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由于自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扰动,喀斯特区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生态问题突出。综合分析喀斯特区域的生态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区域生态修复、环境治理提供科学支持。本研究以滇东南典型喀斯特区域广南县为例,从自然和人为因素角度构建喀斯特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CA对2000、2010和2018年的生态脆弱性进行反演,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2000—2018年,广南县整体脆弱性变化较小,但脆弱程度在不断加剧。在脆弱等级方面,该县以微度脆弱为主,但轻度、中度和重度脆弱在逐渐增加。广南县沿“者兔-莲城-杨柳井-板蚌”以南地区的生态脆弱性较高,以北地区的脆弱性较低;脆弱性空间集聚效应强烈,北部处于脆弱性低-低集聚区,而西南部和东南部处于脆弱性高-高集聚区;生态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区域生态脆弱性的改善,而人类活动的干扰使生态脆弱性进一步恶化。岩性和石漠化面积比重对喀斯特区域生态脆弱性的影响较为显著,导致喀斯特生态脆弱的基础是喀斯特碳酸盐岩的发育。  相似文献   
492.
为规范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erum)种植和提高产量,对不同光强下白花前胡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遮阳40%和60%相比,对照(CK)和遮阳20%的白花前胡叶片具有更高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分别为247.129和266.866μmol/(m~2·s)]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25.621和28.167μmol/(m~2·s)],且最大净光合速率对应的饱和光强[分别为2 130.419和1 927.804μmol/(m~2·s)]也显著高于遮阳40%和60%处理。不同遮阳处理的白花前胡叶片的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有差异,但光化学猝灭系数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则无显著差异。这说明白花前胡为典型的阳生植物,光适应性较强,建议选择光强充足的开阔田地栽培白花前胡。  相似文献   
493.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世界性害虫之一.为了探究苏云金芽胞杆菌HA和H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潜力,本研究测定了苏云金芽胞杆菌HA和HD菌株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毒力,以及对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和中肠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 表明:Bt-HA和Bt-HD均对黄曲条跳甲成虫有杀虫活性,LC50分别为4.01×108 CFU/mL和1.17×108 CFU/mL.菌株Bt-HD处理组的GST酶活性高于对照组和菌株Bt-HA处理组.菌株Bt-HA处理黄曲条跳甲成虫14 d后,中肠微绒毛肿胀脱落;菌株Bt-HD处理黄曲条跳甲成虫4d后中肠微绒毛开始疏松脱落,14 d后中肠柱状细胞底膜变形脱落.综上所述,苏云金芽胞杆菌H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毒力更强,是防治黄曲条跳甲成虫的优势菌株,其杀虫机理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94.
通过海藻酸钠/纤维素硫酸钠-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SA/NaCS-PDMDAAC)微胶囊固定化酵母细胞将胞苷一磷酸(CMP)转化为胞苷三磷酸(CTP),考察了各种因素条件对CTP转化率的影响,以提高CTP的转化率.通过考察分批补料添加葡萄糖,固定化酵母量,CMP浓度等以达到提高CTP转化率的要求.结果在250 mL锥...  相似文献   
495.
Continental‐scale assessments of 21st century global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biodiversity have forecasted range contractions for many species. These coarse resolution studies are, however, of limited relevance for projecting risks to biodiversity in mountain systems, where pronounced microclimatic variation could allow species to persist locally, and are ill‐suited for assessment of species‐specific threat in particular regions. Here, we assess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2632 plant species across all major European mountain ranges, using high‐resolution (ca. 100 m) species samples and data expressing four future climate scenarios. Projected habitat loss is greater for species distributed at higher elevations; depending on the climate scenario, we find 36–55% of alpine species, 31–51% of subalpine species and 19–46% of montane species lose more than 80% of their suitable habitat by 2070–2100. While our high‐resolution analyses consistently indicate marked levels of threat to cold‐adapted mountain florae across Europe, they also reveal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this threat across the various mountain ranges. Impacts on florae from regions projected to undergo increased warming accompanied by decreased precipitation, such as the Pyrenees and the Eastern Austrian Alps, will likely be greater than on florae in regions where 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is less pronounced and rainfall increases concomitantly, such as in the Norwegian Scandes and the Scottish Highlands. This suggests that change in precipitation, not only warm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potential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vegetation.  相似文献   
496.
目的:观察青藤碱对慢性非细菌性大鼠前列腺炎大鼠炎症反应及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青藤碱高、低剂量组。对照组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青藤碱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青藤碱40、80、160mg/kg灌胃,28天后处死。realtime 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TNF-、IL-6 mRNA和TNF-、IL-6、p-P38 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青藤碱能明显降低慢性非细菌性大鼠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NF-、IL-6 mRNA和TNF-、IL-6、p-P38 MAPK蛋白的表达。结论:青藤碱能抑制慢性非细菌性大鼠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97.
目的:建立常见凋亡诱导剂顺铂(Cisplatin)诱导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凋亡的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抗凋亡基因在细胞凋亡中的分子机理打下基础。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的顺铂处理Veto细胞48h,用噻唑蓝(MTT)比色法、Gimesa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处理后细胞的生长活力和凋亡情况。结果:以未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1、2、3、4,5μg/mL的顺铂处理的Vero细胞生存率分别为(79.02±6.10)%、(68.84±4.42)%、(56.66±4.07)%、(46.83±3.76)%、(29.04±5.93)%(P〈0.01);经顺铂诱导后细胞形态学发生明显改变,出现膜小泡和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细胞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0、1、2、3、4、5μg/mL的顺铂处理的Vero细胞后凋亡率分别为1.66%±0.19%、16.65%±1.26%、24.82%±1.03%、36.22%±1.04%、48.49%±1.24%、43.34%±1.17%(P〈0.01)。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顺铂诱导非洲绿猴肾细胞凋亡模型,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目的基因在Vero细胞凋亡作用的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498.
王颐  蒲永东  杨波 《生物磁学》2011,(2):314-316
目的:总结并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PT)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并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6例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良性肿瘤17例,完整切除15例,部分切除2例,复发4例,均再次手术;恶性肿瘤29例,完整切除10例,部分切除15例,活检2例,复发6例,再次手术4例。随访时间0.5至5年,良性肿瘤死于其他疾病3例,死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例;恶性肿瘤死亡22例,其中1年内死亡8例,3年内死亡12例,5年内死亡2例。结论: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B超、CT及MRI检查是目前诊断PRPT方便、有效的诊断手段,手术治疗是治疗PRPT的首选治疗方式,完整切除肿瘤是影响PRPT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的重要因素。对于复发病例应选择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99.
海水养殖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新明  傅明珠  王宗灵  张新军 《生态学报》2012,32(19):6210-6222
我国海水养殖业快速、大规模发展的同时给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养殖自身的健康和持续发展也受到影响。为了评估海水养殖生态系统所承受的环境压力、系统的状态和发展趋势,以海湾养殖生态系统为典型,根据系统性、动态性、生态-社会-经济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基于指标体系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海水养殖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的方法与模式,以期为养殖海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和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工具。  相似文献   
500.
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地表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贡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小流域26年刺槐人工林(Robinia pseudoacacia)中,设置对照(CK)、去除凋落物(no litter, NL)和倍增凋落物(double litter, DL)3个处理,利用Li-8100系统测定各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结果表明,添加或去除凋落物显著影响土壤呼吸(P = 0.091-0.099),与对照(CK)的土壤呼吸速率(3.23 μmol m-2 s-1)相比,添加凋落物(DL)使土壤呼吸速率增加26%,去除凋落物(NL)使土壤呼吸速率减少22%。NL、CK和DL的累积土壤呼吸分别为631、787和973 g C m-2a-1。各处理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指数关系(R2=0.81-0.90,P < 0.0001),但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不明显。NL、CK和DL的Q10依次为1.92、2.29和2.31。地表凋落物对土壤呼吸年平均贡献量为20%。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测定日地表凋落物贡献与土壤温度(r=0.54,P < 0.05)或土壤水分关系显著(r=0.68, P < 0.05)。刺槐人工林地表凋落物的输入量为213 g C m-2a-1,大于凋落物引起的呼吸量156 g C m-2a-1。在黄土区通过植被恢复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随着地表凋落物的积累,林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将逐步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