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9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6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酶分子体外定向进化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卫晓  钱世钧   《微生物学通报》2004,31(2):100-104
酶分子体外定向进化不仅可大幅度提高酶分子的进化效率,短期内在实验室完成自然状态下需要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还可使酶分子按照人们期望的特定目标进化,因此对酶工程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本对酶分子体外定向进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992.
一株联苯降解菌的特性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艳  钱世钧   《微生物学通报》2004,31(6):23-26
从华北油田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够以联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该菌生长的最适联苯浓度为0.2%~0.4%,在联苯浓度为0.1%的培养基中培养36h后降解率达99.8%。该菌还可以降解苯甲酸钠、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和多氯联苯Aroclorl221、Aroclorl242等芳香族化合物。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嗜吡啶红球菌(Rhodococcus pyridinovorans)。  相似文献   
993.
重铬酸钾对蚕豆根尖细胞致畸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钱晓薇 《遗传》2004,26(3):337-342
以蚕豆根尖为材料,研究重铬酸钾对蚕豆根尖细胞的致畸效应。采用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试验和染色体畸变试验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重铬酸钾为诱变剂,测定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重铬酸钾能诱发较高频率的微核率,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微核率随重铬酸钾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高于一定浓度后反而呈下降趋势;不同浓度的重铬酸钾均使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增大;重铬酸钾还能诱导蚕豆根尖细胞产生较高频率的染色体畸变,且产生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结论是重铬酸钾对蚕豆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致畸效应。  相似文献   
994.
在植物细胞内,除了顺向的信号转导通路,即核基因控制着质体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之外,还存在着逆向的信号转导通路,即质体的代谢状况作为一种信号去调控核基因的表达。过去对这条逆向的信号转导通路,亦称质体因子,研究得非常少。近几年来,随着对基因组解偶联突变体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这条通路的认识大大加深了。现着重介绍质体中的四吡咯代谢中间产物参与信号的产生,以及质体向细胞质搬运这些中间产物启动了对编码质体蛋白的核基因的表达调控。  相似文献   
995.
提高产抗生素链霉菌紫外诱变正变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雪昌  汪志芸  周婕  朱旭芬  钱凯先 《遗传》2004,26(4):499-504
将UV诱变了的产抗生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sp.)AP 19-1菌株之孢子,置于适宜的生长温度27℃与接近抑制生长的胁迫温度33℃下培养,结果表明:在33℃下生长获得的子代菌株中,产抗生素水平超过其出发菌株的正向突变体所占的比例,明显比在27℃下培养的高。27℃下培养,正向突变体占总子代菌株数的25.8%,而在33℃下培养则为58.1%。用17种随机引物对出发菌株与UV诱变子代菌株进行总DNA的RAPD测验证明,在接近抑制生长的温度33℃下培养获得的子代,发生在其DNA水平上的变异程度比在27℃的要高得多。这一方法能较大幅度提高链霉菌紫外诱变育种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链霉菌经紫外诱变后突变形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途径。Abstract: UV irradiated spores of Streptomyces sp. AP 19 -1 strain that can produce antibiotics were incubated at 27 ℃, and 33 ℃ which is close to inhibiting growth temperature,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much more forward mutants, whose level of producing antibiotic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original strain, among the offspring of UV irradiated spores grown at 33 ℃, compared to that grown at 27 ℃. The percentage of the forward mutants was 25.8 % at 27 ℃ and 58.1% at 33 ℃. The progeny strains and the original strain were tested by RAPD using total DNA with 17 primers.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more variations occurred in the chromosomal DNA of the progeny strains grown at 33 ℃ than in that at 27 ℃. This method facilitates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of induced mutagenesis in breeding and provides a new way to study the mechanisms of mutation formation in UV irradiated Streptomyces sp. cells.  相似文献   
996.
β-珠蛋白基因簇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颇具代表性的模型,其表达具有红系组织专一性及发育时期特异性,这些特异性的产生与红系专一及通用的反式作用因子与相应的顺式作用元件之间相互作用有关。综述了反式作用因子中KLF家族中近年来新发现的三个因子EKLF、FKLF和FKLF-2,介绍了它们的结构、功能及它们与其他反式作用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构建融合基因OVA 接头 β2m的表达载体 ,通过接头 (linker)序列使 β2微球蛋白 (β2m)与肽段共价结合 ,限制其在体内的扩散 ,以期获得更具潜力的免疫原结构。采用PCR技术 ,从人肝癌细胞株SMMC 772 1中克隆人 β2m基因 ,拼接上卵白蛋白 (OVA) (2 5 7— 2 6 4 )序列及接头后 ,克隆入 pET 4 2b( )高效表达载体进行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与复性后 ,用其作为免疫原诱导特异性CTL ,并构建H 2Kb 四聚体检测特异性CTL。应用H 2Kb 四聚体对特异性CTL检测结果与经典的细胞毒试验一致 ,同时对胞外IFN γ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 ,OVA 接头 β2m的表达产物可有效诱导体内特异性CTL反应 ,在体外构建MHC I类分子四聚体 ,为特异性T细胞的检测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998.
应用含重组OVA微小基因及全长基因的牛痘病毒感染能够稳定表达Kb 分子的多种真核细胞 ,通过构象特异的单克隆抗体 2 5 .D 1.16 (anti OVA2 57~ 2 64/Kb)检测细胞表面复合物的形成情况 ,并借助四聚体技术检测了它们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诱导能力。结果表明四聚体的构建是成功的 ,进一步用已被重组牛痘病毒感染的L92 9 Kb 细胞作为抗原呈递细胞以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的产生 ,并对活化后特异性CTL进行检测 ,从胞外IFN γ的分泌情况看 ,诱导后的整个群体细胞发生了活化与增殖 ,H 2Kb OVA四聚体对特异性T细胞进行的结合分析与经典的细胞毒效应相一致。可见 ,重组牛痘病毒介导的微小基因产物OVA2 57~ 2 64不仅能为MHC I类分子的合成提供更有效的肽来源 ,且能更有效诱导特异性CTL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9.
乙酰化修饰普遍发生于真核生物的各种蛋白质 ,对蛋白质的稳定性和活性产生重大影响。酵母N末端乙酰基转移酶NatA由NAT1和ARD1两个亚基组成。任何一个亚基缺陷都导致NatA活性丧失 ,酵母表现出在接合型转换、细胞周期调控及染色体稳定性等方面的异常。通过同源克隆方法 ,克隆了与酵母NAT1高度同源的一个人类基因。经GenBank查询 ,为新基因 ,命名为HNAT1。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在成年小鼠曲精管内 ,该基因的表达强烈。其表达强度与细胞类型和细胞所处时相有关。该基因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现阶段中国水稻种质创新的研究策略和应用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种质研究和合理利用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稻米生产存在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概述了当前国内外种质研究的现状,讨论了我国种质研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现阶段的种质研究和应用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以及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