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71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8篇
  1958年   30篇
  1957年   13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22篇
  1954年   20篇
  1953年   26篇
  1952年   19篇
  1951年   15篇
  1950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将分离纯化的HeLa细胞核仁经非离子去垢剂、核酸酶、低盐及高盐选择性抽提结合DGD包埋去包埋技术 ,在电镜下显示了HeLa细胞的核仁骨架呈精细网络结构 .BHK -2 1细胞及小鼠肝细胞的核仁骨架与HeLa细胞的核仁骨架结构相类似 .对HeLa细胞的核仁骨架的蛋白成分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核仁骨架蛋白组成与核基质及染色体骨架有明显差异 .HeLa细胞核仁骨架的蛋白成分主要包括分子量为48,43,36及 33ku左右的 6~ 7种多肽 .证明分子量为 43ku的肌动蛋白与 36ku的fibrillarin是构成核仁骨架的两种主要蛋白成分  相似文献   
42.
从长序虎皮楠(Daphniphyllum longeracemosum)果实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虎皮楠生物碱和三个已知的环烯醚萜苷型虎皮楠生物碱。通过现代波谱解析技术鉴定为daphlongeranine F(1),caldaphnidine F(2),daphcalycinosidine B(3)and daphcalycinosidine C(4)。其中,三个环烯醚萜苷虎皮楠生物碱系首次从该种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3.
44.
利用甜菜糖蜜补料发酵生产丁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土壤中分离出1株适合利用甜菜糖蜜发酵生产丁醇的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2N,通过优化发酵条件,得到最适发酵温度为33℃,玉米浆最适添加量为15g/L,发现甜菜糖蜜中还原糖质量浓度高于50g/L时影响菌株的生长和溶剂生产。以补料分批发酵方式降低底物抑制,33℃发酵48h后,丁醇和总溶剂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14.15g/L和19.65g/L,丁醇质量分数超过70%。  相似文献   
45.
目的:比较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分别行LEEP(96例)与冷刀锥切术(78例)治疗的CINⅡ-Ⅲ级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脱痂期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LEEP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3.5±2.6 mL)、手术时间(12.8±1.9 min)分别少于或短于冷刀宫颈锥切组(26.4±3.7 mL;24.9±2.5 min)(P0.01),两组患者脱痂期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LEEP治疗CINⅡ-Ⅲ级患者较冷刀锥切术治疗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脑缺血模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中IGF1蛋白表达水平,以及通络救脑注射液对该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通络救脑注射液的脑保护作用途径。方法: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通络救脑注射药组,分别在造模后12小时、24小时、3天、7天4个时间点采取动物血清和脑组织,以免疫组化、酶联免疫(ELISA)以及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IGF1的表达部位及定量检测该因子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并测定血清NSE含量。结果:IGF1在正常脑组织有表达,在脑缺血后24小时表达增多,此后随脑缺血时间的延长不断减少;通络救脑组IGF1各时间点表达均高于模型组。模型组血清NSE水平显著升高,各时间点与正常组均有显著差异,通络救脑注射液组血清NSE水平在12小时、1天和7天时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大鼠脑缺血损伤后IGF1表达减少与神经元的坏死有相关性,通络救脑注射液能够提高其表达水平,对缺血损伤的脑组织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7.
ABSTRACT The jaguar (Panthera onca) and puma (Puma concolor) are the largest felids of the American Continent and live in sympatry along most of their distribution. Their tracks are frequently used for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purposes, but tracks are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from each other and can be confused with those of big canids. We used tracks from pumas, jaguars, large dogs, and maned wolves (Chrysocyon brachyurus) to evaluate traditional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dentification methods and to elaborate multivariate methods to differentiate big canids versus big felids and puma versus jaguar tracks (n = 167 tracks from 18 zoos). We tested accuracy of qualitative classification through an identification exercise with field-experienced volunteers. Qualitative methods were useful but there was high variability in accuracy of track identification. Most of the traditional quantitative methods showed an elevated percentage of misclassified tracks (≥20%). We used stepwise 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 to develop 3 discriminant models: 1 for big canid versus big felid track identification and 2 alternative models for jaguar versus puma track differentiation using 1) best discriminant variables, and 2) size-independent variables. These models had high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with <10% of error in the validation procedures. We used simpler discriminant models in the elaboration of identification keys to facilitate track classification process. We developed an accurate method for track identification, capable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big felids (puma and jaguar) and large canids (dog and maned wolf) tracks and between jaguar and puma tracks. Application of our method will allow a more reliable use of tracks in puma and jaguar research and it will help managers using tracks as indicators of these felids' presence for conservation or management purposes.  相似文献   
48.
49.
燃烧剩余物是火烧迹地土壤表面必然存在的残留物,可以通过降水过程以及地表径流释放其所含有的矿物质和有机质至土壤生态系统,从而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地对火后生态系统恢复过程造成影响。但不同火行为下,相同的可燃物所产生的燃烧剩余物可能具有不同的生态学功能,为了认知火行为对燃烧剩余物的影响,进一步了解二者对火烧迹地生态恢复过程中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潜在影响,探究了火行为对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红松人工林地表可燃物为实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坡度和含水率为火行为的驱动因子,进行了森林可燃物床层地表上坡火和下坡火的室内模拟燃烧实验。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探究了火环境对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和火行为的影响,用基于距离的冗余分析(db-RDA)探究了火行为对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上坡火实验组的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含量明显高于下坡火实验组(P<0.01);5°实验组中,燃烧剩余物的水溶性碳含量随着可燃物预设含水率的升高而升高(P<0.05)。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火行为与燃烧剩余物水溶性碳氮化学计量特征关系密切,火焰宽度是影响燃烧剩余物水溶性...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