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9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5 毫秒
91.
从 11株微生物中筛选出 4株具有不对称还原 2′ 氯 苯乙酮能力的酵母 ,其中酿酒酵母B5的还原产率与对映体选择性最佳。确定了酿酒酵母B5对 2′ 氯 苯乙酮还原的最佳反应时间为 2 4h ;最佳pH 8 0 ;最佳反应温度为2 5℃ ;最佳共底物为 5 % (体积比 )乙醇。同时研究了底物浓度、微生物的量、微生物的培养条件等对反应产率和立体选择性的影响。细胞浓度为 10 75mg mL(细胞干重 反应体积 )的酿酒酵母B5可将 6 47mmol L的 2′ 氯 苯乙酮10 0 %地转化为R 2′ 氯 1 苯乙醇 ,其对映体选择性为 10 0 %。酿酒酵母B5可重复利用的特点可提高产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92.
93.
苍耳叶活性组分对害虫的拒食和忌避作用及其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对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叶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活性成分进行了跟踪分离及生物活性测定.共分离出8个活性组分,其中组分Ⅱ对试虫的生物活性最高.组分Ⅱ(0.01 g·mL-1)对菜青虫(Pieris rapae L.)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选择性拒食率高达100.00%;对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和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henbach)]的选择性忌避率分别为61.11%和70.83%;对小菜蛾的24 h选择性产卵忌避率达71.17%,并对小菜蛾幼虫的化蛹率和蛹重也有显著影响.经HPLC和LC-MS分析,组分Ⅱ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4β,5β-环氧苍耳素-1α,4α-内过氧化物,分子式为C15H18O5.  相似文献   
94.
车八岭山地常绿阔叶林冰灾后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8年初车八岭山地常绿阔叶林受到中国南方80年一遇的冰灾的重创。为了揭示灾后林冠开度的梯度对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与分布的影响, 在受冰灾影响的车八岭山地常绿阔叶林设置2 ha固定样地, 按照冠层受损程度选取17个20 m×20 m的样方, 用半球面影像技术获取林冠开度, 并分凋落物层、0–10 cm和10–20 cm的矿质土层采集凋落物及土壤样品, 分析土壤节肢动物多样性。利用双向聚类分析(two-way cluster analysis)对凋落物层的土壤节肢动物和样地进行聚类, 以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研究冠层开度、土壤有机质、电导率以及自然含水量与0–10 cm表土层土壤节肢动物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节肢动物的多度、丰富度和多样性随土壤层的加深而下降, 具有明显的表聚性; 林冠开度与凋落物层的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量呈负相关; 甲螨亚目、中气门亚目和前气门亚目动物对光照的适应范围广; 膜翅目、鞘翅目幼虫、综合纲和伪蝎目动物具有明显的避光性; 土壤节肢动物类群的分布与林冠开度、土壤自然含水量、电导率和有机质关系密切。因此可以推论, 冰灾对车八岭山地常绿阔叶林冠层的破坏及土壤因子的变化会进一步影响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和分布。本项研究还表明, 土壤节肢动物群落能有效地表征它们所栖息的生态系统的特点, 可用于监测冰灾后森林恢复和演替动态。而双向聚类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对于揭示土壤节肢动物的空间异质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具有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
红肉脐橙前期花芽形态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红肉脐橙的花芽分化时期,以便在适宜的时期采取措施调控花芽分化,确保每年都有适宜的花量,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2006~2007年,笔者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红肉脐橙花芽形态分化过程。结果表明,红肉脐橙花芽分化从11月上旬开始,11月下旬开始萼片分化,翌年1月中旬进入花瓣分化期,2月上旬雄蕊、雌蕊分化开始,每个时期都历时较长。其过程可分为生理分化期、花芽分化期、花萼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和子房形成期7个时期。红肉脐橙花量大,其花芽分化过程比较缓慢,分化期也较分散,分化时间长,每个时期都有重叠交叉现象。  相似文献   
96.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下植物分布的地形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森林群落林下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地形因子对林下植物分布的影响。该区3个海拔高度下的山地常绿阔叶林林下植物组成丰富,但个体多度在样方中的分布存在很大的空间异质性。在9000m^2的样地中设置的450个4m^2小样方,共记录到林下维管植物255种,隶属于95科、181属,总的物种个体多度为18203株。多响应置换过程(MRPP)分析表明,坡向和海拔(p〈0.0001)及坡度(p〈0.05)这3个地形因子对林下植被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海拔〉坡向〉坡度。指示种分析(ISA)进一步确定了不同地形条件下具有显著指示值(IV≥50)的指示种。本项研究表明林下植物的空间分布会同时受到多个地形因子的影响,因此需综合各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全面考虑;同时,MRPP结合ISA对于揭示群落植物分布的空间异质性及其与环境因子作用的相互关系、生物多样性保育、森林恢复以及造林引种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7.
98.
小麦温光型两系恢复系MR168的选育与利用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不同生态区冬、春小麦地理远缘杂交,育成适应西南冬麦区生态条件的温光型两系恢复系材料MR168.其主要特点是早熟,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株高适中,穗大粒多,穗层整齐,穗子方正,开花期较集中,花药较大且外露率高;后期落黄好,灌浆速度快;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经初步利用表明,MR168所配组合对早春低温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不同年份其杂种一代结实正常,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病力强,兼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
上海市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报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头痛、腹泻等。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治疗甲型H1N1流感有效。本文报道上海市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这种新发流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0.
肝癌组织中SOCS-3 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肝癌组织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法测定8例人正常肝组织、10例肝硬化组织及10例肝癌组织中SOCS-3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肝组织和肝硬化相比较,肝癌组织SOCS-3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肝硬化组织与正常肝组织SOCS-3 mRNA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SOCS-3表达下降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