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95篇
  免费   1641篇
  国内免费   234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737篇
  2020年   576篇
  2019年   716篇
  2018年   696篇
  2017年   550篇
  2016年   744篇
  2015年   1114篇
  2014年   1341篇
  2013年   1387篇
  2012年   1755篇
  2011年   1621篇
  2010年   1015篇
  2009年   924篇
  2008年   1122篇
  2007年   1060篇
  2006年   979篇
  2005年   895篇
  2004年   745篇
  2003年   769篇
  2002年   608篇
  2001年   405篇
  2000年   374篇
  1999年   362篇
  1998年   220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189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1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8篇
  1971年   9篇
  1970年   7篇
  196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tudies the quartic bioecology differential system:Here n and q are positive constants, l、m and p are constants. The author also proves some theorems of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limit cycles of this differential system.  相似文献   
182.
长年饲养在高温(28—30℃)环境中雌性中华大蟾蜍,它们的卵母细胞可以长足,但经激素处理时,生发泡不破裂,仅显示成熟过程早期阶段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孕酮刺激后的高温卵卵质中,出观了一种能诱发低温卵恢复减数分裂的物质,称作为“依赖冬眠因子的促成熟物质”(HF-MPS)。HF-MPS 与MPF 有不少相似之处,如孕酮处理后,它们在卵质中出现的时间相仿,它们的形成均不依赖于转录水平,而是依赖于翻译水平的蛋白质合成活动;但亦存在不同之处,如MPF 诱发低温卵GVBD 时程不受温度影响,而HF-MPS 在10℃环境中,诱发低温卵GVBD 的时间明显延缓;MPF 不仅能诱发低温卵GVBD,而且同样能诱发高温卵GVBD,然而,HF-MPS 只能诱发低温卵GVBD。由此表明,MPF 和HF-MPS 似乎是截然不同的两类活性蛋白质。高温卵缺少低温诱发产生的“冬眠因子”,所以不能恢复cdc 2基因的转录活动,不能实现MPF 自身催化扩增作用,不能保证孕酮处理后的卵母细胞完成正常成熟的全过程变化。足见,低温是中华大蟾蜍卵母细胞恢复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必要条件,是导致中华大蟾蜍现有区域分布的内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3.
小麦Kr基因在小麦与玉米或鸭茅状摩擦禾杂交中的失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玮  牛德水 《遗传学报》1996,23(6):453-459
用37个小麦(Triticumaestivum)品种(系)为母本,分别与黑麦(Secalecereale)、球茎大麦(Hordeumbulbosum)、玉米(Zeamays)和鸭茅状摩擦禾(Tripsacumdactyloides)杂交,比较其亲和性,小麦和玉米或鸭茅状摩擦禾杂交比小麦与黑麦或球茎大麦杂交的亲和性显著提高。携带着显性Kr1和Kr2基因的小麦品种Hope与黑麦杂交,不能形成胚,而与玉米及鸭茅状摩擦禾杂交时,成胚率分别达16.00%和32.50%。表明控制小麦与黑麦及球茎大麦杂交亲和性的Kr基因系统在小麦与玉米及小麦与鸭茅状摩擦禾属间杂交中失活。讨论了还存在有其它控制小麦属间杂交亲和性的遗传调控系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4.
顾海东  王以光 《遗传学报》1996,23(6):469-476
用启动子探针质粒pIJ486从麦迪霉素产生菌(S.mycarofaciens)中克隆到1个具启动功能的HindIII-HindIII2.0kb片段,含该片段的重组质粒p4H2转化子在MM基本培养基上对卡那霉素(Km)抗性可达500μg/ml以上。亚克隆缺失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不同部分的缺失对启动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说明它具有较复杂的转录调控机制。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片段含有1984个核苷酸,其G+C%为47.7%,不存在典型的链霉菌的可读框;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其650bp、1150bp和1500bp区域分别与麦迪霉素酮基还原酶基因等链霉菌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具有同源性;在520-570bp区域与大肠杆菌tRNA基因上游激活序列(UAS)有较好的同源性,提示链霉菌中可能存在可增强基因转录的DNA元件。  相似文献   
185.
一套新的籼稻初级三体的选育和细胞学鉴定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程祝宽  李欣 《遗传学报》1996,23(5):363-371
以秋水仙素处理中籼3037幼苗,从其后代中获得同源三倍体1株。为选育成套初级三体,将中籼3037同源三倍体茎节幼芽置于试管中离体繁殖,繁殖后的同源三倍体种于田间,授以正常中籼3037的花粉。获得3013粒种子,成苗1063株。通过染色体数目检查,共获得302株三体植株。这些三体按其形态特征可分为12类,对每类三体植株分别通过粗线期的染色体鉴定,获得了12种初级三体,依据额外染色体长度递减的顺序分别定名为三体1、三体2、………三体12。  相似文献   
186.
卢萍  周嫦 《植物研究》1996,16(1):96-99
用PEG—高Ca高PH法诱导抗卡那霉素的烟草(Nicotianatabacum)品系N364+Km+花粉原生质体和黄花烟草(Nicotiarustica)叶肉原生质体融合。幼嫩花粉原生质体和叶肉原生质体之间的融合体培养启动胚胎发生分裂,经卡那霉素筛选后,少数多细胞团存活并形成小愈伤组织。成熟花粉原生质体与叶肉原生质体之间的融合体则仅产生管状结构。这一结果表明,作为融合一方的花粉原生质体的发育时期对融合产物的发育途径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7.
黄瓜幼苗的冷锻炼与低温引起的光抑制李晓萍,陈贻竹,李平,郭俊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关键词:低温引起的光抑制,荧光猝灭,冷锻炼,黄瓜幼苗低温使植物利用光能的能力降低从而引起或加剧光抑制(has等1983)。在光抑制中常以叶绿素...  相似文献   
188.
王勇  王登顺 《遗传学报》1996,23(2):91-95
根据鼠免疫球蛋白重。轻链可变区基因FR1和FR4的序列保守性,化学合成了适于体外扩增Ig重、轻链可变区基因(V_H和V_L)的数对引物。以分泌抗人肺腺癌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WLA-2C4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V_H和V_L基因,分别克隆人pUC19载体。转化子经蓝、白斑筛选,酶切鉴定,双脱氧测序证实确为鼠单抗可变区基因,其中V_H基因全长为348bp,编码116aa,属重链ⅡB亚类;V_L基因全长318bp,编码106aa,属K轻链Ⅵ亚类。  相似文献   
189.
利用PCR技术将本室克隆到的强启动功能片段取代麦迪霉素丙酰化酶基因(mpt)的启动子或与mpt基因自身启动子串连,获得含mPt重组质粒pCHFPE3和pCHFPE2。用含有这两个质粒的Streptomyces lividans TK24对螺旋霉素进行微生物转化,结果表明,与含有原启动子的mpt.S.lividans TK24(p.WFPE)相比,丙酰螺旋霉素的组分比例分别提高了89.02%和58.53%。含重组质粒pCHFPE2的螺旋霉素产生菌S.spiramyceticus发酵产物中丙酰螺旋霉素的组分也有较大辐度的提高。说明利用该强启动功能片段可以提高麦迪霉素丙酰化酶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0.
水稻矮缩病毒第11号组分基因序列和编码蛋白的功能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RDV)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侵染水稻和禾本科其它一些作物,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农作物危害极大。RD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中的植物呼肠孤病毒属(Phytoreovirus)成员,其病毒粒子直径70nm,为20面体,有双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