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61.
目的 从黑胸散白蚁肠道内筛选获得具有降解纤维素性能的菌株,并对菌株最佳产酶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筛选性培养基进行筛选,通过培养性状、显微观察及16S rDNA部分片段同源性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利用正交试验优化该菌株的最佳产酶培养基配方以及单因子试验优化产酶培养条件.结果 通过鉴定,获得的菌株属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 sp.B03),最适产酶的碳氮源为CMC-Na和蛋白胨.该菌株最佳产酶培养基的配方为CMC-Na5.0 g/L、蛋白胨5.0 g/L、NH4Cl 0.6 g/L、KH2P04 0.9 g/L、MgSO4 0.9 g/L;最佳产酶培养条件为起始pH 5.0,温度35℃,装液量20~ 30 mL/150 mL.结论 经过优化,可将该菌株产生的纤维素酶酶活力从0.184 U/mL提高到0.311 U/mL,该研究结果对纤维素酶的工业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2.
濮晓珍  尹春英  周晓波  李娜  刘庆 《生态学报》2012,32(13):4114-4122
研究了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cum Wall.ex Lindl.)组培苗在移栽驯化(即试管苗移栽大田)过程中,移栽0、1、2、4d和20d(已移栽成活)时叶片光合特征参数、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等生理特征的变化,以阐明铁皮石斛组培苗在移栽驯化过程中发生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幼苗在移栽驯化过程中叶片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羧化速率以及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均在移栽驯化过程中不断升高并于20d时达到最大;而暗呼吸速率和叶绿素b的含量在移栽20d时显著降低。驯化过程中叶片光合机构遭到破坏,但移栽20d时叶绿体内淀粉粒和嗜饿小体体积变大,片层结构清晰、完整且有序。根系活力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在移栽20d时显著增大。铁皮石斛组培苗在移栽驯化过程中叶片光合特性、超微结构及根系活力都发生了一定的适应性变化,随着移栽时间的延长,石斛叶片的光合效率明显提高,并有大量的光合产物积累;同时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及抗逆能力都明显增强,到移栽20d时组培苗已完全适应大田环境。  相似文献   
563.
海水养殖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新明  傅明珠  王宗灵  张新军 《生态学报》2012,32(19):6210-6222
我国海水养殖业快速、大规模发展的同时给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养殖自身的健康和持续发展也受到影响。为了评估海水养殖生态系统所承受的环境压力、系统的状态和发展趋势,以海湾养殖生态系统为典型,根据系统性、动态性、生态-社会-经济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基于指标体系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海水养殖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的方法与模式,以期为养殖海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和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工具。  相似文献   
564.
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地表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贡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小流域26年刺槐人工林(Robinia pseudoacacia)中,设置对照(CK)、去除凋落物(no litter, NL)和倍增凋落物(double litter, DL)3个处理,利用Li-8100系统测定各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结果表明,添加或去除凋落物显著影响土壤呼吸(P = 0.091-0.099),与对照(CK)的土壤呼吸速率(3.23 μmol m-2 s-1)相比,添加凋落物(DL)使土壤呼吸速率增加26%,去除凋落物(NL)使土壤呼吸速率减少22%。NL、CK和DL的累积土壤呼吸分别为631、787和973 g C m-2a-1。各处理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指数关系(R2=0.81-0.90,P < 0.0001),但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不明显。NL、CK和DL的Q10依次为1.92、2.29和2.31。地表凋落物对土壤呼吸年平均贡献量为20%。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测定日地表凋落物贡献与土壤温度(r=0.54,P < 0.05)或土壤水分关系显著(r=0.68, P < 0.05)。刺槐人工林地表凋落物的输入量为213 g C m-2a-1,大于凋落物引起的呼吸量156 g C m-2a-1。在黄土区通过植被恢复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随着地表凋落物的积累,林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将逐步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565.
从川赤芍Paeonia anomala subsp·veitchii根皮的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2个化合物,其中包括一个新的24,30位降常春藤皂苷三萜衍生物,命名为paeonenolide H(1)。化合物2,4,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66.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是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世界性害虫之一.为了探究苏云金芽胞杆菌HA和H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潜力,本研究测定了苏云金芽胞杆菌HA和HD菌株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毒力,以及对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和中肠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 表明:Bt-HA和Bt-HD均对黄曲条跳甲成虫有杀虫活性,LC50分别为4.01×108 CFU/mL和1.17×108 CFU/mL.菌株Bt-HD处理组的GST酶活性高于对照组和菌株Bt-HA处理组.菌株Bt-HA处理黄曲条跳甲成虫14 d后,中肠微绒毛肿胀脱落;菌株Bt-HD处理黄曲条跳甲成虫4d后中肠微绒毛开始疏松脱落,14 d后中肠柱状细胞底膜变形脱落.综上所述,苏云金芽胞杆菌HD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毒力更强,是防治黄曲条跳甲成虫的优势菌株,其杀虫机理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67.
亚高山草甸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但目前缺少气候因子对亚热带地区亚高山草甸影响的相关研究,且光学遥感数据对该地区草地信息的提取仍存在一定的挑战。本研究基于MOD13Q1植被指数产品中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并结合气象数据,分析2000—2019年间武夷山国家公园黄岗山顶的亚高山草甸的生长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和时滞效应。结果表明: 2000—2019年,夏季NDVI呈不显著增加趋势,整个生长季、春季和秋季NDVI均呈极显著增加趋势。NDVI的增加主要受温度增加(0.026 ℃·a-1)的影响,其中春、秋季温度的增加对草地生长的影响显著高于夏季和整个生长季。生长季NDVI对降水的变化十分敏感,说明即使在降水充沛的亚热带地区,亚高山草甸的生长仍然受到降水的较大影响。不同生长时段温度和降水对草甸NDVI的滞后影响程度不同,温度对亚高山草甸生长的滞后影响为0~1个月,降水对草甸生长的滞后性影响为2~3个月。  相似文献   
568.
由于自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扰动,喀斯特区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生态问题突出。综合分析喀斯特区域的生态脆弱性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区域生态修复、环境治理提供科学支持。本研究以滇东南典型喀斯特区域广南县为例,从自然和人为因素角度构建喀斯特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CA对2000、2010和2018年的生态脆弱性进行反演,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2000—2018年,广南县整体脆弱性变化较小,但脆弱程度在不断加剧。在脆弱等级方面,该县以微度脆弱为主,但轻度、中度和重度脆弱在逐渐增加。广南县沿“者兔-莲城-杨柳井-板蚌”以南地区的生态脆弱性较高,以北地区的脆弱性较低;脆弱性空间集聚效应强烈,北部处于脆弱性低-低集聚区,而西南部和东南部处于脆弱性高-高集聚区;生态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区域生态脆弱性的改善,而人类活动的干扰使生态脆弱性进一步恶化。岩性和石漠化面积比重对喀斯特区域生态脆弱性的影响较为显著,导致喀斯特生态脆弱的基础是喀斯特碳酸盐岩的发育。  相似文献   
569.
为规范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erum)种植和提高产量,对不同光强下白花前胡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遮阳40%和60%相比,对照(CK)和遮阳20%的白花前胡叶片具有更高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分别为247.129和266.866μmol/(m~2·s)]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25.621和28.167μmol/(m~2·s)],且最大净光合速率对应的饱和光强[分别为2 130.419和1 927.804μmol/(m~2·s)]也显著高于遮阳40%和60%处理。不同遮阳处理的白花前胡叶片的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有差异,但光化学猝灭系数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则无显著差异。这说明白花前胡为典型的阳生植物,光适应性较强,建议选择光强充足的开阔田地栽培白花前胡。  相似文献   
5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