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4篇
  免费   462篇
  国内免费   186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3篇
  1969年   3篇
  1967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Periaxin是施旺氏细胞(Schwann cells)与晶状体纤维细胞中特异表达的支架蛋白之一.在施旺氏细胞包裹轴突形成髓鞘过程中,periaxin蛋白参与髓鞘的延展、修复及再生等.PRX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将引起脱髓鞘型腓骨肌萎缩症(CMT)4F亚型的发生.本文就periaxin蛋白分子结构特点、生理学功能、以及其基因突变与脱髓鞘型腓骨肌萎缩症CMT4F亚型的发生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62.
腓骨肌萎缩症4F亚型是Periaxin基因的突变所导致一种脱髓鞘型遗传病. Periaxin蛋白是外周神经系统中特异且大量表达的蛋白,在髓鞘成熟与维护中发挥重要作用.而Ezrin是一种膜骨架连接蛋白,在细胞形态的维持、运动、黏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前期已证实L-periaxin与Ezrin间存在蛋白互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分子荧光互补实验,结合免疫荧光定位实验、免疫共沉淀等技术,进一步分析并揭示了L-periaxin蛋白与Ezrin蛋白之间的互作方式,具体为L-periaxin(1 200 aa)与Ezrin(1 296 aa)以及L-periaxin (1 060~1 461 aa)与Ezrin(475~585 aa)以“头对头”与“尾对尾”的方式发生相互作用.Ezrin可能是一种引导L-periaxin在施万细胞膜上堆积的新的分子配体,二者可能通过蛋白分子间更加紧密的方式完成在细胞膜处的堆积,参与到髓鞘的维护中.  相似文献   
963.
近年来,新型传染病相继爆发,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H7N9禽流感等,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给传染病的防控带来了严峻挑战。病原体检测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其中。等温核酸扩增技术作为一种快速、灵敏度高的病原体检测技术,已取得了长足发展。对等温核酸扩增技术的原理、重要特性及其在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以期为这一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64.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是威胁香蕉生产的重要土传病原真菌,其中4号生理小种(Foc4)能感染几乎所有的栽培品系.Argonaute蛋白(AGO)介导的RISC复合体在RNAi干扰中起到重要作用.Foc4含有两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AGO蛋白,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获...  相似文献   
965.
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 (Thysanoptera: Thripidae) is one of the most destructive insect pests on tea plants. Although outbreaks of this pest occur annually in South China, especially in Guizhou Province, little is known about its population genetics, such as genetic diversity and gene flow. To investigate its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and migration routes in Guizhou Province, we analyzed 24 D. minowai populations across Guizhou using six microsatellite loci. We detected the moderate genetic diversity and the population genetic structure of this thrip species. Neighbor‐joining (NJ) phylogenetic tree and STRUCTURE analyses recognized two clusters within the studied population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genetic and geographical distances (r = 0.0139, P = 0.5830) was detected and more than 89% of the variation occurred among samples within populations. Gene flow analysis revealed high migration rates (74.0 – 894.1) among D. minowai populations. Overall, the trend of asymmetrical gene flow was from northeast to southwest. Our analyses demonstrated that D. minowai derived or originated from multiple sites and could be eventual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Guizhou.  相似文献   
966.
研究大黄醇提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及机制。主要采用牛津杯法和液体倍比稀释法;通过扫描电镜、SDS-PAGE、二维电泳及串联质谱等方法探讨大黄醇提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机制。结果显示,大黄醇提取物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抑菌圈为(24.5±0.2)mm,MIC和MBC均为3.91 mg/m L;在药物作用下,菌体表面变粗糙,细胞膜受损并出现破裂;在经药物处理4 h后,细菌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0.05),2-DE电泳发现3个差异性蛋白。结果表明,大黄醇提物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机制是破坏其细胞膜结构及影响特定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67.
目的:探讨猪大肠杆菌的耐药质粒图谱、耐药性及耐药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湖南省株洲、益阳的四个猪场分离出9株大肠杆菌,进行质粒电泳图谱分析、用PCR法检测耐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 A、Par C和耐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 A、Tet B,并采用Kirby-bauer法对这9株大肠杆菌进行药敏(18种抗生素)试验。结果:其中9株大肠杆菌含有三条或者三条以上的质粒条带,且其质粒谱型均不相同;9株大肠杆菌均检测出4种耐药基因Gyr A、Par C、Tet A和Tet B;9株大肠杆菌对所选用的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7株大肠杆菌对10种或10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最高对13种抗生素耐药,氨苄西林、青霉素、阿莫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达100%,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的耐药率达到88.9%,而多粘菌素B、阿奇霉素、大观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耐药性与质粒条带数、耐药基因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性;猪大肠杆菌呈多重耐药之势,在治疗大肠杆菌病时最好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968.
为了解太空诱变对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生长发育的影响,对太空诱变和野生金钗石斛的叶片结构、光合特性和生长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太空诱变后的金钗石斛叶片较厚,叶气孔密度大、气孔器长轴和短轴长度均变长。两种金钗石斛的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相似,均为双峰型曲线,但太空诱变的净光合速率低于野生的。太空诱变和野生金钗石斛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4.6和6.8μmol m~(–2)s~(–1),光补偿点分别为18.3和12.6μmol m~(–2)s~(–1),光饱和点分别为1180和720μmol m~(–2)s~(–1)。太空诱变和野生金钗石斛的CO_2补偿点分别为100和102μmol mol(–1),CO_2饱和点分别为2215和2090μmol mol(–1)。太空诱变的金钗石斛单茎鲜重和干重均低于野生种,但由于其分蘖数增加,每盆的总生物量反而增加;太空诱变的金钗石斛生物碱和石斛多糖含量显著高于野生种。因此,太空诱变为金钗石斛育种和品质改良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69.
城隍竹——福建竹亚科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竹亚科(Bambusoideae)少穗竹属(Oligostachyum Z.P.Wang et G.H.Ye)一新种——城隍竹(O. heterophyllum M.M.Lin)。该新种分布于我国福建西部,它与糙花少穗竹[O.scabriflorum(McClure) Z.P.Wang et G.H.Ye]相似或近缘,但秆小,直径不超过1.5 cm;秆箨淡紫绿色,背面具有瘤基刺毛,无斑点,无白粉,亦无焦边,基部密被细刚毛;箨片直立,基部不收缩;箨舌淡禾秆色;叶鞘被细微柔毛而与后者相区别。  相似文献   
970.
报道安徽省1个新记录科植物和2个新记录种植物:肠蕨科Diplaziopsidaceae川黔肠蕨Dipalziopsis cavaleriana(Christ)C Chr.、铁角蕨科Aspleniaceae黑边铁角蕨Asplenium speluncae Christ以及景天科Crassulaceae大苞景天Sedum amplibracteatum K.T.Fu。凭证标本均保存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标本馆(A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