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45篇
  免费   2616篇
  国内免费   7610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434篇
  2022年   793篇
  2021年   1034篇
  2020年   1022篇
  2019年   1105篇
  2018年   801篇
  2017年   847篇
  2016年   888篇
  2015年   1245篇
  2014年   1665篇
  2013年   1692篇
  2012年   2113篇
  2011年   1956篇
  2010年   1584篇
  2009年   1519篇
  2008年   1676篇
  2007年   1604篇
  2006年   1436篇
  2005年   1279篇
  2004年   1105篇
  2003年   973篇
  2002年   948篇
  2001年   700篇
  2000年   606篇
  1999年   396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5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71.
在杉木胚胎分化期至成熟期,每个雌配子体总核酸和DNA,RNA含量在初期增加,后期则随着胚的分化发育逐渐下降,而蛋白质和类脂则一直上升。每胚总核酸、DNA,RNA则相应增加,而蛋白质、类脂的含量和干重亦逐渐增加。在胚分化早期RNA的迅速合成与细胞的分化及器官形成有关。但以胚干重为单位的DNA、RNA含量却随着胚的发育而有所减少;蛋白质含量先增加,至成熟后才下降。授粉前的胚珠,以及雌配子体、胚中都发现有凝集素存在。  相似文献   
72.
本文对天麻种子消化入侵的紫萁小菇菌丝及营养繁殖茎消化蜜环菌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观察结果表明:紫萁小菇侵入种胚后,染菌胚细胞的细胞器逐渐消失,其细胞质产生囊状体起消化菌丝的作用,存在于胚细胞中的紫萁小菇菌丝有脱壁或失去细胞质成为空腔等变化;种子萌发形成的原球茎消化紫萁小菇的方式同胚萌发阶段类同。蜜环菌侵入原球茎分化的营养繁殖茎后,皮层细胞产生消化酶类颗粒或囊状体包围并分解蜜环菌菌丝;被皮层细胞消化的菌丝残物或部分菌丝进入皮层内面的大型细胞,此时大型细胞的代谢功能显著增强,该细胞中的各种水解酶颗粒及液泡等完成对菌体物质的最终同化。紫萁小菇及蜜环菌先后在天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阶段侵染供给其营养,但菌丝被消化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变化、被消化方式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3.
白细胞介素-2中枢镇痛作用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IL-2受体α亚基的单克隆抗体不能阻断IL-2的中枢镇痛作用,以及丧失与IL-2受体β亚基结合能力的IL-2突变体仍具有提高大鼠痛阈的能力,这表明IL-2的中枢镇痛作用并不是通过IL-2受体所介导,亦表示IL-2的免疫和镇痛作用是通过不同的受体途径实现的。加之内源性阿片肽与IL-2分子有着共同的抗原决定基和结构相似性,提示IL-2可以与阿片受体直接结合产生中枢镇痛效应。从放射免疫法测定的IL-2侧脑室注射后不同时间大鼠脑内不同核团的内源性阿片肽含量,推测IL-2的中枢镇痛作用可能还与弓状核、室旁核、蓝斑等核团的β-EP和LEK有关。  相似文献   
74.
紫竹梅雄蕊毛细胞发育过程中胞间连丝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紫竹梅(Setcreasea purpurea)雄蕊毛细胞间的胞间连丝随着细胞的生长、发育、衰老而呈现动态变化的过程.花蕾和开放花的雄蕊毛细胞间的胞间连丝,具备胞间连丝的一般结构,直径约50 nm .衰老花雄蕊毛细胞间的胞间连丝拓宽,内部结构逐步降解、撤离,呈开放式通道,直径约100 nm . 在胞间连丝的动态开放过程中,细胞内的细胞器也发生相应变化. 对胞间连丝形成开放性通道及其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5.
菜用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 19个菜用大豆品种与产量有关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的结果表明,生育期和主茎节数遗传力偏高;单株荚数、分枝数遗传力偏低;单株产量、单株荚数的遗传变异系数很大,其遗传进度的值也较大;生育期的遗传变异系数小, 遗传进度也小,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生育期、单株结荚数相关关系密切。菜用大豆遗传参数分析结果与前人对食用大豆的研究结果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76.
从每公斤萌发24h的玉米胚丙酮粉中可提纯得63mg的钙调素(CaM),这是目前从每公斤植物材料中所提纯得CaM的最高记录。对其理化性质的研究表明,玉米胚CaM 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能较好地激活磷酸二酯酶,其紫色吸收光谱,SDS-PAGE电泳行为及氨基酸组成与其它的植物CaM相似。上述结果表明玉米胚是1个提取植物CaM相似。上述结果表明玉米胚是1个提取植物CaM的适宜材料。  相似文献   
77.
While antibiotics are broadly used in dental and medical therapy,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directed towards the potential toxic side effects of antibiotics on tissue regeneration. Here w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a quinolone antibiotic, pefloxacin (Rhone Poulenc) on rat parotid gland responses to chronic isoproterenol treatment. Groups of rats received injections of isoproterenol to induce glandular growth, saline (controls), pefloxacin, or isoproterenol and pefloxacin in combination. Parotid gland weigh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pefloxacin treatment for 7 days as well as inhibiting glandular enlargement provoked by isoproterenol. The same trend was observed for the rates of DNA synthesis,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3H]-thymidine in isoproterenol/pefloxacin-treated rats reduced to 49% of isoproterenol treatment alone levels. Saline-treated animals were 42% of the rate of [3H]-thymidine incorporation into DNA observed in isoproterenol treated rats. While isoproterenol treatment increased steady-state mRNA levels for fos, jun, myc, src, c-erbB-2, ras and topo II, inclusion of pefloxacin with the isoproterenol regimen blocked these increases. Pefloxacin treatment by itself did not alter proto-oncogene mRNA levels in the parotid gland. Glandular amylase activity was decreased in the pefloxacin treated group, while the combination of isoproterenol with pefloxacin did not decrease glandular amylase levels to the extent of that observed with -agonist treatment alone. In acute experiments, pefloxaci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volume of saliva secreted by the parotid gland.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quinolone-based antibiotics disturb the secretory function of the parotid gland and can inhibit cell proliferation and regeneration. (Mol Cell Biochem 165: 55–63, 1996)  相似文献   
78.
部分酶解酵母高效电击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酵母质粒YCp50为外源DNA,电击转化部分酶解酵母宿主菌AB1380,转化效率稳定在10~6转化子/μg质粒DNA左右,比不酶解酵母或酵母原生质球作受体的电击转化效率高一个数量级以上,也比PEG介导的酵母原生质球转化高3~5倍,而且适合于大片段DNA如水稻YAC分子的转化。达最佳转化时的有关技术参数为:新接菌种通气培养至细胞密度1×10~8~1.5×10~8个/ml;转化时细胞密度控制在1×10~9~1.5×10~9个/ml;每毫升酶解缓冲液加15u溶菌酶(lyticase),30℃下处理酵母5min进行部分酶解;电击时,电场设置在6.25kV/cm、电容25μF,电击后直接铺板。  相似文献   
79.
黄毛鼠(Rattus rattides)在群居(4只/笼)时体重及性器官,如睾丸和附睾的增长都受到了极大的抑制;血清中睾酮含量的迅速上升以及成熟精子在附睾的曲细精管中出现的时间也比单独关养的晚。成年雄鼠的笼填充物的气味能够诱导幼年雄鼠体重,睾丸的总量和长度以及血清中睾酮的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80.
离体小鼠胃切片高亲和性GABA摄取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在37℃Krebs-henseleitbicarbonatebuffer中培育的小鼠胃切片的^3H-GABA摄取及其特性,表明小鼠胃中存在一种高亲和性的(Krn=4μM),最大摄取速度Vmax为2.78Pmol/mg组织/n的,可饱和的,Na^+依赖的GABA摄取系统,摄取的最佳条件为pH7.4,温度37℃,K^+,Ca^2+浓度5mmol/L,Mg^2+浓度2.5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