脑及低位脑干的5-HT1A受体结合位点数较正常Wistar大鼠为多,其中以海马最为显著;脑干的5-HT1A受体虽较正常Wistar大鼠多,但不太明显。SHR下丘脑中5-HT1A受体除结合位点较正常Wistar鼠多外,亲和力也有增大。以上结果表明,SHR与正常Wistar大鼠之间各脑区中5-HT1A受体的差别可能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草鱼细胞融合及早熟凝集染色体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乙二醇(PEG)诱导草鱼ZC-7901细胞株融合,测定了不同浓度的PEG诱导草鱼组胞的融合率,从而得出了PEG诱导草鱼细胞融合的适宜浓度为45%(W/W)。用45%PEG诱导间期细胞(I期细胞)与分裂期细胞(M期细胞)融合,早熟凝集染色体(PCC)的诱导率是18.85%。观察PCC形态,G1-PCC呈单股染色体纤维形;G2-PCC呈双股染色纤维形,较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细长;S-PCC呈“粉末状”染色体片段。  相似文献   
14.
理解城市鸟类多样性与景观特征的关系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爬取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网站2020年福州主城区436份观鸟报告数据计算鸟类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D);基于谷歌地球引擎和高分辨率Worldview影像量化景观特征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了两个网格尺度(300 m和1000 m)下S、H和D指数的差异性;运用广义线性模型探究了两个尺度下影响鸟类多样性指数的关键景观因子及其重要性。结果表明:(1)2020年研究区内共观测到242种鸟类,隶属19目59科,雀形目鸟类为优势种;数量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留鸟、冬候鸟、旅鸟和夏候鸟,分别为63.53%、25.83%、6.71%和3.93%;(2)两个尺度下鸟类多样性指数差异明显,1000 m尺度下S和H指数均显著高于300 m尺度(0.05相似文献   
15.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因组织学异质性、侵袭能力强、术后复发快等问题,致使患者经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后的预后差,总体生存期短。GBM细胞来源外泌体(GBM cell-derived exosome,GBM-exo)能够通过其携带的细胞因子、miRNA、DNA和蛋白质等调节GBM细胞的增殖和迁移,通过血管生成蛋白和非编码RNA促进肿瘤血管生成,通过调节因子、蛋白质和药物靶向免疫检查点等介导肿瘤免疫逃逸,以及通过非编码RNA对抗GBM细胞的耐药性,有望成为个性化治疗GBM的重要靶标,且可以作为GBM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本文阐述了GBM-exo的制备方法和生物学特征,及其在GBM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免疫逃逸和耐药性方面的作用和分子机制,为研发诊治GBM的新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Desert algae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desert soil crust and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desert soil ecosystem development. Owing to their special habitat, desert algae are often exposed to harsh environments, among which drought represents the most common stress. Green algae are considered to have drought tolerance potential; however, only a 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is. In this study, we selected the green alga Chlorella sp., which was isolated from desert soil, and studied its physiological response to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6000-induced drought str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rought stress can affect the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of Chlorella sp., reduce its water retention ability, and destroy its ultrastructure. However, Chlorella sp. can cope with drought stress through a series of physiological regulatory strategies. Protective strategies include quick recovery of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and increased chlorophyll content. In addition, induced synthesis of soluble proteins, lipids, and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EPS), and accumulation of osmotic regulatory substances, such as sucrose and trehalose, also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drought tolerance in Chlorella sp. This study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Chlorella sp. to drought stress, which may be valuab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underlying drought adaptation mechanisms of desert green algae.  相似文献   
17.
基于此前辽宁省爬行动物调查资料和分类学研究,结合近年来野外调查进展,对辽宁省爬行动物名录和区系进行修订,并报道辽宁省蛇类新记录二种——乌梢蛇(Ptyasdhumnades)和黑头剑蛇(Sibynophischinensis)。根据从辽宁省凌源市野外获得的影像资料进一步确认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在辽宁省的分布。另依据采集自葫芦岛市的1号王锦蛇(E. carinata)标本对该种在辽宁省的分布予以补充描述。截至2023年5月,辽宁省记录爬行动物2目11科21属37种,其中,龟鳖目3科4属5种,有鳞目蜥蜴亚目3科5属10种,蛇亚目5科12属22种。爬行动物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此外,有15个物种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第三卷爬行动物》评估为受威胁物种。根据辽宁省爬行动物最新分布信息,将辽宁省划分为6个动物地理省,分别为辽东山地丘陵省、辽东半岛山地丘陵省、辽河平原省、努鲁儿虎山北麓丘陵台地及西辽河沙地省、辽西山地丘陵省和冀辽山地省,其中,冀辽山地省为本研究中新增动物地理省。扩大原辽东半岛丘陵省涵盖范围,并将其名称修订为“辽...  相似文献   
18.
【背景】垫状点地梅作为青藏高原最具代表性的垫状植物,其叶际和内生微生物对适应极端环境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资源。【目的】探究垫状点地梅叶际和叶内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以及不同生存状态个体之间的微生物差异。【方法】采用纯培养方法分离和纯化3个不同地区垫状点地梅叶际和叶内的细菌、酵母菌和丝状真菌,并用16S rRNA基因和ITS区域序列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最终得到叶际微生物350株,鉴定为22属49种,优势种为Penicillium sajarovii;内生微生物274株,鉴定为19属45种,优势种为Bacillusmycoides;两者的优势属均为Penicillium。垫状点地梅叶际和叶内之间及不同生存状态个体之间微生物的α多样性大多无显著差异,各群落间的成员也有重叠,但物种组成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结论】垫状点地梅叶际和叶内有着丰富的可培养微生物资源,来源于不同生存状态的个体或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物种组成差别较大,微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选择偏好形成了不同的群落模式。但这些不同来源的微生物群落之间同样存在高比例的共有菌株,这些共有菌株的异养方式和生态位并不固定,可兼共生和腐生生存,生...  相似文献   
19.
徐晓宇  王睿  邱立朋 《微生物学通报》2023,50(12):5604-5613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 OBE)理念设计课程教学,将制药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课实验教学项目设置成入门、进阶和自主3种项目等级。实验项目内容由浅入深、逐级递进、层层相关,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并结合线上教学手段和竞赛机制的支持。实践结果表明,经过项目化教学改革,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成效两个方面均得到明显提升,学生在论文撰写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值得后续进一步总结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佛洞地遗址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简乡勐简村大军赛村民小组燕子洞,坐落于一处东南开口的二叠纪灰岩穿洞,南临南汀河。2016~2017年,临沧市文物管理所在公路考古调勘期间发现该遗址;为进一步认识滇西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2017~2018年对该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区域位于洞内第四台面到第五台面间,共发掘20 m2,出土了包括石制品、动植物化石等在内的大量遗物。初步地层年代学分析显示,遗址时代为距今18400~14000年,共包含3期连续文化,文化遗物以石制品为主,总数达到9735件。佛洞地遗址作为一处热带-亚热带生境下的史前遗址,为我们构建旧石器时代晚期滇西地区文化序列、探讨特定自然生态背景下史前人类的文化适应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